【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触点回路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触点回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开关的主回路载流量低,且组成主回路的元件较多,使得装配效率低且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触点回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触点回路,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动触头、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包括两个动触片,两个动触片分别为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所述第一接线端、第一动触片、静触头、第二接线端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一接线端、第二动触片、静触头、第二接线端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并联;所述两个动触片均设有动触点,所述第一接线端分别与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连接;所述静触头设有两个静触点,第二接线端与静触头连接,或者静触头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静触片,两个静触片均设有静触点,第二接线端分别与两个静触片连接。
[0006]优选的,两个动触片并排间隔设置安装在触头支持上,触头支持转动带动两个动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触点回路,包括第一接线端(21)、第二接线端(22)、动触头(530)、静触头(220),所述动触头(530)包括两个动触片(531),两个动触片(531)分别为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21)、第一动触片、静触头(220)、第二接线端(22)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一接线端(21)、第二动触片、静触头(220)、第二接线端(22)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并联;所述两个动触片(531)均设有动触点,所述第一接线端(21)分别与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连接;所述静触头(220)设有两个静触点,第二接线端(22)与静触头(220)连接,或者静触头(220)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静触片,两个静触片均设有静触点,第二接线端(22)分别与两个静触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触点回路,其特征在于:两个动触片(531)并排间隔设置安装在触头支持(53)上,触头支持(53)转动带动两个动触片(531)与静触头(220)接触或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触点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持(53)的径向设有贯穿触头支持(53)的触头空腔(534),所述触头空腔(534)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开口(5341)和第二开口(5343),两个动触片(531)设有动触点的一端从第一开口(5341)伸出,触头弹簧(535)装入触头空腔(534)内,作用在动触头(530)和触头空腔(534)侧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触点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空腔(534)内设置有空腔侧壁凸起(5342),空腔侧壁凸起(5342)靠近第一开口(5341)设置,动触片(531)中部受触头弹簧(535)的作用抵靠于空腔侧壁凸起(5342),使得两个动触片(531)可基于空腔侧壁凸起(5342)为支点分别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触点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531)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凸起(5302),动触点抵靠第六凸起(5302)焊接在动触片(531)的一端侧面,且第六凸起(5302)相对动触点更靠近动触片(531)的端部,所述第六凸起(5302)向外延伸设有引弧端(5303),动触片(531)另一端设置由第五凸起(5301),用于与触头弹簧(535)限位配合,两个动触片(531)相互远离的侧边上设有第四凸起(5304),第四凸起(5304)位于触头空腔(534)内侧与第一开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科军,付浩,周长青,邓彦军,张建伟,应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