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34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热交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包括进污管、排污管和热交换机构,所述进污管和排污管分别固定连接于热交换机构上下端,所述热交换机构包括热交换罐、驱动组件、进水组件、出水组件和若干热回收组件,所述热交换罐呈内部设有过水腔的圆柱状设置,所述进水组件固定设置于过水腔内并位于若干热回收组件的顶部,所述出水组件位于过水腔的中部并延伸至若干热回收组件的底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热回收组件中的热回收扇片,对化工污水中热能高效回收,当污水流量过大时,可通过手动转动驱动组件中的调节转手来对热回收扇片进行偏转,安全高效,精确可控,极大提高了对化工污水的热交换效率。化工污水的热交换效率。化工污水的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热交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纯净的水在经过使用后改变了原来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成为了含有不同种类杂质的废水,化工废水就是在化工生产中排放出的工艺废水、冷却水、废气洗涤水、设备及场地冲洗水等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而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工农业的生产。
[0003]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在工业产业中传统产业占了较大的比重,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许多的能量最终以热传递的方式转移到了污水当中去,如不对这部分能量进行充分的回收与利用,势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0004]污水换热装置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换热技术与手段将污水中的热能进行有效地提取与利用的装置,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目前针对中小型的污水换热装置较少,传统的热管换热器和螺旋螺纹管式换热器不具备一定的效能,改造的污水热管换热器的翅片不具备抗冲击能力,而螺纹管式换热器体积不适合小型的换热系统,且螺纹管式换热器需具备较长的管道,提高了安装强度和增加的成本,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包括进污管、排污管和热交换机构,所述进污管和排污管分别固定连接于热交换机构上下端,所述热交换机构包括热交换罐、驱动组件、进水组件、出水组件和若干热回收组件,所述热交换罐呈内部设有过水腔的圆柱状设置,若干所述热回收组件呈环形阵列状固定设置于热交换罐的侧围一圈上,且若干热回收组件延伸至过水腔内,所述进水组件固定设置于过水腔内并位于若干热回收组件的顶部,所述出水组件位于过水腔的中部并延伸至若干热回收组件的底端,若干所述热回收组件与出水组件均转动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组件的底端与热交换罐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设置于热交换罐的外壁一周,且驱动组件与若干热回收组件均啮合设置。
[0008]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热回收组件包括轴座、齿轮、转轴、导管轴和热回收扇片,所述热回收扇片形状是由两个弧围组成的扇形,所述轴座固定设置于热交换罐外壁上,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轴座和热交换罐延伸至过水腔内,且转轴与热回收扇片的长弧围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位于热交换罐外部并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轴固定设置于热回收扇片弧围端中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热回收扇片的两侧对称均匀设有若干浸槽,所述热回收扇片内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槽和出水槽,所述进水槽和出水槽之间对称并连通设有四条输水通道,
所述导管轴内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和出水槽衔接连通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热回收扇片位于进水槽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端固定连通有进水弧管,所述进水弧管呈四分之一空腔圆环状设置,且进水弧管的顶部端口内壁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密封条,所述进水弧管内部设有滑动设有进水弧柱,所述进水弧柱的底部端口内壁对称设有两个抵触条。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管、集水槽和若干固定销,若干所述固定销呈环状均匀设置于过水腔内壁顶部,所述集水槽呈环形设置,且集水槽外缘固定设置于若干固定销上,所述集水槽内部设有储水道,若干所述进水弧柱均固定设置于集水槽底端并与储水道连通设置,所述进水管一端固定插设于储水道内,且进水管另一端延伸至热交换罐顶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中载盘、集水环道、四通管、出水管和三个支杆,三个所述支撑呈水平环形阵列状固定设置于过水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中载盘是由上合盘和下合盘组成,所述下合盘底部固定固定设置于三个支杆的一端,所述下合盘和上合盘通过三个螺杆固定连接且内部形成安装腔。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合盘和上合盘的连接面处均呈环状均匀设有若干半柱形槽,若干所述导管轴一端密封转动插设于对应两个半柱形槽之间,所述集水环道固定设置于安装腔内,若干所述导管轴的一端均固定设置于集水环道外缘并与集水环道内部连通,所述四通管的一端固定插设于安装腔底部,且四通管另三端固定连通至集水环道内缘,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四通管底部端口,且出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热交换罐的底端外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调节转手、指针、刻度盘、金属齿环、滑套、观察窗和外罩,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对应转轴端固定连接,所述指针固定设置于驱动杆上并位于对应齿轮旁侧,所述刻度盘固定设置于热交换罐的连接端上,所述滑套固定设置于热交换罐外壁中部,且滑套底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金属齿环限位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且金属齿环与若干齿轮均啮合设置,所述外罩固定设置于热交换罐的外壁两个连接端上,所述观察窗固定设置于外罩的一侧并与驱动轴同轴心设置,所述调节转手固定设置于驱动轴的另一端。
