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传专利>正文

调光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95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调光控制电路,包括:一交流电源、一变压器、一整流电路、一调光控制芯片、一分压电路、一调光开关、一第一电阻器、一第二电阻器及一半桥功率输出电路,该半桥功率输出电路可输出信号据以驱动一灯管,该调光开关具有一连动可变电阻与该第一电阻器及第二电阻器并接,且该第一电阻器及该第二电阻器具有负电阻系数的特性,以达到低温启动及高温工作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光控制电路,尤指一种使用负电阻系数特性的 第一电阻器及第二电阻器,以达到低温启动及高温工作的调光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市面上常见的调光电子安定器, 一般是以从暗到亮模式调光。亦即,当使用者使用时, 一打开电源开关(其具有一连动的可变电阻(VR)都是从 低亮度正常启动,再到调光,顺时针旋转,随着可变电阻(VR)值变大,使 得灯管慢慢变亮。但如此在低压启动时,存在很大的缺点及性能上的缺憾。此外, 一般调光电子安定器的调光控制芯片,例如但不限于荷兰飞利 浦公司所生产的UBA2014芯片,其参考电压输入端(V,)所串接的分压电 阻器通常是使用普通型电阻器(亦即具有正电阻系数)。但是当开关打开时, 其可变电阻(VR)值为零,VR^输入端的电压降低,如此将使得UBA2014 芯片内部压控振荡发生改变,从而使得UBA2014芯片的工作频率升至最 高80KHz左右,使灯管功率降至最低。当可变电阻(VR)调至最大时,其 值约为IOKQ, VREF输入端的电压升高,如此将使得UBA2014芯片内部 压控振荡发生改变,从而使得UBA2014芯片的工作频率降至40KHz左右, 使灯管功率升至最大。但是,当周围环境降低时,例如O"C,习知具有正电阻系数的分压电 阻器的阻值亦降低,VREF输入端的电压亦降低,而使得UBA2014芯片无 法启动。或者,当周围环境升高时,习知具有正电阻系数的分压电阻器的 阻值亦升高,VREF输入端的电压亦升高,而使得UBA2014芯片输出的工 作频率降低,如此将增加灯管的消耗功率,诚属美中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的目的是克服已有调光控制电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调光控制电路。一种调光控制电路,包括一交流电源、 一变压器、 一整流电路、 一调光控制芯片、 一分压电路、 一调光开关、 一第一电阻器、 一第二电阻器及一半桥功率输出电路,该半 桥功率输出电路可输出信号据以驱动一灯管,该调光开关具有一连动可变 电阻与该第一电阻器及第二电阻器并接,且该第一电阻器及该第二电阻器 具有负电阻系数的特性,以达到低温启动及高温工作的目的。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其中该交流电源为AC120 230V。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其中该整流电路为半波或全波整流电路。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其中该调光控制芯片为UBA2014芯片。 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一电阻器及第二电阻器为热敏电阻器。 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进一步具有一第一电阻器、 一第 二电阻器、 一第三电阻器、 一第四电阻器及一第一晶体管,其中该第一电 阻器的第一端耦接至该调光控制芯片的VDD输入端,第二端则分别耦接 至该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及该调光开关的第一端,该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 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该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分别耦接至该第一 晶体管的第二端及该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第二端则分别耦接至地电位, 该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耦接至该调光控制芯片的VDD输入端,第二端则 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及该调光开关的第 二端则分别耦接至地电位。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一晶体管可为NPN型晶体管,其第一 端可为集极,第一端可为基极,第三端可为射极。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其中该半桥功率输出电路进一步具有一第二晶体 管及一第三晶体管,其分别可为一场效晶体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用负电阻系数特性的第一电阻器 及第二电阻器,以达到低温启动及高温工作的调光控制电路,本技术 可以最低成本的调光控制电路达到低温启动及高温工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调光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其绘示本技术的调光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技术的调光控制电路包含一交流电源100、 一变压器110、 一整流电路120、 一调光控制芯片130、 一分压电路140、 一调光开关150、 一第 一电阻器160、 一第二电阻器170及一半桥功率输出电路180。 其中,该交流电源IOO,例如但不限于为AC120 230V。 该变压器IIO,耦接至该交流电源100,可将交流电源100降压后输 出至该整流电路120执行整流。该整流电路120,耦接至该变压器110,例如但不限于为半波或全波 整流电路,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全波整流电路为例加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 限,其可将经该变压器110降压后的交流电源整流成直流电源并经滤波后 供该调光控制芯片130、分压电路140、及半桥功率输出电路180等元件 使用。该调光控制芯片130,耦接至该整流电路120,例如但不限于为 UBA2014调光控制芯片,其具有一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及一对差动驱动 信号输出端(GH、 GL),其动作原理请参照原厂说明书,在此不拟重复赘 述。该分压电路140进一步具有一第一电阻器141、 一第二电阻器142、 一第三电阻器143、 一第四电阻器144及一第一晶体管145,其中该第一 电阻器141的第一端耦接至该调光控制芯片130的VDD输入端,第二端 则分别耦接至该第二电阻器142的第一端及该调光开关150的第一端,该 第二电阻器142的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145的第二端,该第三电阻 器143的第一端分别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145的第二端及该第二电阻器 142的第二端,第二端则分别耦接至地电位(GND),该第四电阻器144的 第一端耦接至该调光控制芯片130的VDD输入端,第二端则耦接至该第 一晶体管145的第一端,该第一晶体管145的第三端及该调光开关150的 第二端则分别耦接至地电位。其中,该第一电阻器14K第二电阻器142、 第三电阻器143及第四电阻器144可为具有正电阻系数的普通电阻器;该 第一晶体管145则例如但不限于为NPN型晶体管,其第一端例如但不限于为集极,第二端例如但不限于为基极,第三端例如但不限于为射极。该调光开关150,除具有一连动可变电阻(VR)151与该第一电阻器160 及第二电阻器170并接外,其开关本体并接于该第一晶体管145的第三端 及该第二电阻器142的第一端间,以执行本技术的调光控制电路的启 动及调光。该调光开关150可为一般开关,且置于低压的直流电压侧,不 需具有UL认证,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该第一电阻器160及第二电阻器170具有负电阻系数的特性,例如但 不限于为热敏电阻器,其与可变电阻(VR)151并接至该调光控制芯片130 的参考电压输入端(VKEF),用以控制该调光控制芯片130输出的工作频率。该半桥功率输出电路180进一步具有一第二晶体管181及一第三晶体 管182,其分别可为一场效晶体管(MOSFET),可接受该调光控制芯片130 的差动驱动信号输出端(GH、 GL)控制以启动灯管190,其为习知技术且非 本技术的重点,故在此不拟重复赘述。本技术的调光控制电路的动作原理为当周围温度降低(例如0°C 或甚至-5"C)时,因为第一电阻器160及第二电阻器170具有负电阻系数的特性,其阻值会增加,使该调光控制芯片130的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的输入电压升高,而易于启动该调光控制芯片130。此外,当周围温度升高时,因为第一电阻器160及第二电阻器170具 有负电阻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光控制电路,包括: 一交流电源、一变压器、一整流电路、一调光控制芯片、一分压电路、一调光开关、一第一电阻器、一第二电阻器及一半桥功率输出电路,该半桥功率输出电路可输出信号据以驱动一灯管,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开关具有一连动可变电阻与该第一电阻器及第二电阻器并接,且该第一电阻器及该第二电阻器具有负电阻系数的特性,以达到低温启动及高温工作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传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