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祖荫专利>正文

双频电子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41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双频电子镇流器,它主要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灯工作驱动电路(变频电路)等,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抗干扰滤波电路和一广谱吸收电路。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输入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端接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这种双频电子镇流器安全稳定,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镇流器的
,特别是一种双频电子镇流器
技术介绍
前目的高频电子镇流器电路归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应用双T型和单T型组成吸收(滤波)网络,然后全波整流作为能源供给后级电路,这种电路示靠电感电容来实现的。我们知道,当多级滤波器(吸收器)中的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的值不同时,可用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最大值计算,结果表明存在插入增益,即品质因数Q值太高了;另一种是在普通的单级谐振高频交流电子镇流器的基础上,再加一级有源滤波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交流市电输入整流滤波的功率因数校正,但此做法,还是不能解决谐波插入增益的问题,而且线路复杂,元器件繁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各元器件要求低,又能解决谐波插入增益问题,且减少装置容量,提高电性能,节约成本,安全可靠的双频电子镇流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频电子镇流器,主要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灯工作驱动电路(变频电路)等,其特征是在于还包含有一抗干扰滤波电路和一广谱吸收电路;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其输出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输入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其出端接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有电容C1,L11,L12,电阻R1,电阻R3和电容C2,L21,L22,,电阻R2,电阻R4及电容C3;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有电感L3,T1,T2,电容C4,三极管BG1和二极管D5;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电阻R1与L11并联,电阻R2与L21并联,电阻R3与L12并联,电阻R4与L22并联,且R1与R2串联;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电感L3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5和T1初级连接,TI初级与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C4与T2次级、T1次级串联且与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T2初级与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专利技术部分的电路是这样连接的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其输出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输入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其出端接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有电容C1,L11,L12,电阻R1,电阻R3和电容C2,L21,L22,,电阻R2,电阻R4及电容C3;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有电感L3,T1,T2,电容C4,三极管BG1和二极管D5;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电阻R1与L11并联,电阻R2与L21并联,电阻R3与L12并联,电阻R4与L22并联,且R1与R2串联;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电感L3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5和T1初级连接,TI初级与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C4与T2次级、T1次级串联且与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T2初级与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连接,T1的次级和T2的初级接地。本技术电路工作过程是220V交流能源,经抗干扰滤波电路滤波,整流电路整流,广谱吸收电路电压提升(第一变频器)送到电容C5能量储存器储存,供第二变频之用,第二变频器产生50~60KC高频驱动灯管工作。再具体地说是首先,抗干扰滤波电路滤波和整流电路整流吸收电源线可能各种干扰和谐波对装置的干扰,相反也防止各种波对电源的污染。广谱吸收电路的作用是完成上述电路未能完成的功能,或说扩大频谱滤波(吸收)范围。首先,L3、D5起提升电压作用,由于L3电感存在,对电量的变化具有反抗作用,使整流器的导通角扩大,也起前后级隔离作用。T1、T2、C4、BG1、L3、D5等BG1周边元件组成第一变频振荡器,L3级绕组下端,D5正端连接点成为100KC变化点。第一变频器,其工作是在扰动产生电流信号耦合到下次级,经T2、C4到达BG1基极,输入BG1管,经BG1的集电极回到T1初级绕组,这样周而复始产生100Kc振荡,由此使D5正极,T1初级一端的连接处产生100Kc电势变化,这一变化经L3电感应到L3另一端,使D2、D3负极连接点出产生100Kc电位变化。这一变化使之整流器的整流的导通角近似360°,也限制了各种干扰,又扩展了谐波吸收频谱范围,C4作用是限制不受低频与直流部分影响,保证BG1、T1工作在100Kc,T2初级与BG1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T1次级一端相接形成电流回路,一正一负反馈,既保证100Kc振荡,又保证可靠地稳定工作。灯驱动工作电路是第二频率振荡器和灯管联合体工作体,由图2可知,C5储存的能量供第二振荡器之用,包括BG2、BG3、D3~D2、C6~C11、T3、T4、R5~R10和灯管组成工作体系,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电子镇流器相同,现只提一下L4次级与D10、Dw、R10、Bp、R9组成的网络,对第二变频器的工作影响。L4次级D10、Pw、Bp、R10、R9组成反馈对BG3、BG2工作状态的调节,就是说,当流过L4电流增大而感应电压经D10整流与R10、Pw、Bp组成的工作回路,输出电压大于参考电压VDW,,则Bp发出的脉冲,经R9送到BG3基极,从而改变BG2与BG3工作的占空比,从而改变其输出功率,达到调节目的,使二频振荡器输出功率稳定,保证灯管工作、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双频电子镇流器,主要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灯工作驱动电路(变频电路)等,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抗干扰滤波电路和一广谱吸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有电容C1,电感L11,L12,电阻R1,电阻R3和电容C2,L21,L22,电阻R2,电阻R4及电容C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电阻R1与L1 1并联,电阻R2与L21并联,电阻R3与电感L12并联,电阻R4与电感L22并联,且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且电阻R3与电阻R4串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有电感L3,T1,T2,电容C4,三极管BG1和二极管D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电感L3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5和T1初级连接,TI初级与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C4与T2次级、T1次级串联且与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T2初级与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T1的次级和T2的初级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抗干扰滤波电路输出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输入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广谱吸收电路输出端接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双频电子镇流器,它主要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灯工作驱动电路(变频电路)等,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抗干扰滤波电路和一广谱吸收电路。所述的抗干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广谱吸收电路输入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端接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这种双频电子镇流器安全稳定,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H05B41/28GK2616000SQ0322630公开日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频电子镇流器,主要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灯工作驱动电路(变频电路)等,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抗干扰滤波电路和一广谱吸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荫
申请(专利权)人:张祖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