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世灿专利>正文

高效高可靠应急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65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逆变功率振荡器、无继电器逆变切换、彻底关断电路、自动恒流充电、充足自动转入涓流充电,并有充足、电池开路、短路、自动显示电路等构成的高效高可靠应日光灯,其逆变变压器由E1型磁芯之两个边腿上绕副线圈和磁芯中心腿上绕输入输出耦合线圈组成,两个副线圈圈数相等,一端接输入线圈中心抽头,另一端接逆变器直流电源。其优点可使逆变效率提高到85%、亮度初始值达电网供电的75%、平滑期达60%以上。(*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发生特殊情况时提供紧急照明的装置。目前,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尤其大功率(如40瓦)应急日光灯,效率低,只有50%左右;亮度低,只有交流电网供电的20-40%;应急照明时间短,只有30-40分钟;可靠性差,经常烧坏,以至无法查找原因;充电性能差,不是充不足,就是长时间过充,使充电电池达不到正常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逆变效率高,应急亮度高,应急时间长,可靠性高的应急日光灯。一种由逆变振荡变压器NB和逆变振荡电路组成的逆变功率振荡器、无继电器逆变切换、彻底关断电路、自动恒流充电、充足自动转入涓流充电,并有充足、电池开路、短路、自动显示电路等构成的高效高可靠应急日光灯,所述的逆变振荡变压器NB由E1型磁芯之两个边腿上绕付线圈和磁芯中心腿上绕输入输出偶合线圈组成,两个付线圈圈数严格相等,两线圈并联后产生的磁通在中心腿抵消,其一端接输入线圈的中心抽头,另一端接逆变器直流电源,输入线圈是由双线并绕后首尾相接串联而成。本技术的优点可使逆变效率提高到85%、亮度初始值达电网供电的75%、平滑期达60%以上。当分别使用1.8AH、3AH、4AH充电电池供电时,逆变时间可分别达到45分钟、75分钟、110分钟。其外接灯管电路不论开路与短路,应急灯都绝对安全可靠不损坏。本技术的其它细节和优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效高可靠性应急日光灯的电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高效高可靠性应急日光灯的逆变振荡器电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高效高可靠性应急日光灯的逆变振荡变压器的绕制方法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高效高可靠性应急日光灯的电网及逆变两种供电状态下灯管工作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高效高可靠性应急日光灯的自动充电和充电显示电路;图6是本技术应急日光灯的电子切换电路。图中NB-逆变振荡变压器;ZL-工频镇流器;L-电感线圈;R1~R25-电阻器;C1~C6-电容器;T1~T8-晶体三极管;V1~V3-VMOS大功率场效应管;LD1~LD4-发光二极管;D5、D7、D8-稳压二极管;D1~D4、D6、D9~D11-二极管;S-启辉器;DG-日光灯管;K-开关;F-保险丝;W-电位器。首先参照图3。本技术应急日光灯的逆变振荡变压器为特殊关键元件,逆变振荡变压器,在传统产品的E1磁芯的两条边腿上,加绕付线圈,在E1磁芯的中心腿上绕输入输出偶合线圈,两个付线圈圈数要严格相等,其一端接输入线圈中心抽头,另一端接逆变器直流电源,输入线圈是由双线并绕后首尾相接串联而成。两条边腿付线圈工作中产生的磁场在中腿中互相抵消,可视为一个串联在电源正极电路中的并联电感。工作中,由于V1、V2存在开关时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共态导通电流,这个电感的存在,将共态导通电流限制在一定强度,同时这个电流以磁能的形式储存在这个电感中。当共态导通时间过后,这个电感中由于共态导通电流的急速减小而产生感应电势,这个感应电势的方向与逆变器的正电源B+串联相加,使实际的逆变电源电压提高将近一倍,从而使逆变效率大为提高。同时,本技术应急日光灯的输出开关管采用大功率VMOS管。