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来源的祛痘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724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来源的祛痘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乳液包含的原料成分有:紫草素0.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来源的祛痘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部护肤产品,属于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来源的祛痘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痘痘,学名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损容性。肌肤在雄性激素的旺盛刺激下,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引发痤疮。痤疮分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大多痤疮,特别是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会产生疤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容貌,更进一步对其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给很多痘痘患者造成严重困扰。痘印是因为感染发炎或外力挤压所形成,往往是因为在青春痘发作时没有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皮肤细胞的发炎反应造成了对皮肤组织的破坏,造成了痘印的产生。
[0003]皮肤的表皮有一层致密的角质层,可以阻挡外来物质侵入,具有天然的屏障功能。现有大多数祛痘产品的祛痘效果差,主要原因是祛痘的有效成分透皮吸收差,达不到杀菌、消炎修复效果。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199885.1公开了一种祛痘化妆品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大黄素、壬二酸、视黄醇棕榈酸酯,可起到彻底清除、斩断体内热、淤、湿的宿主,切实达到祛痘、修复肌肤的作用,具有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与肌肤亲和力强,安全,舒适无刺激的特点。但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是其实施例中祛痘护肤微乳液采用传统PEG类乳化剂,且使用量较大,对皮肤刺激性较大,不宜长期使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490632.3公开了一种抗炎祛痘护肤乳液,涉及化妆品领域,该乳液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保湿剂5.7

12.5份,增稠剂0.1

0.5份,柔润剂6

10份,抑菌剂0.2

0.7份,祛痘剂4.1

9.4份,螯合剂0.1

0.5份,乳化剂1.5

3份,pH调节剂0.1

0.3份,精油0.011

0.15份,余量为水。其护肤乳液虽然具有控油与祛痘双重修护的功效。但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是其公布的祛痘护肤乳液是普通乳液,乳液的粒径大,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差,使祛痘效果差。
[0005]传统祛痘产品,虽然加了大量祛痘成分,但由于吸收效果差,白白浪费祛痘成分,使祛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祛痘产品的透皮吸收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来源的祛痘微乳液,采用天然来源的、安全温和的蔗糖酯作为微乳液的乳化剂和特殊生产工艺,复配精油和中药提取物,其生产出来的祛痘微乳液,大大提高透皮吸收,达到药半功倍的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天然来源祛痘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生产工艺,把甘油放在油相中,并且要边搅拌边加入部分去离子水,而传统生产工艺大都是把甘油放在水相中,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天然来源祛痘微乳液,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如下原料成分组成:
[0010]紫草素0.01

0.1%、丹参酮Ⅱ0.01

0.2%、甘草查尔酮A 0.01

0.2%、黄芩苷
0.01

0.5%、丹皮酚0.01

0.5%、苦参碱0.01

0.3%、水杨苷0.01

0.5%、丁香油0.01

0.5%、百里香精油0.01

0.5%、迷迭香精油0.01

1%、薰衣草精油0.01

1%、射干提取物0.01

1%、蒲公英提取物0.01

1%、生育酚乙酸酯0.1

2%、蔗糖酯1

5%、甘油1

15%、丁二醇1

10%、燕麦β

葡聚糖0.01

0.2%、甜菜碱1

3%、对羟基苯乙酮0.1

0.8%、1,2

己二醇0.1

0.8%、余量是去离子水。
[0011]进一步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天然来源祛痘微乳液,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如下原料成分组成:
[0012]紫草素0.01

0.04%、丹参酮Ⅱ0.04

0.06%、甘草查尔酮A 0.01

0.05%、黄芩苷0.01

0.3%、丹皮酚0.1

0.3%、苦参碱0.01

0.25%、水杨苷0.1

0.3%、丁香油0.01

0.2%、百里香精油0.01

0.3%、迷迭香精油0.01

0.8%、薰衣草精油0.01

0.9%、射干提取物0.1

0.25%、蒲公英提取物0.1

0.3%、生育酚乙酸酯1.2

1.6%、蔗糖酯4

4.5%、甘油8

10%、丁二醇4

6%、燕麦β

葡聚糖0.03

0.1%、甜菜碱1

2.5%、对羟基苯乙酮0.2

0.7%、1,2

己二醇0.2

0.7%、余量是去离子水。
[0013]所述天然来源祛痘微乳液,所采用的乳化剂是天然来源的蔗糖酯,所述蔗糖酯是天然来源的蔗糖多棉籽油酸酯、蔗糖硬脂酸酯、蔗糖月桂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组成。
[0014]所述甘油1

15%、丁二醇1

10%、燕麦β

葡聚糖0.01

0.2%、甜菜碱1

3%,作为滋润保湿作用。
[0015]所述对羟基苯乙酮0.1

0.8%、1,2

己二醇0.1

0.8%,作为防腐作用。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天然来源祛痘微乳液,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如下A相成分、B相成分、C制相成分、D相成分和E相成分制备而成:
[0017]所述A相成分包含:蔗糖酯1

5%和生育酚乙酸酯0.1

2%;
[0018]所述B相成分包含:紫草素0.01

0.1%、丹参酮Ⅱ0.01

0.2%、甘草查尔酮A0.01

0.2%、丹皮酚0.01

0.5%、丁香油0.01

0.5%、百里香精油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来源的祛痘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如下原料成分制备而成:紫草素0.01

0.1%、丹参酮Ⅱ0.01

0.2%、甘草查尔酮A 0.01

0.2%、黄芩苷0.01

0.5%、丹皮酚0.01

0.5%、苦参碱0.01

0.5%、水杨苷0.01

0.5%、丁香油0.01

0.5%、百里香精油0.01

0.5%、迷迭香精油0.01

1%、薰衣草精油0.01

1%、射干提取物0.01

1%、蒲公英提取物0.01

1%、生育酚乙酸酯0.1

2%、蔗糖酯1

5%、甘油1

15%、丁二醇1

10%、燕麦β

葡聚糖0.01

0.2%、甜菜碱1

3%、对羟基苯乙酮0.1

0.8%、1,2

己二醇0.1

0.8%、余量是去离子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来源的祛痘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如下原料成分制备而成:紫草素0.01

0.04%、丹参酮Ⅱ0.04

0.06%、甘草查尔酮A 0.01

0.05%、黄芩苷0.01

0.3%、丹皮酚0.1

0.3%、苦参碱0.01

0.25%、水杨苷0.1

0.3%、丁香油0.01

0.2%、百里香精油0.01

0.3%、迷迭香精油0.01

0.8%、薰衣草精油0.01

0.9%、射干提取物0.1

0.25%、蒲公英提取物0.1

0.3%、生育酚乙酸酯1.2

1.6%、蔗糖酯4

4.5%、甘油8

10%、丁二醇4

6%、燕麦β

葡聚糖0.03

0.1%、甜菜碱1

2.5%、对羟基苯乙酮0.2

0.7%、1,2

己二醇0.2

0.7%、余量是去离子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来源的祛痘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蔗糖酯是天然来源的蔗糖多棉籽油酸酯、蔗糖硬脂酸酯、蔗糖月桂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来源的祛痘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1

15%、丁二醇1

10%、燕麦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文辛海钏黄慕芸崔凤玲李少芸林泽鹏陈秀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名臣日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