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40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包括保温层与水箱内胆,所述第一固定壳远离储水箱的一端连接有自动呼吸阀,所述储水箱的内侧设置有管道插槽,所述管道插槽的内壁连接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内侧设置有真空内腔,所述真空管的内侧设置有内管体,所述第一蓄热层的内侧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有益效果为:通过真空内腔的设置,能够减少由于空气对流和传导而引起的热损失,当真空管在受热后,原来被吸附在真空管壁体上的微量气体会逐渐释放出来,进而影响真空内腔的真空度,通过吸气剂和吸气膜的设置,能够吸收这些被释放出来的气体,从而能够保持真空管内侧的高真空。从而能够保持真空管内侧的高真空。从而能够保持真空管内侧的高真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集热装置
,具体为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
[000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行业用能的清洁程度、成本限制提出了新的指标要求,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供暖季节,由于燃煤不充分等原因而产生雾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为了削减取暖燃煤用量,改变用能习惯,提升宜居水平,国家正在逐步推进“清洁能源”工作,150
°
以下的中低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在社会供能体系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004]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必须设法把它集中起来,所以集热器是各种利用太阳能装置的关键部分。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集热管吸收热量,然后集热管的头部伸入集热箱内,与集热箱内的目标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集热箱内的目标介质进行加热。
[0005]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应用非常成熟,但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照射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使太阳能集热装置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这样也就导致集热和用热在时间上存在不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解决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照射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使太阳能集热装置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这样也就导致集热和用热在时间上存在不匹配,通过第一蓄热层与第二蓄热层的设置,用于在白天吸收并储存太阳能,然后第一蓄热层与第二蓄热层在夜间将储存的热量逐渐排出,然后排出的热量用于对真空管里面的水体进行加热,进而能够缓解集热装置在集热和用热在时间上不匹配,通过第一导热件与第二导热件的设置,用于加速第一蓄热层与第二蓄热层的热量传导,进而提高第一蓄热层与第二蓄热层储存的热量在夜间对水体的加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包括保温层与水箱内胆,所述储水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远离储水箱的一端连接有自动呼吸阀,所述储水箱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有稳固撑档,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有尾托支架,所述支撑架远离储水箱的一端连接有防风腿,所述储水箱的内侧设置有管道插槽,所述管道插槽的内壁连接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内侧设置有真空内腔,所述真空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蓄热层,所述第一蓄热层的外圈连接有第一导热件,所述真空管的内壁连接有第二蓄热层,所述第二蓄热层远离真空管壁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热件,所述储水箱远离第一固定壳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壳,所述真空管的内侧设置有内管体,所述第一蓄热层的内侧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真空内腔的设置,能够减少由于空气对流和传导
而引起的热损失,当真空管在受热后,原来被吸附在真空管壁体上的微量气体会逐渐释放出来,进而影响真空内腔的真空度,通过吸气剂和吸气膜的设置,能够吸收这些被释放出来的气体,从而能够保持真空管内侧的高真空,通过第一蓄热层与第二蓄热层的设置,用于在白天吸收并储存太阳能,然后第一蓄热层与第二蓄热层在夜间将储存的热量逐渐排出,然后排出的热量用于对真空管里面的水体进行加热,进而能够缓解集热装置在集热和用热在时间上不匹配,通过第一导热件与第二导热件的设置,用于加速第一蓄热层与第二蓄热层的热量传导,进而提高第一蓄热层与第二蓄热层储存的热量在夜间对水体的加热。
[0009]为了提高集热装置的集热效果: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壳与第二固定壳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定壳与第二固定壳对称连接于储水箱两端的位置,所述自动呼吸阀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壳的壁体并延伸至水箱内胆的内腔。
[001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自动呼吸阀在不工作时为常闭状态,当储水箱产生的压力达到额定阈值时,自动呼吸阀自动打开并进行排气,进而相对于开放式的排气孔能够减少储水箱热量的流失,进而提高集热装置的集热效果。
[0012]为了提高支撑架使用的稳固性: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架远离储水箱的一端都连接有防风腿,所述防风腿远离支撑架的一端连接有防滑橡胶垫,所述稳固撑档连接于相邻的支撑架之间。
[001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支撑架的设置,用于对储水箱的固定及支撑,通过稳固撑档的设置,用于提高支撑架使用的稳固性,通过尾托支架的设置,用于对真空管的固定及支撑,通过防风腿的设置,用于避免集热装置的滑动。
[0015]为了提高真空管与管道插槽连接的密封性: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插槽的尺寸与真空管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真空管与管道插槽的连接处设置有防尘垫圈,所述防尘垫圈为圆柱形结构的橡胶圈。
[001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真空管的设置,用于对水体的加热,通过防尘垫圈的设置,能够提高真空管与管道插槽连接的密封性,同时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到储水箱里面。
[0018]为了真空管能够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述真空管的数量与管道插槽的数量相同,所述真空管远离尾托支架的一端贯穿管道插槽并延伸至水箱内胆的内侧。
[0020]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使用装置时,水体经由进水管流入真空管内侧,同时加热后水体能够经由出水管流入至储水箱,真空管能够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吸收的热量进行储存,同时真空管在白天时吸收的太阳能能够用于对水体加热,进而使真空管内水体的温度逐渐上升。
[0021]为了使热水始终位于储水箱的里面: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体的外圈表面涂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
[0023]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内管体的设置,用于吸收太阳辐射能,当内管体经阳光照射时,光子撞击涂层,进而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然后水从涂层吸热,进而使水温逐渐升高,同时水体的密度减小,然后热水向上运动,而比重大的冷水下降,进而能够使热水始终
位于储水箱的里面。
[0024]为了能够保持真空管内侧的高真空: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内腔为真空管与内管体之间被抽成的真空区域,所述真空内腔为真空度为0.05Pa的真空夹层,所述真空管的内壁设置有吸气膜,所述真空内腔内设置有吸气剂。
[002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真空内腔的设置,能够减少由于空气对流和传导而引起的热损失,当真空管在受热后,原来被吸附在真空管壁体上的微量气体会逐渐释放出来,进而影响真空内腔的真空度,通过吸气剂和吸气膜的设置,能够吸收这些被释放出来的气体,从而能够保持真空管内侧的高真空。
[0027]为了缓解集热装置在集热和用热在时间上不匹配: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热件为弧形结构的铝翅片,所述第一导热件为圆环形结构的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包括保温层(17)与水箱内胆(18),所述储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壳(2),所述第一固定壳(2)远离储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自动呼吸阀(3),所述储水箱(1)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一端连接有稳固撑档(5),所述支撑架(4)的一端连接有尾托支架(6),所述支撑架(4)远离储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防风腿(7),所述储水箱(1)的内侧设置有管道插槽(10),所述管道插槽(10)的内壁连接有真空管(9),所述真空管(9)的内侧设置有真空内腔(11),所述真空管(9)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蓄热层(12),所述第一蓄热层(12)的外圈连接有第一导热件(13),所述真空管(9)的内壁连接有第二蓄热层(14),所述第二蓄热层(14)远离真空管(9)壁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热件(15),所述储水箱(1)远离第一固定壳(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壳(16),所述真空管(9)的内侧设置有内管体(19),所述第一蓄热层(12)的内侧设置有进水管(20)与出水管(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2)与第二固定壳(16)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定壳(2)与第二固定壳(16)对称连接于储水箱(1)两端的位置,所述自动呼吸阀(3)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壳(2)的壁体并延伸至水箱内胆(18)的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峥高兵陈琦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光学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