由于以上措施,本技术应急日光灯在直流12V供电逆变状态下,40瓦日光灯的亮度在达到交流220V正常供电的75%时,消耗电流只有2.4A左右,用10节1.8AH充电电池,可逆变点亮45分钟(实际可达50分钟)用3AH电池可达75分钟,用4AH电池可达100分钟。即分别可超过半小时、1小时、1.5小时逆变时间。在本技术应急日光灯中,逆变振荡变压器的次级,在正常点亮40瓦日光灯管时,可提供560V有效值20KC左右近似正弦波的高频电压(相对50周而言),它足以使40瓦的日光灯管直接点亮。本技术的高频镇流器采用3300P、2KV的具有一定负温度系数的高压磁介电容器C5、C6并联。电池放电接近终了时,电容中的工作电流下降,工作温度也下降,其容量增加,灯管中的高频电流下降的幅度减少,从而日光灯的整个平滑期发光亮度能保持在交流220V供电的60%~70%之间。参照图4。本技术应急日光灯采用无继电器设计,工频镇流器ZL与C5、C6串联后接通逆变变压器,高频扼流圈L与启辉器串联后接入灯管灯丝电路。工频电流经ZL供给灯管,由于频率低而不能通过C5、C6至逆变振荡器。逆变时,高频电流经C5、C6供给灯管。由于频率高,ZL可视为开路。为了消除启辉器中电容器对高频电流的短路,由附图4中可看出,在工频启辉器中串入了高频电感L。虽然没有继电器,工频点灯和逆变点灯互不影响。本技术逆变振荡电路见图2。NB为逆变振荡变压器,V1、V2为振荡管,V1、V2采用大功率VMOS场效应管。V1、V2与NB组成逆变功率振荡器,R25联接V1的栅与V2的漏,R24联接V1的漏与V2的栅,V1、V2的源联接在一起接V3的漏。R24、R25巧妙地利用NB的反相作用,为V1、V2提供正反馈从而产生自激振荡,V3是作为开关而引入的,当V3的G接B+时,开关接通,而G接地时开关彻底关断。这一自激逆变振荡器,不论灯管电路是开路(没接灯管)还是短路,振荡器都是安全的绝不损坏。本技术电子切换电路和放电关断电路见附图6。图6中,A点是交流供电时的全波桥式整流输出,当交流220供电时,A点为全波脉动直流电压,经C1滤波,脉动成分虽然很大,但不能到直流0伏,这就使T2在整个交流的周期内都饱和导通。B点电位近似为零,由于C2容量大,C点正常滤波充至脉动电压的峰值。这个电压经R8向电池B+提供一少部份充电电流,而R13与R14联接点即T6的基极设计的分压电压高于B+而使T2载止,从而T7、T8都载止,T8的C极由于R23的存在电压为零,V3也关断,逆变器关断。D10的引入是保证在交流电网降低至150V时也能保证逆变器的彻底关断。当交流停电时,A点电位为零,T2载止,C点电位变为B+。由于C2上的电压在R13与R14上的分压,使T6基极电压下降而导通。同时,T6的IC通过R17、R18为T7提供基流使T7导通,T7的导通又通过R20、W2、D11为T6提供基流,维持T6、T7的导通状态,可见交流供电的停止通过C2触发了T6与T7的导通。而T8和V3也都导通,使逆变器振荡而逆变点亮灯管。电池在放电过程中,B+电压下降,T7的导通电流也下降。当通过R20、W2的导通电流下降至不能维持T6继续导通时,T6就关断,而T7也没有基流而关断。这个关断电压是可以通过W2调整的,所以W2就是关断电压调整电位器,由于T6、T7的关断,从而使T8、V3都关断,所有电路的电流都降为零,实现了电子彻底关断,即使电池电压回升,也不能再导通。而T6、T7的再导通只能通过交流重新供电再停电产生第二次触发实现,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本技术的自动充电和显示电路见附图5。图5中,由D5、R2、T4、R9组成的恒流源,经D9对电池充电。当220伏正常供电时,如前所述,T2是饱合导通的,C2上的电压充到交流峰值,高于电池电压,经R7、D7稳压,使E点电压与电池端D点电压近似相等。这样E、D间电位差小于1V,LD1和LD2都不亮,当电池出现开路时,D点电压上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逆变振荡变压器NB和逆变振荡电路组成的逆变功率振荡器、无继电器逆变切换、彻底关断电路、自动恒流充电、充足自动转入涓流充电,并有充足、电池开路、短路、自动显示电路等构成的高效可靠应急日光灯,其特征是所述的逆变振荡变压器NB由E1型磁芯之两个边腿上绕付线圈和磁芯中心腿上绕输入输出偶合线圈组成,两个付线圈圈数严格相等,两线圈并联后产生的磁通在中心腿抵消,其一端接输入线圈的中心抽头,另一端接逆变器直流电源,输入线圈是由双线并绕后首尾相接串联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灿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