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保护和恢复型电子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76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和恢复型电子镇流器,其电路结构包括滤波电路、整流电路、追逐滤波电路、延时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及自动保护和自动恢复电路。该电子镇流器在光管出现异常状况时,可自动停止工作以避免镇流器损坏,同时,还能每隔一定的整定时间自动恢复振荡电路进行振荡,从而在进行安装、维修、更换日光灯时不必切断电源和重新启动,使用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电子镇流器和光管的寿命延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保护和恢复型电子镇流器,包括镇流器壳体及滤波电路、桥式全波整流电路、追逐滤波电路、延时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其中滤波电路由电感线圈L1、L2一端为电源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电容C1并接于电感线圈L1、L2的输出端构成,对电源进行滤波,并防止电子镇流器产生的高频电压影响电源;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于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C、D点,整流电路输出端A、B点经整流输出A端为“正”,B端为“负”的脉动电压;追逐滤波电路由二极管D5、D6、D7串联后使二极管D5的负极与二极管D7的正极并接于整流电路输出端A、B点之间,电解电容C3跨接于二极管D5、D6的接点和输出端B点之间、电解电容C2跨接于二极管D5、D6的接点和输出端A点之间构成,用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电压追逐滤波成为更为连续平滑的电压,提高功率因数;二极管D8、D9串联后D8的负极与D9的正极并接于输出端A、B点之间,二极管D8、D9的接点接于高频振荡电路中三极管BG1的发射极,用以将电子镇流器的电压过高时进行泄放,防止高压加在高频振荡电路中的三极管BG1、BG2上造成击穿;电阻R1、电容C4串联后并接于输出端A、B之间,做为高频振荡电路的一部分,用以稳定振荡频率;延时电路由电容C10、电感L3、电感B1.1串联后并接于三极管BG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容C11、电感L4、电感B1.2串联后并接于三极管BG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构成,电感L3、L4分别对C10、C11充电延时启动高频振荡电路;高频振荡电路由三极管BG1的集电极接输出端A点、发射极接于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三极管BG2的发射极接于输出端B点、二极管D10与电阻R2串联后并接于三极管BG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11与电阻R3串联后并接于三极管BG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组成,用以产生高频振荡电压作为日光灯的工作电压;由三极管BG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BG2的集电极的接点,经电感B1.3、电感B2.1、灯丝a、电容C7、灯丝b、电容C5(或电容C6),至输出端A点(或B点),构成日光灯工作回路,其特征在于还有自动保护和自动恢复电路,其中在电感B2.1耦合的电感B2.2的输出端上,电解电容C8接于其中一端与输出端B点之间,电阻R4、R5串联后接于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三极管BG3的集电极、发射极接于电阻R4、R5的接点与输出端B点之间,基极经电阻R7接于电感B2.2与电解电容C8的接点,电阻R8、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典祺谭超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市恒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