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螺杆设置于中空筒体中,螺杆一端与传动机座中的传动轴连接;中空筒体的筒身上设有与其腔室径向连通的进料口,进料口靠近传动机座设置,中空筒体的出料端安装有挤丝模头,位于进料口和挤丝模头之间的筒身上设有与其腔室相连通的抽气口;螺杆为变节距螺杆,螺杆与中空筒体间依次形成快速推进段、堆积堵塞段、封闭排气段和挤压排料段,快速推料段对应进料口区域,抽气口设置于封闭排气段区域内,堆积堵塞段对应螺杆上的螺旋节距小于快速推进段和封闭排气段对应螺杆上的螺旋节距。通过对封闭排气段形成的自封闭空间,并进行抽气处理,明显降低挤丝产品的断条、劈条和酥条率,显著提高挤丝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谷物粮食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主要应用于米粉挤丝、杂粮面条轧制等谷物类淀粉物料的成型加工,目的是将谷物类淀粉物料经糊化后的熔融状半透明胶体加工成线型、条型、片状、块状等几何形状。
技术介绍
[0002]米粉、杂粮面条是稻谷和杂粮食用消费和综合利用的极为重要的方式之一,涉及的量大而面广。米粉是大米经浸泡、粉碎、糊化、成型后形成的终极消费半成品。米粉分为湿鲜米粉、直条干粉和团条干粉(方便米粉),酥条率、断条率、劈条率、糊汤性能是各种米粉产品品质和成品出率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直接影响米粉生产综合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0003]现有的米粉加工工艺流程:原料大米
→
清选
→
浸泡
→
脱水
→
粉碎
→
糊化
→
挤丝成型
→
老化
→
干燥(直条干粉、团条干粉)
→
分份包装
→
成品。
[0004]上述加工工艺中的糊化、挤丝成型和干燥是影响米粉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关键步骤,尤其是挤丝工序,在完成米粉成型的同时,承担着米粉后续糊化和均质的作用,其作用尤其重要。
[0005]在挤丝成型过程中,粉团中掺杂的气体是造成米粉产品酥条、断条、劈条、糊汤等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米粉工业化生产挤压成型过程中,减少和去除粉团中的气体夹带是行业内多年来着力解决的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减少和去除粉团中的气体夹带,提高米粉制品质量,降低损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
[0007]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包括传动机座、具有推料螺旋的螺杆以及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所述中空筒体与所述传动机座间形成同轴的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的腔室中,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安装于所述传动机座中的传动轴形成驱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中空筒体出料端;所述中空筒体的筒身上设有与其腔室径向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靠近所述传动机座设置,所述中空筒体的出料端安装有挤丝模头,位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挤丝模头之间的所述中空筒体的筒身上还设有与其腔室相连通的抽气口;所述螺杆为变节距螺杆,沿着所述螺杆的推进方向,所述螺杆与所述中空筒体间依次形成快速推进段、堆积堵塞段、封闭排气段和挤压排料段,所述快速推料段位于所述进料口所对应的区域,所述抽气口设置于所述封闭排气段所形成的区域内,所述堆积封堵段对应所述螺杆上的螺旋节距小于所述的快速推进段和封闭排气段对应所述螺杆上的螺旋节距。
[0009]优选地,所述封闭排气段对应所述螺杆上的螺旋节距与所述挤压排料段对应所述螺杆上的螺旋节距保持一致。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堆积堵塞段对应的所述螺杆的螺旋末端与所述封闭排气段对
应的所述螺杆的螺旋起始端形成一螺旋间断段,所述螺旋间断段在所述螺杆的轴向上形成的螺旋间断长度p=(0.6~1.0)
×
t2,其中t2为所述堆积堵塞段对应所述螺杆上的螺旋节距。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快速推进段、堆积堵塞段和封闭排气段分别对应的所述螺杆上的螺旋节距为t1、t2和t3,且螺旋节距t1、t2和t3满足如下数学关系式:
[0012]t1=(1.8~3.0)
×
t2,t3=(1.1~1.3)
×
t1。
[0013]优选地,所述抽气口位于所述中空筒体的筒身中部区域,其通过抽真空管外接抽真空装置,用于抽取所述封闭排气段对应所述中空筒体内的气体。
[0014]挤丝模头包括锁紧端盖、挤丝模板、均压板和导流器,所述锁紧端盖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中空筒体的出料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均压板上成型有若干个径向通孔,且在其中部形成一连接通孔I;所述挤丝模板上成型有若干个挤丝通孔,且在其中部成型一与所述连接通孔I相对应的连接通孔II,所述挤丝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径向通孔的孔径;所述导流器依次贯穿所述连接通孔I和连接通孔II,将所述均压板和挤丝模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将其套装于所述锁紧端盖的内部,所述均压板与所述挤丝模板间形成一挤压缓存腔;所述的挤丝模板和均压板的径向圆端面分别与所述锁紧端盖的内侧面形成挤压密封连接,糊化后的熔融状半透明胶体经所述螺杆推送至所述锁紧端盖中,依次经所述均压板和挤丝模板挤压成型后,排出所述挤丝模头。