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800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用降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包括在安装在巷道中的两个喷雾架和安装在综采作面转载点的转载喷雾架,喷雾架和转载喷雾架均上分布有多个喷头;位于喷雾架的上、下风侧的巷道帮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热释电传感器,喷雾架上风侧的水管管路上安装有第一电动球阀,转载喷雾架的集中回路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动球阀;所述巷道帮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热释电传感器、第一电动球阀和第二电动球阀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实现了煤矿井下所有喷雾的全自动化,节约了人力成本;该装置设置简单、信号传输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性能稳定,且除尘效果进一步优化。效果进一步优化。效果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用降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中粒径小于5μm的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会直接进入肺泡并沉积,导致尘肺病,是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危害因素。传统的巷道除尘装置及转载点喷雾全部采用人工开启及关闭,由于除尘装置安装数量多,并不是集中安装,分布范围广,不好管理。采用人工启停费时费力;井下生产过程中,巷道喷雾设施全部打开,然而当有工人经过喷雾装置时,如果不关闭喷雾装置,会淋湿工人的衣服;暂时的关闭,又会影响降尘效果;当生产结束时,又不能及时的关闭全部的除尘设施,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传统的巷道除尘装置及转载点喷雾全部采用人工开启及关闭,费时费力,降尘效果不佳,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包括在安装在巷道中的两个喷雾架和安装在综采作面转载点的转载喷雾架,喷雾架和转载喷雾架均上分布有多个喷头;位于喷雾架的上、下风侧的巷道帮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热释电传感器,喷雾架上风侧的水管管路上安装有第一电动球阀,转载喷雾架的集中回路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动球阀;所述巷道帮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热释电传感器、第一电动球阀和第二电动球阀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综采作面所有转载点喷雾架,由PLC控制器设置为不喷,当胶带输送机开启时,转载点喷雾正常喷洒;巷道中的喷雾架设计为常喷,当人通过时,暂停喷雾,人过后经一定延时,又重新开启喷雾。
[0005]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综采作面所有转载喷雾架,由PLC控制器主机设置为不喷,当胶带输送机开启时,主机驱使各转载点第二电动球阀开启,各转载点喷雾正常喷洒;巷道中的的喷雾架一般设计为常喷。当人通过时,红外热释电传感器输出信号至PLC控制器主机,主机驱使第一电动球阀关闭,暂停喷雾;人过后经一定延时,(延时时间可任意调整,一般为30s),主机驱使第一电动球阀4打开,又重新开启喷雾。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1)本技术装置实现了煤矿井下所有喷雾的全自动化,节约了人力成本。
[0008](2)该装置设置简单、信号传输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性能稳定。
[0009](3)通过热释电传感器实现人、车通过时,一套水幕停止工作,另一套水幕继续工作,矿井下主要大巷、采煤工作面顺槽、主运输皮带巷等粉尘较大的巷道作不间断封锁式防尘,除尘效果进一步优化。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标记如下:
[0012]1‑
喷雾架,2

转载喷雾架,3

热释电传感器,4

第一电动球阀,5

第二电动球阀,6

PLC控制器,7

水质过滤器,8

胶带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14]如图1所示,一种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包括在安装在巷道中的两个喷雾架1和安装在综采作面转载点的转载喷雾架2,喷雾架1和转载喷雾架2均上分布有多个喷头;位于喷雾架1的上、下风侧的巷道帮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热释电传感器3,喷雾架1上风侧的水管管路上安装有第一电动球阀4,转载喷雾架2的集中回路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动球阀5,注意进出水方向;所述巷道帮安装有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安装在巷道帮的适当位置处;所述热释电传感器3、第一电动球阀4和第二电动球阀5分别与PLC控制器6电连接;综采作面所有转载点喷雾架2,由PLC控制器6设置为不喷,当胶带输送机开启时,转载点喷雾正常喷洒;巷道中的喷雾架1设计为常喷,当人通过时,暂停喷雾,人过后经一定延时,又重新开启喷雾。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动球阀4和第二电动球阀5连接的进水管管路处均分别连接有水质过滤器7,避免电动球阀堵塞,保障电动球阀的使用效果。
[0016]本技术喷雾装置安装布置有四个热释电传感器3、三个电动球阀,一个PLC控制器6、水质过滤器7若干、信号线若干、2道净化水幕的组合方式,实现控制2路水幕,一般应用于同一个巷道内喷雾降尘。
[0017]进一步的,所述热释电传感器3安装在喷雾架1上、下风侧 10

15m的巷道帮上,距巷道底板1.5m,与巷道壁成90
°
角 。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动球阀4安装在喷雾架1上风侧5

10m的巷道帮上的水管管路上。
[0019]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综采作面所有转载喷雾架2,由PLC控制器6主机设置为不喷,当胶带输送机开启时,主机驱使各转载点第二电动球阀5开启,各转载点喷雾正常喷洒;巷道中的的喷雾架1一般设计为常喷。当人通过时,红外热释电传感器3输出信号至PLC控制器6主机,主机驱使第一电动球阀4关闭,暂停喷雾;人过后经一定延时,(延时时间可任意调整,一般为30s),主机驱使第一电动球阀4打开,又重新开启喷雾。生产结束时,除尘设施及时的全部关闭,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0020]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及转载点喷雾实现全自动化后,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巷道空气中的灰尘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被捕捉下来,净化了风流,缩小了浮游煤尘的漂移距离和煤尘的沉积区域,减轻了巷道煤尘的危害和隐患,粉尘浓度大大降低,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保障了职工的健康安全,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前景。对各矿降低人力成本、节约水资源、降尘效果的进一步优化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0021]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及转载点喷雾实现全自动化,这种设置更加的合理化,使得除尘效果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巷道内管路、电缆、巷帮浮尘黏附量大大减少,巷道卫生面貌大有改观。转载点喷雾实现全自动化,使得“开机就得开水”过程花费时间更加短暂,比人工操作缩短20分钟左右,为煤矿生产更多的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0022]全自动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更加的人性化,不会淋湿工人;实现了巷道除尘自动化的同时,节约了人力成本;除尘效果大幅度提高,为煤矿尘肺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每年共计节约121.4万元。
[0023]约了人力成本;全自动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通过感应传感器实现人、车通过时,一套水幕停止工作,另一套水幕仍工作,矿井下主要大巷、采煤工作面顺槽、主运输皮带巷等粉尘较大的巷道作不间断封锁式防尘,快速准确、自动化程度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间歇式红外线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安装在巷道中的两个喷雾架(1)和安装在综采作面转载点的转载喷雾架(2),喷雾架(1)和转载喷雾架(2)均上分布有多个喷头;位于喷雾架(1)的上、下风侧的巷道帮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热释电传感器(3),喷雾架(1)上风侧的水管管路上安装有第一电动球阀(4),转载喷雾架(2)的集中回路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动球阀(5);所述巷道帮安装有PLC控制器(6),所述热释电传感器(3)、第一电动球阀(4)和第二电动球阀(5)分别与PLC控制器(6)电连接;综采作面所有转载喷雾架(2),由PLC控制器(6)设置为不喷,当胶带输送机开启时,转载点喷雾正常喷洒;巷道中的喷雾架(1)设计为常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梁继强钮泽东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