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式双层节能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53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件式双层节能幕墙,包括幕墙结构件本体和固定杆,幕墙结构件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幕墙结构件本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放置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放置槽,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相远离的一侧均与外界相通。在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在幕墙本体与对应放置槽接触的一侧台阶上进行硅胶涂抹,从而达到防雨的效果,在配合其他幕墙结构件本体上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实现对幕墙本体的限位效果,使其无法脱离幕墙结构件本体,通过以上技术手段,从而解决传统双层幕墙在损坏或需要更换时,无法对单独的某一个幕墙本体进行更换,只能将一整个幕墙结构件进行更换的问题,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件式双层节能幕墙


[0001]本技术涉及幕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件式双层节能幕墙。

技术介绍

[0002]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0003]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使用这种结构,幕墙的效果已经从最开始的美观逐渐向实用性上开设发展,例如防潮、保温等等节能效果,为了使这些有益效果最大化,不少人在选择幕墙时,已经优先使用双层幕墙这种结构。
[0004]而现有的双层幕墙结构,其内部的幕墙本体都是提前预设好的,不能进行移动行和更换,使用者后期双层幕墙的外侧幕墙或内侧幕墙发生损坏需要对幕墙本体进行更换时,需要将一整个幕墙结构件全部更换,不仅花费较大,且整体安装步骤较为繁琐,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构件式双层节能幕墙,包括幕墙结构件本体和固定杆,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放置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相远离的一侧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的内部均用于放置幕墙。
[0006]优选的: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的外侧且位于第一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配合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挡板用于配合第一放置槽。
[0007]优选的: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的外侧且位于安装槽的外侧均对称开设有腰型孔。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均对称等距开设有用于配合腰型孔使用的安装孔。
[0009]优选的: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设置在两个固定杆之间,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上下两侧的腰型孔均通过紧固螺钉与对应安装孔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设置为铝合金材质。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通过开设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并将这两个放置槽与外界相通,可以将幕墙板本体通过两个放置槽放入幕墙结构件本体的内部,从而保证了本装置中幕墙本体是可以进行移动的,而在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在幕墙本体与对应放置槽接触的一侧台阶上进行硅胶涂抹,从而达到防雨的效果,在配合其他幕墙结构件本体上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实现对幕墙本体的限位效果,使其无法脱离幕墙结构件本体,通过以上技术手段,从而解决
传统双层幕墙在损坏或需要更换时,无法对单独的某一个幕墙本体进行更换,只能将一整个幕墙结构件进行更换的问题,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拼接状态下等轴测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安装状态下主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等轴测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等轴测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8]图中:
[0019]1、幕墙结构件本体;101、第一放置槽;102、第二放置槽;103、第一挡板;104、第二挡板;105、安装槽;106、腰型孔;2、固定杆;3、安装孔;4、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构件式双层节能幕墙,包括幕墙结构件本体1和固定杆2,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01,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放置槽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02,第一放置槽101与第二放置槽102相远离的一侧均与外界相通,第一放置槽101和第二放置槽102的内部均用于放置幕墙;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外侧且位于第一放置槽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03,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放置槽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104,第一挡板103用于配合第二放置槽102,第二挡板104用于配合第一放置槽101。
[00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开设第一放置槽101和第二放置槽102并将这两个放置槽与外界相通,可以将幕墙板本体通过两个放置槽放入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内部,从而保证了本装置中幕墙本体是可以进行移动的,而在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在幕墙本体与对应放置槽接触的一侧台阶上进行硅胶涂抹,从而达到防雨的效果,在配合其他幕墙结构件本体1上的第一挡块103和第二挡块104实现对幕墙本体的限位效果,使其无法脱离幕墙结构件本体1,即如图1所示。
[0024]实施例2
[0025]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例中,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05,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外侧且位于安装槽105的外侧均对称开设有腰型孔106,通过以上设置,便于本装置更好的进行固定;
[0026]其中,固定杆2的外侧均对称等距开设有用于配合腰型孔106使用的安装孔3,通过以上设置,便于更好的配合腰型孔106实现对本装置的固定;
[0027]其中,幕墙结构件本体1设置在两个固定杆2之间,幕墙结构件本体1上下两侧的腰型孔106均通过紧固螺钉4与对应安装孔3相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紧固螺钉4将本装置进行固定,使得不同数量的幕墙结构件本体1可以进行连接;
[0028]其中,幕墙结构件本体1设置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不仅重量轻、坚固度高,还具备可以焊接的特点;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30]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和现有的安装方式一样,将固定杆2固定在墙体外,随后通过安装槽105将本装置设置在两个固定杆2之间,之后,通过紧固螺钉4将幕墙结构件本体1与固定杆2进行固定连接,再通将幕墙板本体通过两个放置槽放入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内部,从而保证了本装置中幕墙本体是可以进行移动的,在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在幕墙本体与对应放置槽接触的一侧台阶上进行硅胶涂抹,从而达到防雨的效果,再配合其他幕墙结构件本体1上的第一挡块103和第二挡块104实现对幕墙本体的限位效果,在一排幕墙结构件本体1安装完成后,使用者可将两端的第一挡条103和第二挡条104切割下来,通过放置在对应的第一放置槽101和第二放置槽102上,在通过其他边缘立杆对其进行固定,或可直接进行焊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和条件自行抉择,而在幕墙本体损坏时,即可将最边缘的幕墙结构件本体1取下,再依次将其他的幕墙结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件式双层节能幕墙,包括幕墙结构件本体(1)和固定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01),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放置槽(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02),所述第一放置槽(101)与第二放置槽(102)相远离的一侧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放置槽(101)和第二放置槽(102)的内部均用于放置幕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件式双层节能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外侧且位于第一放置槽(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03),所述幕墙结构件本体(1)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放置槽(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104),所述第一挡板(103)用于配合第二放置槽(102),所述第二挡板(104)用于配合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家良伍丹凤马华阳刘勇王根德干亮亮叶健姜鑫星方瑞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加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