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蒸汽发生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89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4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高温蒸汽发生泵,以解决现有蒸汽发生装置能效转化率不高,及体积过大的问题;包括泵体,泵体包括前端盖、筒身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封堵在筒身的前后两端,筒身内部同轴设有圆环型的两个定叶片和三个动叶片,泵体内分隔成三个相互连通的腔体,前端盖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贯穿定叶片的传动轴,动叶别键连接在传动轴上,筒身上设有注水口,后端盖的轴心处设有出水口,前端盖内侧、后端盖内侧和定叶片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同心的圆环壁,圆环壁在泵体内形成三个环形且同心的蒸汽发生腔道,定叶片上开设有多个将其穿透的圆孔,动叶片的两个端面上设有三组搅拌件,圆环壁和第一挡边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豁口。圆环壁和第一挡边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豁口。圆环壁和第一挡边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豁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蒸汽发生泵


[0001]本公开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是一种高温蒸汽发生泵。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蒸汽发生器一般就是锅炉,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按照燃料可以分为电锅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和燃油锅炉等。其中,燃煤、燃气、生物质和燃油锅炉等等,普遍存在运行效率较低,占地面积大,投入成本高,资源消耗量大,以及污染物排放量大等等弊端;电蒸汽锅炉主要热源来自电力,这就决定了内部使用的加热元件比较多,如果不注意产品的维护和保养就容易使锅炉出现电力老化或是短路情况,以至于发生火灾事故,并且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0003]“流体空化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制造的产品具有环保、节能、稳定、可靠等优点,利用“空化技术”可以把液体动能转化为热能,即可以用于加热液体或者直接将液体气化获得高温蒸汽,经检索,也有少量采用该技术制造蒸汽的装置,设置的转盘在外部壳体内转动,利用二者之间的空化孔,制造空化气泡,在转子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实现能量转换,但是,目前利用上述原理的蒸汽发生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点技术问题:第一,设置的转盘端面光滑,仅在转盘端面以及外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开设凹槽作为空化孔,泵体内的液体行程较短,导致液体空化效果差,进而只能提高转速来增强转化效果,这种结构导致液体动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不高;第二,也有采用笼式的转子,虽然,增加流体空化流动区的行程,有助于提高转化率,但是,增大了装置的体积,使得使用场景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公开提供一种高温蒸汽发生泵,以解决现有蒸汽发生装置能效转化率不高,及体积过大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公开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前端盖、筒身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封堵在筒身的前后两端;所述筒身内部同轴设有圆环型的两个定叶片和三个动叶片,所述前端盖、后端盖以及两个定叶片将泵体内分隔成前、中、后三个相互连通的腔体,三个动叶片分别位于三个的腔体内;所述前端盖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贯穿定叶片的传动轴,三个动叶片分别键连接在传动轴上,筒身上设有注水口,后端盖的轴心处设有出水口,注水口与前侧腔体连通,出水口与后侧腔体连通,后端盖上同轴设有与出水口连通的连接嘴;所述前端盖内侧、后端盖内侧和定叶片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同心的圆环壁,圆环壁在泵体内形成外、中、内三个环形且同心的蒸汽发生腔道;所述动叶片的两个端面上设有三组搅拌件,三组搅拌件分别位于三个蒸汽发生腔
道内,且每组搅拌件包括至少一个挡块;两个所述定叶片的外侧分别设有环形的第一挡边,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圆环壁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挡边,所述圆环壁和第一挡边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豁口,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同轴对接,豁口用于将三个蒸汽发生腔道连通。
[0006]优选地,所述前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轴承座,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贯穿前端盖并与电机传动连接,传动轴另一端与最后端的动叶片的端面平齐。
[0007]优选地,三组所述搅拌件中的挡块分别分布在动叶片上不同的圆周线上,不同组的搅拌件中的挡块相互交错设置,所述挡块的高度等于圆环壁的高度。
[0008]优选地,所述筒身内壁上开设有阶梯槽,两个所述定叶片分别位于阶梯槽内。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挡边与阶梯槽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挡边与阶梯槽间隙配合,所述筒身、第一挡边的和第二挡边三者的内径相同,所述动叶片的外径小于第一挡边的内径。
