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用于造形物的支架构件的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28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为了提高造形物的制造精度而使用支撑造形物并与造形物一体化的支架构件(306)。支架构件(306)在从供给装置(300)供给造形材料之前设置在上下的转印模具(302)之间。在从该状态向上下的转印模具(302)之间供给造形材料时,向造形材料转印上下的转印模具,将转印后的造形物固化,造形出造形物。此时,由于支架构件(306)保持造形材料的对应位置,因此能够提高造形物的制造精度。作为生产物,制作出造形物与支架构件一体化的生产物。物与支架构件一体化的生产物。物与支架构件一体化的生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了用于造形物的支架构件的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微透镜阵列等造形物的造形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尤其是涉及在为了提高造形物的制造精度(例如,表示微透镜阵列的相邻的透镜间的间隔的透镜间距)而在造形工艺中使用保持造形材料的支架构件的方面具有新颖性的造形装置和方法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参照专利文献1),在制造微透镜阵列等造形物的造形装置和方法中,如图1所示,从造形物供给装置100向形成有造形物的转印形状的上下的转印模具102之间导入液相的造形材料(造形物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所导入的造形物通过上下的转印模具102而被转印形状,转印后的造形物经由紫外线固化或者热固化等固化工艺而被固化,成为造形物104。
[0003]在图2中示出通过以往的造形装置和方法生产的造形物的具体例作为造形物204。该造形物204形成了微透镜的二维阵列。如图所示,造形物204整体上可以为平面形状,在平面上二维地排列有透镜。
[0004]在这种造形装置、造形方法中,由于在固化时造形材料受到压缩,因此作为生产物的造形物的制造精度具有极限。图2所示的造形物204是微透镜的二维阵列,在该情况下,表示相邻的透镜的间隔的透镜间距成为重要的制造精度的尺度、指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260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这种造形装置、造形方法中,提高作为生产物的造形物的制造精度。
[0007]为了提高制造精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造形装置在形成有造形物的转印形状的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导入液相的造形材料,通过上下的转印模具进行转印,将转印后的造形物固化,造形出造形物,其中,在液相的造形材料被导入的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配置支撑造形物的位置的支架构件,支架构件与造形出的造形物被一体化。
[0008]为了提高制造精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同样的方面,提供一种造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造形方法中,在形成有造形物的转印形状的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导入液相的造形材料(造形物的材料),向导入的造形材料转印上下的所述转印模具,将转印后的造形物固化,造形出造形物,其中,液相的造形材料的导入是在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配置有支撑造形物的位置的支架构件的状态下实施的,支架构件与造形出的造形物被一体化。
[0009]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或者同样的方面的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中,在造形工艺
的期间,支架构件对造形物的对应部分进行支撑。此外,在造形工艺完成后,也维持造形物的对应部分与支架构件接合的关系。这样,支架构件成为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的生产物即造形物的一部分。换言之,支架构件被一体地组装到通过以往的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所生产的造形物而得的结构是通过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或同样的方面的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而生产的。根据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或同样的方面的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支架构件所具有的位置的高精度用于矫正通过以往的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而生产且由于在固化时造形材料受到压缩而产生的造形物的制造精度的下降。其结果是,能够得到精度比以往高的造形物。这样,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效果。
[0010]支架构件能够采取适当的任意方式。例如,如图1所例示那样,造形物204整体可以为平面形状。由于支架构件是与造形物一体化的组件,因此可以为依存于造形物的方式的方式。例如,在整体为平面形状的造形物的情况下,支撑造形物的若干部分的支架构件整体可以为平面形状。
