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智能界桩及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697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种物联网智能界桩,一种物联网智能界桩,包括界桩壳体、蓄电池和摄像头,所述界桩壳体通过固定片安装在桩底座上,且界桩壳体内部上端安装有摄像头,蓄电池放置的电池仓上盖置有电池仓盖板;一种物联网智能界桩的监测方法,第一步,通过智能界桩内部的传感器模块进行信息的采集,第二步,根据实际部署情况;不受场地限制,撤桩时可直接将底部设置的固定片拆卸下来,之后桩体可以整个从底座上取下,可以二次使用,不破坏桩体自身结构,使用方便,基于物联网技术一体化整合,设备安装灵活、方便、简单、省时省力、节省物力,监测模块精度满足要求,性能长期稳定可靠,维护简单方便,使用省心。用省心。用省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智能界桩及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智能界桩
,具体为一种物联网智能界桩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些重要设施、线缆、和保护地,需要设立界桩。可是界桩设立后,传统的界线界桩巡查多采用人员现场查看、纸质文档记录等作业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出错率高、智能化程度低,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管理要求和工作模式,只能通过人工巡查,来判断其是否还存在,是否还在发挥着界桩的作用。当一些被保护的设施、保护地遭到破坏后,管理者也无法第一时间知道,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可谓巨大。物联网智能界桩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智能界桩具有每天自动上报数据的功能,也就是说,它告诉管理者,它还存在,发挥着界桩的作用。被破坏了,需要管理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界桩和被保护的设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现有的智能界桩为了保证安全和稳固性采用混凝土底座浇筑之后通过螺栓或者直接将界桩浇筑在内部,在撤桩的时候拆卸比较麻烦,并且采用暴力拆装,容易损坏内部元件,甚至一些只是拆除内部电子元件而界桩外壳不进行拆除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智能界桩,包括界桩壳体(1)、蓄电池(3)和摄像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界桩壳体(1)通过固定片(4)安装在桩底座(5)上,且界桩壳体(1)内部上端安装有摄像头(8),且摄像头(8)对应的界桩壳体(1)上开设有玻璃观察窗(2),摄像头(8)下方的界桩壳体(1)内部通过支架安装有传感器模块(7),且传感器模块(7)下方的界桩壳体(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3),蓄电池(3)放置的电池仓上盖置有电池仓盖板(6);所述传感器模块(7)包括低能耗MCU以及低能耗MCU相连通的指示LED、倾斜传感器、激光测距、红外测温、连接蓄电池的稳压模块、继电器、电量监测、GPS定位模块、网络模块,蓄电池(3)通过电流稳压模块与界桩壳体(1)内部的摄像头(8)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8)内部设置有云台驱动系统,云台驱动系统包括内部设置的控制器以及控制器相连接的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的转动的步进电机、检测装置,且检测装置为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界桩壳体(1)底部设置有安装固定片(4)的固定凹槽(10),且固定片(4)底部为向外的扩散结构与桩底座(5)外侧贴合。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智能界桩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通过智能界桩内部的传感器模块(7)进行信息的采集,实时监测界桩状态,一旦界桩异常开启或移动,及时报警并启动处理机制;第二步,根据实际部署情况,对界桩监控进行设防撤防工作,防止误报,多报,通过固定片(4)从桩底座(5)上拆卸出来;第三步,智能界桩通过网络经过网关设备将产生的报警信息向报警中心报警后,同时还会向相关责任人和管理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向华罗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杰普仕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