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25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连接结构,其包括第一矩形管、第二矩形管、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矩形管与第二矩形管各自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第一矩形管靠近第二矩形管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二矩形管靠近第一矩形管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铰接;第二矩形管朝向第一矩形管转动后,第二矩形管与第一矩形管平行,第二矩形管侧面与第一矩形管侧面相抵。通过第一矩形管侧面设置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矩形管端部设置的第二连接件的铰接配合,使得第一矩形管和第二矩形管能够转动配合形成互相平行的结构,能够大大减少占用空间,且平行结构也方便叠放布置,方便道路运输和现场装配。配。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装配式建筑的部件一般由部件工厂加工后运到现场安装。但由于部件很大,所以一般很难通过道路运输或者通过在制造时将部件进一步细化拆分,之后再到现场组装,而这样操作无疑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时长;虽然也有将部件之间设置成折叠形式,但大多由于折叠结构的在部件上的设置存在折叠后部件无法贴合,无法折叠成便于运输的规则长条形式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运输,折叠后能形成规则的长条形结构,相比安装时体积能够大大减小,有效缩减占用空间的可折叠连接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折叠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矩形管、第二矩形管、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矩形管与第二矩形管各自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所述第一矩形管靠近第二矩形管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矩形管靠近第一矩形管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矩形管朝向第一矩形管转动后,第二矩形管与第一矩形管平行,所述第二矩形管侧面与第一矩形管侧面相抵。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外墙板和第二外墙板,所述第一外墙板设于第一矩形管靠近第二矩形管的端部,所述第二外墙板设于第二矩形管远离第一矩形管一侧的侧面;所述第一外墙板与第二外墙板平行且第一外墙板与第二外墙板相邻的两个端部相抵。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披叠板,所述第一外墙板远离第一矩形管一侧以及第二外墙板远离第二矩形管一侧均设有披叠板;所述披叠板包括多个板材和垫块,多个所述板材沿第一外墙板和第二外墙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靠近第一外墙板端部的所述板材下侧与第一外墙板之间设有垫块;靠近第二外墙板端部的所述板材下侧与第二外墙板之间设有垫块;在第一外墙板或第二外墙板的长度方向上,一所述板材的前端叠设于前一板材的后端上。
[0007]进一步地,靠近第二外墙板端部的所述板材的端部叠设于第一外墙板上的板材。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管靠近第二矩形管一侧的侧面设有缓冲泡沫层。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角钢,所述支撑角钢设于第二矩形管靠近第一矩形管的端部;所述第二外墙板抵接于支撑角钢上。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矩形管侧面设置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矩形管端部设置的第二连接件的铰接配合,使得第一矩形管和第二矩形管能够转动配合形成互相平行的结构,由此相比原本具有角度的结构,能够大大减少占用空间,且平行结构也方便叠放布置,不会有过多的宽度和高度的放置需求,方便道路运输和现场装配。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连接结构的未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连接结构的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标号说明:
[0014]1、第一矩形管;2、第二矩形管;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第一外墙板;6、第二外墙板;7、披叠板;8、板材;9、垫块;10、支撑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6]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折叠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矩形管1、第二矩形管2、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矩形管1与第二矩形管2各自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所述第一矩形管1靠近第二矩形管2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二矩形管2靠近第一矩形管1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4铰接;所述第二矩形管2朝向第一矩形管1转动后,第二矩形管2与第一矩形管1平行,所述第二矩形管2侧面与第一矩形管1侧面相抵。
[001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矩形管1侧面设置的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矩形管2端部设置的第二连接件4的铰接配合,使得第一矩形管1和第二矩形管2能够转动配合形成互相平行的结构,由此相比原本具有角度的结构,能够大大减少占用空间,且平行结构也方便叠放布置,不会有过多的宽度和高度的放置需求,方便道路运输和现场装配。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外墙板5和第二外墙板6,所述第一外墙板5设于第一矩形管1靠近第二矩形管2的端部,所述第二外墙板6设于第二矩形管2远离第一矩形管1一侧的侧面;所述第一外墙板5与第二外墙板6平行且第一外墙板5与第二外墙板6相邻的两个端部相抵。
[0019]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外墙板5和第二外墙板6的设置,使得在第二矩形管2未转动使整体结构呈收纳状态时第一外墙板5和第二外墙板6能够平行相抵以封闭第一矩形管1和第二矩形管2的间隙,作为外墙板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披叠板7,所述第一外墙板5远离第一矩形管1一侧以及第二外墙板6远离第二矩形管2一侧均设有披叠板7;所述披叠板7包括多个板材8和垫块9,多个所述板材8沿第一外墙板5和第二外墙板6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靠近第一外墙板5端部的所述板材8下侧与第一外墙板5之间设有垫块9;靠近第二外墙板6端部的所述板材8下侧与第二外墙板6之间设有垫块9;在第一外墙板5或第二外墙板6的长度方向上,一所述板材8的前端叠设于前一板材8的后端上。
[002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披叠板7的布置以实现第一外墙板5和第二外墙板6外侧的防水。由垫块9作为板材8一端的垫高结构,使得多个板材8配合形成类似于屋顶瓦片的倾斜叠放形式,实现对雨水的导流。
[0022]进一步地,靠近第二外墙板6端部的所述板材8的端部叠设于第一外墙板5上的板材8。
[0023]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二外墙板6端部的板材8与第一外墙板5的板材8的配合设置,在起到对第一外墙板5和第二外墙板6抵接端的遮挡防水作用的同时,能够对第二矩形管2相对第一矩形管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即与第一矩形管1平行的第二矩形管2朝向远离第一矩形管1转动,直到转动至第二外墙板6端部的板材8与第一外墙板5上的板材8相抵,此时第二矩形管2到达最大转动角度,即所需展开的设计角度。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管1靠近第二矩形管2一侧的侧面设有缓冲泡沫层。
[0025]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第一矩形管1靠近第二矩形管2一侧设置缓冲泡沫层,能够在第二矩形管2朝向第一矩形管1转动时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对第一矩形管1和第二矩形管2的内侧部分相对部分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直接抵接在运输过程中晃动使抵接面摩擦受损。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角钢10,所述支撑角钢10设于第二矩形管2靠近第一矩形管1的端部;所述第二外墙板6抵接于支撑角钢10上。
[0027]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支撑角钢10的设置,使得在第二矩形管2上的第二外墙板6能够由支撑角钢10提供进一步的支撑,避免第二外墙板6为了与第一外墙板5端部相抵需要在第二矩形管2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矩形管、第二矩形管、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矩形管与第二矩形管各自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所述第一矩形管靠近第二矩形管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矩形管靠近第一矩形管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矩形管朝向第一矩形管转动后,第二矩形管与第一矩形管平行,所述第二矩形管侧面与第一矩形管侧面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外墙板和第二外墙板,所述第一外墙板设于第一矩形管靠近第二矩形管的端部,所述第二外墙板设于第二矩形管远离第一矩形管一侧的侧面;所述第一外墙板与第二外墙板平行且第一外墙板与第二外墙板相邻的两个端部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披叠板,所述第一外墙板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建强童公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尚匠住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