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77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包括钢管桩、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连接件和钢制固定件,其中所述塑料排水板粘贴在所述钢管桩的桩身外壁上,所述钢制固定件焊接在所述钢管桩的桩身底部外壁上,所述钢制固定件和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件与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并用于搭接相邻钢管桩的塑料排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克服了软土地区免共振沉桩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慢、桩承载力恢复时间长的技术难题,沉桩后通过由塑料排水板形成的竖向排水通道迅速降低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提高桩侧摩阻力,恢复钢管桩承载力。恢复钢管桩承载力。恢复钢管桩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桩基工程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锤击法与振动法沉桩由于噪音大、震感强,在城市或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一种高频免共振沉桩工艺逐渐得到应用。高频免共振沉桩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振动,迫使土壤做相同频率的振动,从而使桩周土体颗粒迅速液化,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降低土体强度,减少土体对钢管桩的摩擦力,使钢管桩迅速沉桩到设计深度。
[0003]高频免共振钢管桩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噪音小、泥浆污染小等优势。但其劣势也显而易见,即对土体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尤其在存在软土地基的区域,由于软土的渗透系数较小,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长,桩承载力的恢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难以满足工期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通过在钢管桩的外围设置塑料排水板并配合可实现其固定及接长的结构,使塑料排水板可与钢管桩一并随高频免共振振动沉桩至软土地基内并形成竖向排水通道,快速降低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恢复钢管桩承载力,从而缩短工期。
[0005]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6]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桩、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连接件和钢制固定件,其中所述塑料排水板粘贴在所述钢管桩的桩身外壁上,所述钢制固定件焊接在所述钢管桩的桩身底部外壁上,所述钢制固定件和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件与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并用于搭接相邻钢管桩的塑料排水板。
[0007]沿所述钢管桩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条所述塑料排水板,每条所述塑料排水板的底部位置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所述钢制固定件。
[0008]所述塑料排水板的轴线与所述钢管桩的轴线平行。
[0009]所述塑料排水板由芯板以及包围在所述芯板外围的非织造土工织物滤层构成。
[0010]所述塑料排水板呈波浪或口琴形状。
[0011]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件由透水滤膜内芯与外部塑料板构成,其中所述透水滤膜内心设置在所述外部塑料板的内部;所述外部塑料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塑料排水板的形状、大小相匹配的承插口。
[0012]本技术的优点是:克服了软土地区免共振沉桩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慢、桩承载力恢复时间长的技术难题,沉桩后通过由塑料排水板形成的竖向排水通道迅速降低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提高桩侧摩阻力,恢复钢管桩承载力;减少了施工工序,施工操作便捷;保证塑料排水板不会弯沉,排水通道顺畅,排水效果好;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尤其是便
于在钢管桩的分段施工中进行钢管桩节段之间的接长,并保证接长施工后排水通道的畅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塑料排水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搭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18]如图1

4所示,图中标记1

6分别表示为:钢管桩1、塑料排水板2、钢制固定件3、透水滤膜内芯4、塑料板5、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
[0019]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主要适用于处于深厚软土地区的城市高架、铁路、桥涵等基础设施的桩基础。该钢管桩将钢管桩和塑料排水板高效钢管桩和塑料排水板高效有机结合,既有钢管桩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噪音小、泥浆污染小等优势,同时,又有塑料排水板作为深厚软土层竖向排水通道、快速降低超孔隙水压力等优点,在沉桩完毕后,能使得孔隙水在超孔隙水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塑料排水板排出,迅速降低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提高桩侧摩阻力、恢复钢管桩承载力,有利于在保证沉桩质量的同时缩短工期。
[0020]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钢管桩包括钢管桩1、塑料排水板2、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钢制固定件3。
[0021]其中,钢管桩1为钢管桩的主体部分,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粘贴有四条塑料排水板2,每条塑料排水板2的轴线均与钢管桩1的轴线平行。在每条塑料排水板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钢制固定件3,该钢制固定件3与钢管桩1焊接固定,以将塑料排水板2可稳固的安装在钢管桩1的外围。在本实施例中,钢制固定件3可采用卡环、抱箍式的固定件,其将塑料排水板2的底部位置卡紧,以进一步保证塑料排水板2在随着钢管桩1一并打入土体时,其不会发生弯沉且结构稳定。
[0022]在施工时,塑料排水板2通过钢制固定件3与钢管桩1连接,并粘贴于钢管桩1的四周,由于免共振施工过程中桩周土体液化,塑料排水板2能随钢管桩1一同打入土体,沉桩的同时完成竖向排水通道的布设。
[0023]在本实施例中,塑料排水板2由芯板以及包围在该芯板外围的非织造土工织物滤层构成。其中,芯板采用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混合掺配而成,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芯板设置成波浪或口琴形状,以使芯板可在非织造土工织物滤层内形成多条规律的竖向排水通道,进而提高竖向排水通道的排水效率。包裹在芯板外围的非织造土工织物滤层则起到过滤效果,避免土体颗粒等物体进入到竖向排水通道内部而发生堵塞。
[0024]如图3和图4所示,在钢管桩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该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用于在上、下两节钢管桩1进行接焊接接长后将设置在钢管桩1外围的塑料
排水板2连接构成整体结构,进一步保证竖向排水通道的畅通,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塑料排水板2在沉桩过程中的结构强度。
[0025]如图3所示,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由土工织物等透水材料和塑料板5组成,土工织物等透水材料作为透水滤膜内芯4起到过滤作用,塑料板5用作外部保护和固定。在塑料板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塑料排水板2的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的承插口;在使用时,直接将上、下节钢管桩1上粘贴的塑料排水板2插入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的承插口之内,并将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粘贴于钢管桩1侧壁,从而将塑料排水板2通过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连接构成整体,并形成完整深度的竖向排水通道。
[0026]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塑料排水板2的数量一般为3

5条,塑料排水板2若数量过少会导致竖向排水通道不足,影响竖向排水效果;塑料排水板2若数量过多会影响沉桩施工,同时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0027]当钢制固定件3与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的设置位置较为临近时,两者之间应考虑位置关系而相互避开,亦或是将塑料排水板连接件6的承插口扩大,将钢制固定件3包围在内。在一些情况下,钢制固定件3也可在钢管桩1的桩身长度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以加强对塑料排水板2的固定效果。
[0028]虽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桩、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连接件和钢制固定件,其中所述塑料排水板粘贴在所述钢管桩的桩身外壁上,所述钢制固定件焊接在所述钢管桩的桩身底部外壁上,所述钢制固定件和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件与所述塑料排水板连接并用于搭接相邻钢管桩的塑料排水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钢管桩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条所述塑料排水板,每条所述塑料排水板的底部位置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所述钢制固定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钢管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浩汪宏强杨淑娟张闯徐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