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耦合机构偏移的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EC
‑
WPT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lectric
‑
field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EC
‑
WPT)
,尤其涉及一种抗耦合机构偏移的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EC
‑
WPT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指的是综合应用电力电子和控制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实现电能从电网或电池通过某种载体(如电场、磁场、微波、激光等)以非电气接触模式传输给用电设备。根据传输机理的不同,可分为磁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Magnetic Coupli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
‑
WPT)、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lectric
‑
field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EC
‑
WPT)、微波式无线电能传输(Microwave Power Transfer,MPT)、激光式无线电能传输(Laser Power Transfer,LPT)等几种。其中,EC
‑
WPT系统的具有以下优点:耦合机构简易轻薄、形状易变并且整体的成本低;在工作状态中,电场耦合机构的绝大部分电通量分布于电极之间,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很小;当电场耦合机构之间或周围存在金属导体时,导体产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耦合机构偏移的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EC
‑
WPT系统,包括直流源、逆变器、原边谐振网络、耦合机构、副边谐振网络、整流滤波电路和负载等效电阻R
L
,所述耦合机构包括相对的发射极板P1和接收极板P3以及相对的发射极板P2和接收极板P4,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谐振网络采用由电感L1、电容C1组成的LC谐振网络,所述副边谐振网络采用由电容C2、电感L2与电感L3组成的П型谐振网络,电感L2连接在电容C2与电感L3之间;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感L2与电感L3满足:ω2L1C1=1,ω2C2(L2+L3)=1,在忽略电感内阻和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的情况下,分别代表电感L1和电容C1的阻抗,分别代表电容C2、电感L2和电感L3的阻抗,ω代表系统的工作角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耦合机构偏移的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EC
‑
WPT系统,其特征在于,假设C1=αC
s
,C2=βC
s
,L2=γL3,α表示电容C1与等效电容C
s
之间的比例系数,β表示电容C2与等效电容C
s
之间的比例系数,γ表示电感L2与电感L3之间的比例系数,则比例系数α、β、γ满足(β
‑
γ)α+β=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耦合机构偏移的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EC
‑
WPT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参数设计流程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工程经验设定系统的工作频率;S2、根据实际要求确定系统输入电压E
dc
与系统输出电流I
L
的设定值,以及根据耦合机构确定耦合机构的等效电容C
s
的大小;S3、根据E
dc
、I
L
以及确定α与γ的关系,u
in
表示所述逆变器的瞬时输出电压,表示所述П型谐振网络的输出电流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刚,刘书柏杨,胡宏晟,孙跃,戴欣,王智慧,唐春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