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0644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柔性功能织物与智能织物领域,提供了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选用弹性织物为基地织物,化学法自制纳米银线为导电添加相,通过涂层和热压法,制备得到无需粘结剂的具有电磁屏蔽、电热和传感性能的多功能织物;与传统涂层导电织物相比,本方法制备的织物无需粘结剂,并具有更高的牢固度,导电性能、耐水洗性能等性能,有效提高传感、电热、电磁屏蔽等领域的实用价值,是一种应用价值更高的织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备方法。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和智能纺织品
,特别涉及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纳米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抗菌性、抗紫外、电磁波屏蔽等性能,人们对纳米银的研究产品开发等也逐渐丰富起来。对于纳米银粘合在织物上的用品也逐渐增多,例如床单的抗菌除螨,防紫外线窗帘等。然而面对纳米银织物的日用品方面,不得不考虑牢固性的问题。尤其是床单衣物等需要换洗的物品,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纳米银织物的含量是否减少,其织物功能还是否有效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因此,如何使得纳米银黏附在织物上提高其牢固度,保持其导电性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0003]一般使纳米银黏附在织物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涂覆法,另一种是使用化学粘合剂粘合在织物上。例如专利CN215283702U采取分层涂覆纳米银,底层、第一抗菌层以及第二抗菌层制备抗菌除螨床单,属于床单
例如专利CN 109267232A采取无色透明络合态纳米银为主要原料,并用有机硅处理剂整理表面,纳米银通过络合作用粘结到蚕丝表面。传统方法虽然可以使纳米银粘贴在织物上,但其牢固度无法保证,同时使用化学试剂等粘合剂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纳米银涂覆织物上存在的牢固度不足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织物前处理;
[0007]步骤2、制备纳米银溶液;
[0008]步骤3、纳米银涂覆在织物上;
[0009]步骤4、对涂覆纳米银的织物进行热压得到最终产物;
[0010]步骤5、测试并表征最终产物的电磁屏蔽效能、传感特性和电加热性能。
[0011]纳米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在织物弯曲时,导电网络的接触点发生变化,从而具有传感作用,同时纳米银织物由于热压作用,使得纳米银更加牢固。
[0012]优选的,所述前处理为:选择涤纶织物,使用碱处理,pH值为7

9,前处理的温度60℃

85℃,碱处理时间为30

60min。
[0013]优选的,所述纳米溶液银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乙二醇在160℃油浴锅中加热,50

80min后,缓慢加入二水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以及PVP,反应60

90min,期间一直伴随磁力搅拌,使其反应充分,反应完全后,加入丙酮溶液300

500ml,待其静置完全,提取沉淀物,
分别加入丙酮和无水乙醇进行离心8000转速,10

15min,得到纳米银溶液。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3采用多次反复的将纳米银溶液滴在涤纶织物上,使纳米银能够充分均匀的涂覆在涤纶织物上。这样能够避免产生团聚现象。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热压的温度包括但不限于100℃

1000℃,热压的时间包括但不限于5s

5min。经过热压后,电阻变小,电磁屏蔽效果更好,牢固性强,不易脱落。
[0016]优选的,加热温度为100℃

200℃,时间为10s

5min。
[0017]优选的,所述涤纶织物包括但不限于涤纶布、涤棉布。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应用,将上述方法制备的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应用在服装、产业用、特殊军事用品、床上用品。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热压使纳米银涂覆织物上,减少使用粘合剂等化学试剂和环境污染,成本较低;(2)热压工艺纳米银织物,使得纳米银被包裹在织物表面,增强其牢固度,耐水洗性能,同时也可增强电磁屏蔽、传感性能;(3)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的纳米银制备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所采用制备方法中的热压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2]图3为实施例的纳米银涤纶不同热压条件下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各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1:选用普通涤纶织物作为基材,对其进行前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纱线织造时加入的浆料或者油剂,以及尘埃。前处理过程具体为:使用碱处理,pH值为7,前处理的温度85℃,碱处理时间为60min。
[0027]步骤2:制作纳米银溶液。乙二醇在160℃油浴锅中加热80min,缓慢加入二水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以及PVP,反应90min,期间一直伴随磁力搅拌,使其反应充分,反应完全后,加入丙酮溶液500ml,待其静置完全,提取沉淀物,分别加入丙酮和无水乙醇进行离心8000转速,15min,得到纳米银溶液,制备过程参照图1。
[0028]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纳米银溶液附着在涤纶织物上。其附着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滴加、浸渍、压轧等方式。需注意:纳米银溶液要多次反复附着在涤纶织物上,从而避免产生团聚现象,保证织物的导电性能均匀。
[0029]步骤4:将涂覆完成的、具备一定导电性能的纳米银织物进行热压。热压的温度和时间可跟据材料进行选择,其选择的原则为织物外表面可致其到熔融状态,而导电材料则
不会受到影响,从而织物熔融部分可将导电材料包嵌在一起,提高导电材料纳米银在织物的牢固度,提高其导电性能、耐水洗性能等性能,增强实用价值。加热温度、时间、织物基材及其结构间的技术方案工艺配合是关键。本实施例中,加热温度采用140℃,加热时间为90s。涤纶织物加热后将纳米银包嵌的表观形貌,参看图3扫描电子显微镜所示。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1:选用普通涤纶织物作为基材,对其进行前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纱线织造时加入的浆料或者油剂,以及尘埃。前处理过程具体为:使用碱处理,pH值为8,前处理的温度80℃,碱处理时间为50min。
[0033]步骤2:制作纳米银溶液。乙二醇在160℃油浴锅中加热60min,缓慢加入二水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以及PVP,反应75min,期间一直伴随磁力搅拌,使其反应充分,反应完全后,加入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织物前处理;步骤2、制备纳米银溶液;步骤3、纳米银涂覆在织物上;步骤4、对涂覆纳米银的织物进行热压得到最终产物;步骤5、测试并表征最终产物的电磁屏蔽效能、传感特性和电加热性能。纳米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在织物弯曲时,导电网络的接触点发生变化,从而具有传感作用,同时纳米银织物由于热压作用,使得纳米银更加牢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为:选择涤纶织物,使用碱处理,pH值为7

9,前处理的温度60℃

85℃,碱处理时间为30

6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热压增强的无粘结剂多功能纳米银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溶液银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乙二醇在160℃油浴锅中加热,50

80min后,缓慢加入二水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以及PVP,反应60

90min,期间一直伴随磁力搅拌,使其反应充分,反应完全后,加入丙酮溶液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兴华郑怡倩曾慧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