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障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582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障系统及方法,属于看护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佩戴数据采集装置穿戴不变以及视频实时监测侵犯老人隐私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实时监测模块、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异常情况分析模块、典型症状分类模块、警报模块、应急视频监测模块及终端。以此,通过安装简便、传输方便的空间感应装置和门通行感应装置及垫式感应装置监测认知症老人的空间状态,并以该空间状态信息分析判定认知症老人的状态,实现了在不佩戴监测装置及在视频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下,认知症老人能够得到有效的看护,保障了认知症老人日常生活的舒适度与生活隐私。隐私。隐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障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居家看护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障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认知症老人的病症以及症状表现均有不同,很多认知症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发生徘徊障碍、进食障碍、抑郁、跌倒、徘徊等症状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救治,加剧了病情的恶化,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0003]现有的老年人安全保障系统,多需要在老人身上佩戴数据采集装置。由于认知症老人在情绪和精神状态上的特殊表现,数据采集装置的介入容易引起其症状的恶化和对居家生活的抵触,加大护理难度。另外,已有的安全监控装置中,摄像头设置后不间断的进行监控,侵犯老年人的隐私。由于认知症老人在行为上的特殊性,住宅空间布置的不适宜性会加剧认知症老人的病情恶化,目前也缺少“对症下药”的居住环境安全改善促进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障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安全保障系统侵犯老人隐私以及缺少对居住环境安全改善促进机制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障系统,包括:
[0006]实时监测模块,用于采集认知症老人的居家状态信息;
[0007]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状态信息并传递给异常情况分析模块;
[0008]异常情况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筛选出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并将所述异常数据发送至典型症状分类模块,将正常数据发送至终端;
[0009]典型症状分类模块,用于对该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认知症老人的症状,并将异常数据和症状传递给警报模块;
[0010]警报模块,用于将所接收的异常数据及症状信息传递给终端;
[0011]应急视频监测模块,用于根据终端的开启指令对认知症老人进行视频监测,并将视频监测数据发送至终端;
[0012]终端,用于显示正常数据、异常数据、症状信息及视频监测数据,并控制应急视频监测模块的开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居家状态信息包括认知症老人在各个空间的停留状态信息、认知症老人通过各个空间门的行为信息和认知症老人的睡眠状态信息。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存储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触发时间信息、触发次数信息和触发空间信息。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实时监测模块包括:空间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认知症老人在各个空间的停留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实时传递给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门通行感应装
置,用于采集认知症老人通过各个空间门的行为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实时传递给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垫式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认知症老人的睡眠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实时传递给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
[0016]进一步地,所述异常情况分析模块包括:人正常行为数据子模块,用于存储人正常行为数据;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传递的状态信息数据;数据比较子模块,用于基于人正常行为数据,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筛选出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警报子模块,用于当信息接收子模块在T0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信息时,产生警报信号;信息传递子模块,用于将正常数据传递给终端,将警报信号传递给警报模块,以及将异常数据传递给典型症状分类模块。
[0017]进一步的,所述典型症状分类模块包括:症状数据子模块,用于存储各种症状的判据;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异常情况分析模块传递的异常数据;数据比对模块,用于将异常数据和症状判据进行比对,并将与某一症状判据相符的异常数据输出为某一症状;信息传递子模块,用于将异常数据及与异常数据对应的症状信息传递给警报模块。
[0018]进一步地,所述症状类型包括:排泄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冷漠或抑郁、跌倒及徘徊行为。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居住改善辅助决策模块,用以根据认知症老人症状信息给予改善建议。
[002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21]通过实时监测模块采集认知症老人的居家状态信息;
[0022]基于人正常行为数据,通过异常情况分析模块对该状态信息情况进行分析,将信息数据传递给终端和典型症状分类模块;
[0023]基于某一症状的判据,通过典型症状分类模块将异常数据和症状判据进行比对,将与某一症状判据相符的异常数据输出为某一症状,并将某一症状信息和相应的异常数据通过警报模块传递给终端;
[0024]根据某一症状信息,终端自主选择打开对应空间的应急视频监测模块,实时视频监测某一症状发生空间;
[0025]将正常数据、异常数据、症状信息及视频监测数据显示在终端显示界面,以查看认知症老人的实时状态。
[0026]进一步的,通过认知症老人触发被动式红外感应装置的时间信息、次数信息及空间信息来监测认知症老人在空间的停留状态;通过认知症老人触发主动式红外感应装置的时间信息、次数信息及空间信息来监测认知症老人通过门的行为状态;通过认知症老人触发垫式感应装置的时间信息、次数信息来监测认知症老人的睡眠状态。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8]1、本专利技术撇弃传统的佩戴监测装置或视频监测的看护方式,通过安装简便、传输方便的空间感应装置和门通行感应装置及垫式感应装置监测认知症老人的空间状态,并以该空间状态信息分析判定认知症老人的状态,并对监护人以警示,以此,在不佩戴监测装置及在视频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下,认知症老人能够得到有效的看护,保障了认知症老人日常生活的舒适度与生活隐私。
[0029]2、本专利技术改变传统对所看护老人状态的感知方式,本专利技术基于空间感应装置、门通行感应装置及垫式感应装置,利用认知症老人触发感感应装置的时间、次数及空间,并以叠加信息传递数据的方式,来分析判定认知症老人的状态;以及,基于异常情况分析模块、典型症状分类模块和徘徊行为识别模块,对所实时监测的所有数据进行逐级分析,提高了对认知症老人状态判断的精准性,进而提高了看护效果。
[0030]3、本专利技术根据认知症老人症状数据给予终端居住环境改善措施建议,帮助认知症家庭改善认知症老人居住环境,达到了正向干预老人病症的目的;以及,基于终端内置的数据处理模块和视频监测数据,由症状大类中可选择细分症状,并实时反馈给居住改善辅助决策模块,提高了给出改善建议的精准性。
[0031]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2]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监测模块,用于采集认知症老人的居家状态信息;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状态信息并传递给异常情况分析模块;异常情况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筛选出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并将所述异常数据发送至典型症状分类模块,将正常数据发送至终端;典型症状分类模块,用于对该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认知症老人的症状,并将异常数据和症状传递给警报模块;警报模块,用于将所接收的异常数据及症状信息传递给终端;应急视频监测模块,用于根据终端的开启指令对认知症老人进行视频监测,并将视频监测数据发送至终端;终端,用于显示正常数据、异常数据、症状信息及视频监测数据,并控制应急视频监测模块的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居家状态信息包括认知症老人在各个空间的停留状态信息、认知症老人通过各个空间门的行为信息和认知症老人的睡眠状态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存储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触发时间信息、触发次数信息和触发空间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模块包括:空间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认知症老人在各个空间的停留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实时传递给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门通行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认知症老人通过各个空间门的行为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实时传递给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垫式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认知症老人的睡眠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实时传递给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情况分析模块包括:人正常行为数据子模块,用于存储人正常行为数据;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实时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传递的状态信息数据;数据比较子模块,用于基于人正常行为数据,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筛选出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警报子模块,用于当信息接收子模块在T0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朦王羽尚婷婷姚亚男苏金昊余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