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远程无人自动水力压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804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沉管远程无人自动水力压接方法,包括:S1、已安管节内设第一电控箱,其电缆输入端引至已安管节外;第一管路上设的第一电动蝶阀和第三管路上设的第二电动蝶阀、压力传感器、电磁流量计、第三电动蝶阀分别通过电缆接入第一电控箱;待安管节内设第二电控箱,其电缆输出端引至待安管节外,输入端与安装船操控系统电连接;S2、待安管节沉放后,将两个电控箱于管节外的电缆相连;S3、在操控系统控制下进行拉力压接,其间根据结合腔压力自动开关第三电动蝶阀并控制开度;S4、在操控系统控制下自动调控第一电动蝶阀的开度以完成水力压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沉管人工水力压接的弊端,实现了沉管远程自动水力压接。程自动水力压接。程自动水力压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管远程无人自动水力压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沉管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沉管远程无人自动水力压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沉管隧道是由多个管节连接而成的。待安管节预制完成后浮运至安装现场进行沉放,然后通过水力压接的方法实现与已安管节的对接。现有技术下,待安管节与已安管节之间的水力压接都是人工手动操作进行的,分为拉力压接和水力压接两个阶段,结合图1所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0003]拉力压接阶段:待安管节2沉放着床后,通过管顶拉合装置3将待安管节2拉向已安管节1,当待安管节2首端的GINA止水带21与已安管节1尾端的钢端壳贴合形成与外界海水隔离的密封结合腔5时,已安管节1内的现场工作人员读取已安管节1尾端钢封门4下侧连接结合腔5的第三管路13上安装的压力表132a,记录结合腔5的初始压力(拉力压接前已开启第二截止阀131a);随着管顶拉合装置3的持续拉合,结合腔5内的海水压力持续增大,现场工作人员需要时刻观测结合腔5压力,当其达到初始压力的1.02倍时,管顶拉合装置3停止拉合,人工手动开启第三截止阀135a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远程无人自动水力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压接系统的布设,具体包括:在已安管节内设第一电控箱,在所述已安管节尾端钢封门上预埋第一水密穿舱件,所述第一电控箱内的电缆的输入端穿过第一水密穿舱件后引至钢封门外;在所述已安管节内部上侧的第一管路上沿已安管节尾端至首端方向依次布设第一电动蝶阀和板式止回阀;在所述已安管节内部下侧的第三管路上沿已安管节尾端至首端方向依次布设第二电动蝶阀、压力传感器、电磁流量计和第三电动蝶阀;所述第一电动蝶阀、第二电动蝶阀、压力传感器、电磁流量计、第三电动蝶阀分别通过电缆与第一电控箱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动蝶阀、第二电动蝶阀和第三电动蝶阀均关闭;所述已安管节内部的第二管路的一端连通于第一电动蝶阀与板式止回阀之间的第一管路上,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管路靠近已安管节内水箱的弯折段;在待安管节内设第二电控箱,在所述待安管节首端钢封门上预埋第二水密穿舱件,所述第二电控箱内的电缆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水密穿舱件后引至钢封门外,其输入端与所述待安管节上方的安装船的操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待安管节的管顶和已安管节的管顶安装有配套使用的管顶拉合装置,所述管顶拉合装置可在安装船操控系统的控制下启动或停止;S2、通讯的建立,所述待安管节沉放到位后,潜水员入水将所述第一电控箱的电缆输入端与第二电控箱的电缆输出端连接到一起;S3、拉力压接,在所述安装船的操控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具体包括:S31、首先开启所述第二电动蝶阀,然后启动所述管顶拉合装置将待安管节拉向已安管节,直至所述待安管节首端的GINA止水带与已安管节尾端的钢端壳贴合形成结合腔,所述操控系统自动采集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并将其记录为所述结合腔的初始压力;S32、所述管顶拉合装置继续将待安管节拉向已安管节,以压缩所述GINA止水带;当所述操控系统监测到结合腔压力达到初始压力的1.02倍时,停止所述管顶拉合装置,开启所述第三电动蝶阀并控制其开度,以使所述结合腔内的海水经第三管路排入水箱内;当所述操控系统监测到结合腔内压力恢复至初始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三电动蝶阀;S33、再次启动所述管顶拉合装置,循环执行S32步骤,直至启动所述管顶拉合装置后结合腔压力不再增加,停止所述管顶拉合装置;S4、水力压接,在所述安装船的操控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具体包括:开启所述第一电动蝶阀并控制其开度,以使所述待安管节内的空气经第一管路进入结合腔内,进而使所述结合腔内的海水经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排入水箱内,所述GINA止水带在待安管节尾端海水压力作用下被压缩,直至达到所述GINA止水带的极限压缩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远程无人自动水力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四电动蝶阀,所述第四电动蝶阀位于第一电动蝶阀和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三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五电动蝶阀,所述第五电动蝶阀位于压力传感器和第三电动蝶阀之间;初始状态下所述第四电动蝶阀和第五电动蝶阀均关闭;在所述步骤S32中,当所述操控系统监测到结合腔压力达到初始压力的1.02倍时,停止所述管顶拉合装置,开启所述第三电动蝶阀和第五电动蝶阀,并控制所述第三电动蝶阀和
第五电动蝶阀的开度,以使所述结合腔内的海水经第三管路排入水箱内;当所述操控系统监测到结合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乾坤潘伟张乃受王殿文朱春峰赫亚锋宋江伟徐良吕护生李德洲张浩男林恒義林树栋王鹏飞贾延铄杨毓晓王璐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