[0015]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机构顶部固定连通设有滤污罐,所述滤污罐是由下环座和上罐盖组成,所述下环座固定连通设置于热交换罐的顶部,且下环座内壁顶部固定设有撑环,所述撑环上卡合设有金属滤网,所述上罐盖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下环座顶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下环座内壁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取槽,两个所述取槽与金属滤网的对称两侧呈衔接设置,所述进水组件穿过金属滤网延伸至上罐盖顶部,所述进污管的连接端固定连通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设有主污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中的热交换机构空间占用率低,便于安装,热交换罐内的热回收组件可高效提取化工污水中的热能进行再利用,减少了能源消耗节约成本,达到了环保效果。
[0019]2、若干热回收组件中的若干热回收扇片紧挨呈扇形环绕设置,热回收扇片两侧的浸槽增大了与热污水的接触面积,达到了与热污水充分换热的目的。
[0020]3、当热回收扇片偏转时,其内部设有的洁净水通道两端一般是通过软管连接达到持续供水的目的,但软管长期拉伸容易疲劳,且当热能回收片偏转时,软管局部会被压缩,
造成流量堵塞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中进水弧管和进水弧柱的设置,可根据热回收扇片的偏转,带动进水弧管在进水弧柱的外壁呈弧形滑动,洁净水通道两端可持续有条不紊的供水,且避免了拉伸压缩带来的软管零件疲劳。
[0021]4、本专利技术热回收组件中的热回收扇片呈扁平化设计,增大了其接触热污水面积,提高了热能回收效率,热回收扇片内部还设有四道输水通道,使得内部的洁净水可以充分的吸取热能。
[0022]5、本专利技术通过手动转动驱动组件中的调节转手,通过齿轮与金属齿环的配合对热回收扇片进行偏转,齿轮与齿环的配合增强的稳定性,同时在齿轮旁侧设有指针和刻度盘,指针随着驱动杆和转动同步转动,可通过观察窗清楚观察热回收扇片的偏转角度,当污水冲击力过大时,可通过流量计来判断热回收扇片的偏转角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包括进污管(1)、排污管(2)和热交换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管(1)和排污管(2)分别固定连接于热交换机构(3)上下端,所述热交换机构(3)包括热交换罐(30)、驱动组件(31)、进水组件(32)、出水组件(33)和若干热回收组件(34),所述热交换罐(30)呈内部设有过水腔(300)的圆柱状设置,若干所述热回收组件(34)呈环形阵列状固定设置于热交换罐(30)的侧围一圈上,且若干热回收组件(34)延伸至过水腔(300)内,所述进水组件(32)固定设置于过水腔(300)内并位于若干热回收组件(34)的顶部,所述出水组件(33)位于过水腔(300)的中部并延伸至若干热回收组件(34)的底端,若干所述热回收组件(34)与出水组件(33)均转动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组件(33)的底端与热交换罐(3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1)固定设置于热交换罐(30)的外壁一周,且驱动组件(31)与若干热回收组件(34)均啮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热回收组件(34)包括轴座(340)、齿轮(341)、转轴(342)、导管轴(343)和热回收扇片(344),所述热回收扇片(344)形状是由两个弧围组成的扇形,所述轴座(340)固定设置于热交换罐(30)外壁上,所述转轴(342)的一端穿过轴座(340)和热交换罐(30)延伸至过水腔(300)内,且转轴(342)与热回收扇片(344)的长弧围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341)位于热交换罐(30)外部并固定设置于转轴(3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轴(343)固定设置于热回收扇片(344)弧围端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扇片(344)的两侧对称均匀设有若干浸槽(3440),所述热回收扇片(344)内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槽(3441)和出水槽(3442),所述进水槽(3441)和出水槽(3442)之间对称并连通设有四条输水通道(3443),所述导管轴(343)内设有通水槽(3430),所述通水槽(3430)和出水槽(3442)衔接连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扇片(344)位于进水槽(344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3444),所述进水口(3444)端固定连通有进水弧管(3445),所述进水弧管(3445)呈四分之一空腔圆环状设置,且进水弧管(3445)的顶部端口内壁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密封条(3446),所述进水弧管(3445)内部设有滑动设有进水弧柱(3447),所述进水弧柱(3447)的底部端口内壁对称设有两个抵触条(344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32)包括进水管(320)、集水槽(321)和若干固定销(322),若干所述固定销(322)呈环状均匀设置于过水腔(300)内壁顶部,所述集水槽(321)呈环形设置,且集水槽(321)外缘固定设置于若干固定销(322)上,所述集水槽(321)内部设有储水道(3210),若干所述进水弧柱(3447)均固定设置于集水槽(321)底端并与储水道(3210)连通设置,所述进水管(320)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英寒叶红勇左广玲吴克量孙克楠李朝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