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折测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41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弯折测试台。弯折测试台包括:底座;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支撑组件包括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固定待测试件;弯折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弯折组件位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支撑组件之间;驱动装置,与弯折组件驱动连接;其中,弯折组件包括弯折部,弯折部用于夹持或者供待测试件穿过,各固定部与至少部分弯折部错开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线束的弯折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折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折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折测试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测试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弯折测试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机器人
,通常使用线束对机器人的各个零件进行连接、供电,以实现机器人的正常运转。而在机器人的长期运转过程中,线束不可避免地会反复发生弯折、旋转及卷曲,不仅影响线束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机器人无法正常使用。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人工折弯线束的方式对线束进行弯折寿命测试,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影响线束的出厂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折测试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线束的弯折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弯折测试台,包括:底座;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支撑组件包括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固定待测试件;弯折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弯折组件位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支撑组件之间;驱动装置,与弯折组件驱动连接;其中,弯折组件包括弯折部,弯折部用于夹持或者供待测试件穿过,各固定部与至少部分弯折部错开设置。
[0006]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脚,弯折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支脚上,支脚位于弯折部和固定部之间;支脚与弯折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可调整地设置。
[0007]进一步地,固定部具有第一安装孔,弯折部具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待测试件,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大于等于250mm且小于等于350mm。
[0008]进一步地,弯折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弯折部设置在第一连接结构上;第二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支脚上,弯折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连接处相对于第二连接结构的枢转轴偏心设置。
[0009]进一步地,测试台还包括传动组件,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弯折组件转动,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从动轮,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从动轮具有过孔;传动链,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0010]进一步地,弯折测试台还包括: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连接,第一轴承的内圈用于穿设待测试件;其中,第一轴承为一个;或者,第一轴承为多个,多个第一轴承沿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部,弯折部具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凸起,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另一个为第一凹部,凸起伸入第一凹部内且可沿第一凹部的延伸方向滑动,第一凹部的延伸方向与预设方向一致。
[0012]进一步地,弯折组件还包括安装筒,安装筒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支脚具有通孔,
安装筒可转动地设置在通孔内;测试台还包括:第二轴承,设置在通孔与安装筒之间。
[0013]进一步地,安装筒包括:筒体,筒体的至少部分穿设在通孔内,筒体具有第三安装孔;突沿,设置在筒体的一端,突沿用于与从动轮连接;或者,用于与支脚限位止挡;测试台还包括:第三轴承,设置在第三安装孔内,第三轴承的外圈与第三安装孔的孔壁连接,第三轴承的内圈用于穿设待测试件。
[0014]进一步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固定结构具有第二凹部;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固定结构具有第三凹部,第二凹部与第三凹部围绕形成第一安装孔。
[001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弯折测试台的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支撑组件至少为两个且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弯折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组件上且位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支撑组件之间,弯折组件包括弯折部,弯折部用于夹持或者供待测试件穿过,以弯折待测试件,支撑组件包括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固定待测试件,以避免待测试件自转导致弯折部无法对待测试件的进行弯折,驱动装置与弯折组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弯折组件运动。其中,各固定部与至少部分弯折部错开设置,以确保设置在固定部和弯折部内的待测试件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这样,当需要对待测试件(线束)进行弯折测试时,工作人员先将待测试件(线束)安装在固定部和弯折部内,再操作驱动装置以驱动弯折组件运动,弯折部在弯折组件的运动过程中对待测试件(线束)进行反复弯折,直至弯折预设次数后停止弯折,则对待测试件(线束)完成测试,若待测试件(线束)在试验完成后发生破损,则为残次品,不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若待测试件(线束)在试验完成后仍然完好,则为合格品,可以进行出厂。
[0016]与现有技术中使用人工弯折的方式对线束进行弯折试验相比,本申请中的弯折测试台能够自动对待测试件(线束)进行弯折,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线束的弯折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缩短了待测试件(线束)的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弯折测试台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中的弯折测试台的侧视图;
[0020]图3示出了图1中的弯折测试台的主视图;
[0021]图4示出了图3中的弯折测试台的剖面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底座;20、支撑组件;21、固定部;211、第一安装孔;22、第一固定结构;221、第二凹部;23、第二固定结构;231、第三凹部;24、支脚;241、通孔;30、弯折组件;31、弯折部;311、第二安装孔;32、第一连接结构;33、第二连接结构;34、安装筒;341、筒体;3411、第三安装孔;342、突沿;40、驱动装置;50、传动组件;51、主动轮;52、从动轮;521、过孔;53、传动链;60、第一轴承;70、第二轴承;80、第三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5]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线束的弯折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弯折测试台。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弯折测试台包括底座10、支撑组件20、弯折组件30及驱动装置40,支撑组件20设置在底座10上,支撑组件20包括固定部21,固定部21用于固定待测试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支撑组件(20),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支撑组件(20)包括固定部(21),所述固定部(21)用于固定待测试件;弯折组件(3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0)上,所述支撑组件(20)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2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弯折组件(30)位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组件(20)之间;驱动装置(40),与所述弯折组件(30)驱动连接;其中,所述弯折组件(30)包括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31)用于夹持或者供所述待测试件穿过,各所述固定部(21)与至少部分弯折部(31)错开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还包括:支脚(24),所述弯折组件(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脚(24)上,所述支脚(24)位于所述弯折部(31)和所述固定部(21)之间;所述支脚(24)与所述弯折部(31)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可调整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1)具有第一安装孔(211),所述弯折部(31)具有第二安装孔(311),所述第一安装孔(2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11)用于安装所述待测试件,所述第一安装孔(21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311)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大于等于250mm且小于等于35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组件(30)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32),所述弯折部(3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2)上;第二连接结构(3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脚(24)上,所述弯折部(3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2)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2)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3)的连接处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3)的枢转轴偏心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测试台还包括传动组件(50),所述驱动装置(40)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0)驱动所述弯折组件(30)转动,所述传动组件(50)包括:主动轮(51),与所述驱动装置(40)驱动连接;从动轮(52),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3)连接,所述从动轮(52)具有过孔(521);传动链(53),套设在所述主动轮(51)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时周家裕程宁高小云万文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