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麻醉的麻醉注射器,具体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包括空筒与调节机构,所述空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通过在调节机构的设置下,实现了在麻醉注射时对注射器进行防漏液的效果,通过按压调节块来对弹簧进行挤压,将调节块移动至固定筒的内部,再对调节块进行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针栓的向下滑动至调节口处,通过弹簧的回弹来让调节块从调节口的内部弹出,将针栓与出液口进行安装固定,尽量避免注射器长时间的放置时出现漏液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漏液造成注射器针头细菌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尽量避免了医务人员因漏液对注射器进行清理的麻烦,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麻醉的麻醉注射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麻醉的麻醉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在对注射器进行使用时,容易因针头的气密性不高造成针头漏液的情况,从而容易因针头漏液造成针头的细菌感染,影响针头的使用,同时也危害了患者的健康;
[0003]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6495832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麻醉注射器。本技术包括针筒、端头和针头,所述针筒的一端通过插接头连接针头,所述针头的外侧卡合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侧一端通过聚氨酯胶粘结有PP限位塞,所述针筒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手柄,所述针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通过安装孔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输液通道,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部热熔焊接端头,所述端头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通过安装座安装有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纽扣电池。该新型麻醉注射器能持续将药液输送到针筒内,对大批量动物进行注射,能密封针头,并且具有照明的功能,适合广泛推广使用。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麻醉注射器在使用时,在注射器在放置时,避免杆子受到压力,出现药液流出的情况,从而造成注射器细菌感染的风险;2、现有的麻醉注射器在使用时,不具有一定的支撑性,在对患者进行支撑时,容易出现医务人员因没有抓取稳固从而出现偏移的风险;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麻醉的麻醉注射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麻醉的麻醉注射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麻醉的麻醉注射器,包括空筒与调节机构,所述空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空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空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空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筒、滑杆、针栓、安装套、套筒、弹簧、针头、调节块与调节口,所述连接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针栓,所述针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套,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针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固定筒的外壁开设有调节口。
[0007]优选的,所述空筒顶部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套,所述第一防护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卡块,所述
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套,所述空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液口,通过转动轴与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之间的配合在使用时,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对针头进行防护,避免针头裸露在外对医务人员以及患者造成扎伤。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筒与滑杆之间呈贯穿结构,且滑杆的外部尺寸与调节口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通过固定筒与滑杆和调节口之间的配合,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带动滑杆在固定筒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带动针栓进行位置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块通过弹簧与调节口构成滑动结构,且弹簧通过套筒与滑杆构成一体化结构,通过弹簧与调节块和调节口之间的配合,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带动调节块向固定筒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带动针栓向下滑动与出液口进行固定,尽量的避免在针头放置时针头出现漏液的情况。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以空筒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连接环与空筒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在注射时手掌与空筒之间连接的更加的紧固,避免在注射时手掌发生滑落影响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固定块与支撑腿,所述安装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腿,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配合下,方便对支撑腿与固定块进行转动,便于在使用完成后对支撑腿与固定块进行收纳,便于在麻醉时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与固定块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转轴与支撑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腿以安装块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第二转轴与固定块和支撑腿之间的配合,在使用过程中第二转轴能够带动固定块进行转动,提升麻醉时针头与患者接触时的稳定性,且通过支撑腿便于起到一定支撑的作用。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套与转动轴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防护套与第二防护套之间通过卡合连接,通过第一防护套与转动轴和第二防护套之间的配合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对针头进行防护,避免对患者进行麻醉后针头裸露在外,容易使工作人员扎伤造成感染。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调节机构的设置下,实现了在麻醉注射时对注射器进行防漏液的效果,通过按压调节块来对弹簧进行挤压,将调节块移动至固定筒的内部,再对调节块进行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针栓的向下滑动至调节口处,通过弹簧的回弹来让调节块从调节口的内部弹出,将针栓与出液口进行安装固定,尽量避免注射器长时间的放置时出现漏液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漏液造成注射器针头细菌感染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医务人员因漏液对注射器进行清理的麻烦,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6]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支撑机构的设置下,实现了在麻醉时对注射器进行支撑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麻醉注射前,通过第一转轴来将支撑腿转动至空筒的两侧,再利用第二转轴来将固定块转动至另一侧,便于在注射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尽量避免在注射时因不够稳固从而发生偏移的风险,同时通过支撑腿也尽量的为医务人员在注射时起到了一定的稳固作用,让医务人员在使用时可以更加的便捷,提升了该装置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为:1、空筒;2、手柄;3、活塞;4、连接环;5、支撑机构;501、安装块;502、第一转轴;503、第二转轴;504、固定块;505、支撑腿;6、转动轴;7、连接套;8、第一防护套;9、第二防护套;10、调节机构;1001、固定筒;1002、滑杆;1003、针栓;1004、安装套;1005、套筒;1006、弹簧;1007、针头;1008、调节块;1009、调节口;11、出液口;12、卡块;1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麻醉的麻醉注射器,包括空筒(1)与调节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手柄(2),所述手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3),所述空筒(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所述空筒(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5),所述空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7),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固定筒(1001)、滑杆(1002)、针栓(1003)、安装套(1004)、套筒(1005)、弹簧(1006)、针头(1007)、调节块(1008)与调节口(1009),所述连接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001),所述固定筒(10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杆(1002),所述滑杆(10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针栓(1003),所述针栓(10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套(1004),所述滑杆(10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1005),所述套筒(100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006),所述弹簧(10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008),所述针栓(10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头(1007),所述固定筒(1001)的外壁开设有调节口(10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麻醉的麻醉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1)顶部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套(8),所述第一防护套(8)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套(9),所述空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液口(11)。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睿,高峰,蒋依玲,雷霞,张元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