[0010]优选地,两个所述定叶片中,靠近后端盖的定叶片上的第一挡边向其两端延伸,远离后端盖的定叶片上的第一挡边仅向其一端延伸,多个所述挡边同轴对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挡边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所述动叶片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挡边上的一端设有与定叶片端面垂直的定位柱,另一端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挡边上也设有定位孔,每个第一挡边上的定位柱的数量与第一凸块的数量相同,且定位柱、定位孔分别与第一凸块对应。
[0013]优选地,所述前端盖上、后端盖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筒身的前后两端面分别设有与固定孔对应的螺纹盲孔,固定孔内设有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的螺栓。
[0014]采用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通过在筒身上开设阶梯槽,使得两个定叶片的安装位置得以固定,从而可以将三个动叶片合理地布置在泵体内部,起到使泵体内的结构更加紧凑的作用,降低了泵体的体积;通过在挡边的凸块处设置定位柱和定位孔,可以将两个定叶片与后端盖相互插接,从而使得定叶片稳固连接在泵体内,防止定叶片产生异动。
[0015]2、通过两个定叶片在封闭的泵体内形成三个连通的腔体,通过圆环壁的设置又将每个腔体内形成三个蒸汽发生腔道,且在每个圆环壁上开设有豁口,使得液体能够顺畅地流经三个蒸汽发生腔道,另外,通过分布在外部蒸汽发生腔道和中部蒸汽发生腔道内设置的圆孔,这样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腔体内的液体可以经圆孔喷射到下一个腔体,使液体更加均匀地分布到下一个腔体中不同蒸汽发生腔道内,从而起到增强液体空化效果的作用,提高动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
[0016]3、通过动叶片的设置,动叶片上的多个挡块分别作用在不同的蒸汽发生腔道内,加强对水流的击打效果;由于动叶片阻挡在两个定叶片之间,导致每个腔体内的液体无法直接穿过动叶片到达另一个腔体内,使得液体只能从动叶片的外侧绕过去,且在动叶片旋转时,水流受离心力很容易穿过豁口流向外侧,从而在不改变泵体体积的前提下,延长了液体流通路径,增加了叶片对水流的击打次数,进而提高能效转化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公开的泵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公开的泵体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公开的泵体的拆解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公开的定叶片和动叶片的拆解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公开的整体拆解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公开的一个定叶片与动叶片组合后的平面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公开的一个定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公开的泵体内的腔体分布示意图。
[0025]图9是本公开的液体在泵体内流通示意图。
[0026]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泵体;2、前端盖;3、筒身;4、后端盖;5、定叶片;6、动叶片;7、腔体;7a、前侧腔体;7b、中间腔体;7c、后侧腔体;8、传动轴;9、注水口;10、出水口;11、连接嘴;12、圆环壁;13、蒸汽发生腔道;13a、外侧蒸汽发生腔道;13b、中间蒸汽发生腔道;13c、内侧蒸汽发生腔道;14、圆孔;15、挡块;16、第一挡边;17、第二挡边;18、豁口;19、轴承座;20、阶梯槽;21、第一凸块;22、第二凸块;23、定位柱;24、定位孔;25、固定孔;26、螺纹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蒸汽发生泵,包括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前端盖、筒身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封堵在筒身的前后两端;所述筒身内部同轴设有圆环型的两个定叶片和三个动叶片,所述前端盖、后端盖以及两个定叶片将泵体内分隔成三个相互连通的腔体,三个动叶片分别位于三个的腔体内;所述前端盖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贯穿定叶片的传动轴,三个动叶片分别键连接在传动轴上,筒身上设有注水口,后端盖的轴心处设有出水口,注水口与前侧腔体连通,出水口与后侧腔体连通,后端盖上同轴设有与出水口连通的连接嘴;所述前端盖内侧、后端盖内侧和定叶片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同心的圆环壁,圆环壁在泵体内形成三个环形且同心的蒸汽发生腔道,定叶片上开设有多个将其穿透的圆孔,圆孔均匀分布在外部蒸汽发生腔道和中部蒸汽发生腔道内;所述动叶片的两个端面上设有三组搅拌件,三组搅拌件分别位于三个蒸汽发生腔道内,且每组搅拌件包括至少一个挡块;两个所述定叶片的外侧分别设有环形的第一挡边,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圆环壁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挡边,所述圆环壁和第一挡边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豁口,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同轴对接,豁口用于将三个蒸汽发生腔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蒸汽发生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轴承座,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贯穿前端盖并与电机传动连接,传动轴另一端与最后端的动叶片的端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强张灿华杨胜伟仝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智冷九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