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改进型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改进型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控制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并在电力电子领域得到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电力电子设备应运而生。逆变器是从直流电源产生交流电源的这类电源转化器,包括电压源逆变器(VSI)和电流源逆变器(CSI),产生的输出将是恒定的电压和频率。随着逆变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关键
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传统的逆变电路有很多的缺点。
[0003]在VSI情况下,输出电压取决于源电压,而在CSI中,负载电流取决于源电流。对于欠阻尼负载,VSI是负载交换,并使用反馈二极管提供回负载消耗的无功功率。它采用IGBT开关,适用于大功率应用。
[0004]由于常规方波和半方波逆变器的高总谐波失真和损耗,标志着它们不能用于高功率应用。三个单相半(或全)桥可并联连接形成三相逆变器,可在高功率条件下应用。当今的多电平逆变器已经在电力行业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多电平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改进型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级联H桥逆变器(Q)和一个三桥臂逆变器(E),总计18个IGBT,直流电压源V1、V2、V3、V4、负载R1、R2、R3;所述的三相级联H桥逆变器(Q)由12个IGBT组成包括第七个IGBT(S7)、第八个IGBT(S8)、第九个IGBT(S9)、第十个IGBT(S10)、第十一个IGBT(S11)、第十二个IGBT(S12)、第十三个IGBT(S13)、第十四个IGBT(S14)、第十五个IGBT(S15)、第十六个IGBT(S16)、第十七个IGBT(S17)、第十八个IGBT(S18);其连接方式为第七个IGBT(S7)的发射极与第八个IGBT(S8)的集电极连接构成一个桥臂;第九个IGBT(S9)的发射极与第十个IGBT(S10)的集电极连接构成另一个桥臂;直流电压源V2的一端分别与第七个IGBT(S7)、第九个IGBT(S9)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压源V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八个IGBT(S8)、第十个IGBT(S10)的发射极连接,构成三相级联H桥逆变器(Q)的第一相;第十一个IGBT(S11)的发射极与第十二个IGBT(S12)的集电极连接构成一个桥臂;第十三个IGBT(S13)的发射极与第十四个IGBT(S14)的集电极连接构成另一个桥臂;直流电压源V3的一端分别与第十一个IGBT(S11)、第十三个IGBT(S13)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压源V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二个IGBT(S12)、第十四个IGBT(S14)的发射极连接,构成三相级联H桥逆变器(Q)的第二相;第十五个IGBT(S15)的发射极与第十六个IGBT(S16)的集电极连接构成一个桥臂;第十七个IGBT(S17)的发射极与第十八个IGBT(S18)的集电极连接构成另一个桥臂;直流电压源V4的一端分别与第十五个IGBT(S15)、第十七个IGBT(S17)的集电极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