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燃物PM2.5的检测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851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燃物PM2.5的检测实验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燃烧罐、过滤收集罐和检测罐,所述过滤收集罐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燃烧罐和检测罐连通;所述燃烧罐内固定连接有放置网,所述燃烧罐前端铰接有门扇,所述放置网和所述门扇对应设置,所述燃烧罐侧壁上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放置网对应设置,所述燃烧罐侧壁上设置有气体输送装置;所述过滤收集罐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管道对应设置;所述检测罐内设置有检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对固然物产生细颗粒的过滤效果,避免了过滤过程中造成堵塞,保证了后期检测数据的精准,同时便于对重量法中的滤膜进行更换取用,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燃物PM2.5的检测实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M2.5检测实验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固燃物PM2.5的检测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0003]现有技术中固然物装置多以煤为主要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针对PM2.5的检测需要先在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对PM2.5的颗粒进行过滤提取,在对其过滤后的烟气进行PM2.5的检测,而现有技术中的固然物装置通常不具备过滤组件进行清理的功能,长时间使用后易导致过滤组件堵塞,影响过滤后PM2.5颗粒的含量,从而无法保证实验室的精准检测。
[0004]此外,针对现有技术中PM2.5的检测多通过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重量法作为实验室内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实用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燃物PM2.5的检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燃烧罐(1)、过滤收集罐(2)和检测罐(3),所述过滤收集罐(2)两端分别通过管道(7)与所述燃烧罐(1)和检测罐(3)连通;所述燃烧罐(1)内固定连接有放置网(4),所述燃烧罐(1)前端铰接有门扇(5),所述放置网(4)和所述门扇(5)对应设置,所述燃烧罐(1)侧壁上设置有燃烧器(6),所述燃烧器(6)与所述放置网(4)对应设置,所述燃烧罐(1)侧壁上设置有气体输送装置;所述过滤收集罐(2)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管道(7)对应设置;所述检测罐(3)内设置有检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燃物PM2.5的检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收集罐(2)内部顶端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的圆杆(25),两所述圆杆(25)平行设置,所述圆杆(25)上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若干过滤槽(8),若干所述过滤槽(8)平行设置,所述过滤槽(8)外侧壁与所述过滤收集罐(2)内侧壁滑动接触,所述过滤收集罐(2)顶端设置有震动筛分件,两所述圆杆(25)均与所述震动筛分件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燃物PM2.5的检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筛分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收集罐(2)顶端的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轮(11),所述圆杆(25)顶端伸出所述过滤收集罐(2)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顶端与所述凸轮(11)抵接,所述支撑架(9)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转动轴(10)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捷许洁李克彬杨昱聂燕玲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