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器包括锥面导流体和螺丝杆,所述螺丝杆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锥面导流体的大端面处。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锁紧端盖与所述中空筒体的出料端通过锁扣连接件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结构,所述传动机座与所述中空筒体间通过法兰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筒体的筒身外侧还安装有水套,靠近所述水套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挤丝模头设置,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
[0018]更进一步地,在伸出所述传动机座端部的所述传动轴上还设有带轮,其通过皮带外接电机带动所述的带轮、传动轴和螺杆同步旋转。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0]A.本专利技术在中空筒体内设置变节距的螺杆结构,通过螺杆上的推料螺旋节距的变化,在推料方向上沿着螺杆形成了快速推进段、堆积堵塞段、封闭排气段和挤压排料段四个区域,同时位于堆积堵塞段处的的螺杆节距小于其相邻区域位置的的节距,因此在封闭排气段形成了一个自封闭空间,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所形成的自封闭空间设置了抽气口,抽气口外接抽真空装置,由此增加了米粉挤丝过程中物料连续排气功能,可以明显降低挤丝产品的断条、劈条和酥条率,显著提高挤丝产品质量和挤丝加工综合效益。
[0021]B.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多段变节距挤压输送螺杆的独特结构,实现了物料变速输送及反复挤压,从而可以提高物料质地均匀一致性和物料性能的持续稳定性,对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具有积极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挤丝模头结构,使经挤压得到的熔融状半透明胶体先经过均压板,使物料经均压板后进入挤压缓存腔,然后再经挤丝模板挤丝后得到成型制品,挤丝过程各部分压力均一,不会存在挤丝断条。
[0022]C.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不仅用于米粉挤丝加工,同时可用于玉
米面条、燕麦面条、荞麦面条等谷物淀粉类物料经糊化后的熔融状半透明胶体的线型、条型、片状、块状等几何形状的成型加工,实现一机多用。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装置整个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挤压模头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包括传动机座(1)、具有推料螺旋的螺杆(2)以及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3),所述中空筒体(3)与所述传动机座(1)间形成同轴的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3)的腔室中,所述螺杆(2)的一端与安装于所述传动机座(1)中的传动轴(9)形成驱动连接,所述螺杆(2)的另一端靠近所述中空筒体(3)出料端;所述中空筒体(3)的筒身上设有与其腔室径向连通的进料口(31),所述进料口(31)靠近所述传动机座(1)设置,所述中空筒体(3)的出料端安装有挤丝模头(4),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进料口(31)和所述挤丝模头(4)之间的所述中空筒体(3)的筒身上还设有与其腔室相连通的抽气口(32);所述螺杆(2)为变节距螺杆,沿着所述螺杆(2)的推进方向,所述螺杆(2)与所述中空筒体(3)间依次形成快速推进段(a)、堆积堵塞段(b)、封闭排气段(c)和挤压排料段(d),所述快速推料段(a)位于所述进料口(31)所对应的区域,所述抽气口(32)设置于所述封闭排气段(c)所形成的区域内,所述堆积堵塞段(b)对应所述螺杆(2)上的螺旋节距小于所述的快速推进段(a)和封闭排气段(c)对应所述螺杆(2)上的螺旋节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排气段(c)对应所述螺杆(2)上的螺旋节距与所述挤压排料段(d)对应所述螺杆(2)上的螺旋节距保持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积堵塞段(b)对应的所述螺杆(2)的螺旋末端与所述封闭排气段(c)对应的所述螺杆(2)的螺旋起始端形成一螺旋间断段,所述螺旋间断段在所述螺杆(2)的轴向上形成的螺旋间断长度p=(0.6~1.0)
×
t2,其中t2为所述堆积堵塞段(b)对应所述螺杆(2)上的螺旋节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推进段(a)、堆积堵塞段(b)和封闭排气段(c)分别对应的所述螺杆(2)上的螺旋节距为t1、t2和t3,且螺旋节距t1、t2和t3满足如下数学关系式:t1=(1.8~3.0)
×
t2,t3=(1.1~1.3)
×
t1。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米粉连续真空挤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口(32)位于所述中空筒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颜,梁晓军,赵光伟,王崇,赵光辉,贾甲,张学阁,王超,张培,李鸿印,刘羽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