[0011]在一个方式中,支架构件是将孔形成为网眼状的开孔支架构件,在网眼状的各孔的位置形成有作为造形物的构成单元的透镜。开孔支架构件整体可以为平面形状。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中,用于与造形物一体化的支架构件的种类不限于一个种类,也可以是两个种类以上。例如,在作为第一支架构件而使用上述那样的将孔形成为网眼状的开孔支架构件的造形装置和造形方法中,准备板状的透明的支架构件作为第二支架构件,该透明的支架构件能够配置为沿上下分隔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且贯穿开孔支架构件的内部。
[0013]开孔支架构件可以是透明的或者是非透明的。
[0014]开孔支架构件的材料是透明的材料或者不透明的材料,透明的材料可以是玻璃或者树脂材料,不透明的材料可以是导体、半导体或者绝缘体。
[0015]为了提高造形物的制造精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造形装置在形成有造形物的转印形状的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导入液相的造形材料(造形物的材料),通过上下的转印模具进行转印,将转印后的造形物固化,造形出造形物,其中,在液相的造形材料被导入的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配置支撑造形物的位置的支架构件,支架构件是透明的支架构件,透明的支架构件以沿上下分隔上下的所述转印模具之间的方式配置,透明的支架构件与造形出的造形物一体化。
[0016]为了提高造形物的制造精度,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同样的方面,提供一种造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造形方法中,在形成有造形物的转印形状的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导入液相的造形材料(造形物的材料),向导入的造形材料转印上下的转印模具,将转印后的造形物固化,造形出造形物,其中,在液相的造形材料被导入的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配置支撑造形物的位置的支架构件,支架构件是透明的支架构件,透明的支架构件以沿上下分隔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的方式配置,透明的支架构件与造形出的造形物一体化。
[0017]通过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或同样的方面的造形装置或造形方法而造形的造形物可以是配置为二维阵列状的透镜,各透镜由透明的支架构件分隔为上半部分的透镜和下半部分的透镜而构成,上半部分的透镜由上侧的转印模具中的在位置上与上半部分的透镜对应的转印部转印,上半部分的透镜的下表面由透明的支架构件中的在位置上与上半部分的透镜对应的透镜保持部保持,下半部分的透镜由下侧的转印模具中的在位置上与下半部分的透镜对应的转印部转印,下半部分的透镜的上表面由透明的支架构件中的在位置上与下半部分的透镜对应的透镜保持部保持。
[0018]透明的支架构件的材料可以是玻璃或树脂材料。
[0019]透明的支架构件的材质可以与造形物的材质相同。
[0020]在本文中,“上下的转印模具”与“由第一转印模具和第二转印模具构成,第一转印模具与第二转印模具相对”是同义的。因此,在该上下文中,“上下”、“上”、“下”这样的用语分别是指“相对的两个要素”、“相对的两个要素中的一方”、“相对的两个要素中的另一方”,是独立于“重力”的用语。
[0021]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与以下的附图关联地被进一步详细地记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通过现有技术造形出的造形物的具体例的俯视图。造形物的具体例构成了微透镜的二维阵列。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作为支架构件的具体例的开孔支架构件的图,该支架构件用于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对造形物进行支撑并与造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造形装置在形成有造形物的转印形状的上下的转印模具之间导入液相的造形材料,通过上下的所述转印模具进行转印,将转印后的造形物固化,造形出造形物,其中,在所述液相的造形材料被导入的上下的所述转印模具之间配置支撑所述造形物的位置的支架构件,所述支架构件是透明的支架构件,所述透明的支架构件以沿上下分隔上下的所述转印模具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透明的支架构件与造形出的造形物被一体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形装置,其中,由造形装置造形的造形物是配置为二维阵列状的透镜,各透镜由所述透明的支架构件分隔为上半部分的透镜和下半部分的透镜而构成,所述上半部分的透镜由上侧的所述转印模具中的在位置上与所述上半部分的透镜对应的转印部转印,所述上半部分的透镜的下表面由所述透明的支架构件中的在位置上与所述上半部分的透镜对应的透镜保持部保持,所述下半部分的透镜由下侧的所述转印模具中的在位置上与所述下半部分的透镜对应的转印部转印,所述下半部分的透镜的上表面由所述透明的支架构件中的在位置上与所述下半部分的透镜对应的透镜保持部保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形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的支架构件整体上为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形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的支架构件的材料能够是玻璃或者树脂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形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的支架构件的材质与所述造形物的材质相同。6.一种造形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邦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敏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