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0686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基体及包覆在所述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芳香族化合物,所述芳香族化合物为具有多个羧基的芳香酸和/或具有多个羧酸根的芳香酸锂盐,所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中,芳香族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锂离子电池基本由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FP)、层状结构的钴酸锂(LCO)、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铝酸锂(NCA)组成。其中磷酸铁锂安全性能较高,循环性能较好,但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层状结构的NCM/NCA能量密度较高,但由于钴和镍的成本较高以及毒性问题和安全问题,广泛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003]LiNi
0.5
Mn
1.5
O4(LNMO)等无钴高电压正极材料由于其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速率、较高的电压平台和能量密度、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成本,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运用,LNMO的这些优异性能将使其成为一种经济的、有发展前景的正极材料。
[0004]常规LNMO材料的循环寿命较差、高温下的容量衰减快。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常通过阳离子掺杂和阴离子掺杂技术来占据晶格空位,抑制不可逆的两相反应,减少金属(TM)离子的溶解和晶格畸变,稳定晶体结构。中国专利申请CN104828878A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包覆的镍锰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说,是在镍锰酸锂材料前驱体阶段添加石墨烯,形成原位石墨烯包覆。但是,在镍锰酸锂材料前驱体阶段添加石墨烯,在高温烧结过程中石墨烯会与氧气反应的同时,还会还原部分Mn
4+
转化为Mn
3+
,从而被大量消耗减少包覆的作用,Mn
3+
的产生使得材料的循环性能变差,不仅成本显著上升,在大电压下循环时容量保持率下降迅速,难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现有技术中采用芳香族化合物对LNMO进行包覆时,包覆量较大,包覆工艺复杂,提高了生产成本,不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镍锰正极活性材料,所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基体及包覆在所述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中,芳香族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0.1%

0.5%(例如0.15%、0.2%、0.25%、0.3%、0.35%、0.4%、0.45%)。
[0008]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中心对称结构或轴对称结构;优选地,所述芳香族化合物为具有多个羧基的芳香酸和/或具有多个羧酸根的芳香酸锂盐;优选地,具有多个羧基的芳香酸的羧基个数为2~4个,具有多个羧酸根的芳香酸锂盐的羧酸根个数为2~4个;优选地,所述芳香族化合物为邻二苯甲酸、邻二苯甲酸锂、对二苯甲酸、对二苯甲酸锂、均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锂中至少一种。
[0009]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体为镍锰酸锂,所述
镍锰酸锂的化学式为LiNi
x
Mn
y
M
z
O4,其中0.2≤x<0.6,1.2≤y<1.8,0.01≤z<0.1,M为Al、Zr、W、Mg、Ta、Ti、Nb、和B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将芳香族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配制为有机溶液;
[0012]S2、将镍锰酸锂加入步骤S1制得的有机溶液中混合均匀后进行低温热处理,制得所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
[0013]所述芳香族化合物为具有多个羧基的芳香酸和/或具有多个羧酸根的芳香酸锂盐。
[0014]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低温热处理进行包覆,在包覆初期有利于与有机物分子形成更具有包覆性的“蜂窝状”网格结构,使包覆更加均匀。
[0015]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2中所述镍锰酸锂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16]Sa、取镍锰前驱体和锂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0017]Sb、对步骤Sa制得的混合物依次进行煅烧和退火处理,得到镍锰酸锂。
[0018]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商购镍锰酸锂作为基体进行有机物的包覆,也可以采用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镍锰酸锂较商购的镍锰酸锂克容量更高一些、残碱含量更低。
[0019]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a中所述锂源为碳酸锂,无水氢氧化锂或一水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0020]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a中所述镍锰前驱体为Ni
a
Mn
b
(OH)4,其中,0.25<a<0.75,0.5<b<1。
[0021]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醇类或醚类;优选地,所述醇类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醚类为乙醚和/或环氧丙烷。
[0022]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1中,所述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中心对称结构或轴对称结构;优选地,所述具有多个羧基的芳香酸的羧基个数为2~4个,所述具有多个羧酸根的芳香酸锂盐的羧酸根个数为2~4个;优选地,所述芳香族化合物为邻二苯甲酸、邻二苯甲酸锂、对二苯甲酸、对二苯甲酸锂、均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锂中至少一种。
[0023]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芳香族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1000ppm

5000ppm。
[0024]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b制得的镍锰酸锂的化学式为LiNi
x
Mn
y
M
z
O4,其中0.2≤x<0.6,1.2≤y<1.8,0.01≤z<0.1,M为Al、Zr、W、Mg、Ta、Ti、Nb、和B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5]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a的锂源中的锂元素与镍锰前驱体中的镍、锰元素之和的摩尔比为(1.0~1.1):2。
[0026]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b中煅烧气氛为空气;优选地,煅烧温度为900~1200℃(例如950℃、1000℃、1050℃、1100℃、
1150℃);优选地,煅烧时间为18~24h(例如19h、20h、21h、22h、23h)。
[0027]在上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b中退火气氛为空气;优选地,退火温度为500~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基体及包覆在所述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中,芳香族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0.1%

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中心对称结构或轴对称结构;和/或,所述芳香族化合物为具有多个羧基的芳香酸和/或具有多个羧酸根的芳香酸锂盐;具有多个羧基的芳香酸的羧基个数为2~4个,具有多个羧酸根的芳香酸锂盐的羧酸根个数为2~4个;和/或,所述芳香族化合物为邻二苯甲酸、邻二苯甲酸锂、对二苯甲酸、对二苯甲酸锂、均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锂中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锰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镍锰酸锂,所述镍锰酸锂的化学式为LiNi
x
Mn
y
M
z
O4,其中0.2≤x<0.6,1.2≤y<1.8,0.01≤z<0.1,M为Al、Zr、W、Mg、Ta、Ti、Nb、和B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4.一种镍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将芳香族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配制为有机溶液;S2、将镍锰酸锂加入步骤S1制得的有机溶液中混合均匀后进行低温热处理,制得所述镍锰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芳香族化合物为具有多个羧基的芳香酸和/或具有多个羧酸根的芳香酸锂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镍锰酸锂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a、取镍锰前驱体和锂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Sb、对步骤Sa制得的混合物依次进行煅烧和退火处理,得到镍锰酸锂。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a中所述锂源为碳酸锂,无水氢氧化锂或一水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步骤Sa中所述镍锰前驱体为Ni
a
Mn
b
(OH)4,其中,0.25<a<0.75,0.5<b<1;和/或,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醇类或醚类;和/或,步骤S1中,所述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中心对称结构或轴对称结构;和/或,步骤S1中,所述具有多个羧基的芳香酸的羧基个数为2~4个,所述具有多个羧酸根的芳香酸锂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雷王伟胡杨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