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566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固体树脂块形成分别与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微针形状相应的凹槽而形成模具;b)利用亚克力或PLA在所述模具上分别压印所述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c)形成相当于所述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图案的阴影掩模,并溅射Au或Au+Ti/Cr粘接层而形成金属电极层;及d)在所述金属电极层上形成钝化层。金属电极层上形成钝化层。金属电极层上形成钝化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诊断和管理糖尿病,以使其不发展为并发症,应同时进行系统的血糖测量和治疗。通常,糖尿病的疾病管理是根据患者的血糖值设定胰岛素注入量并以预定时间间隔服用胰岛素来进行管理。然而,由于患者各自的血糖值及根据服用胰岛素的血糖变化是每个患者都不同的,因此存在难以准确且有效地确定胰岛素的服用量及服用时机、间隔的问题。
[000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利用连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系统。连续血糖监测仪最早由美敦力(Medtronic,Minneapolis,MN,USA)开发,1999年6月获得美国FDA批准,有助于血糖变动幅度大、低血糖频发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连续血糖监测仪由血糖传感器、无线传送器和接收器三部分构成。传感器插入皮下脂肪,在细胞间质液中测量糖。最新版本的连续血糖监测仪实时地显示血糖读测量值,从而使得可以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
[0004]现有的连续血糖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插入身体测量血液中的血糖;针,所述针引导传感器插入身体;及另外的敷贴器结合结构,所述敷贴器结合结构用于将传感器模块适用于身体。传感器配置于注射器针的中孔,并通过注射器针皮下刺穿而插入皮下脂肪。传感器配置在注射器针的中孔。由于检测血糖时使用的注射器针尺寸达到21号(Gauge)且必须在注射器针的中孔配置感测条,因此作为连续血糖测量装置的传感器针使用的注射器针通常直径为600nm至800nm。当传感器针的直径为600nm至800nm时,存在给使用者带来疼痛且在连续使用时带来不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微创减轻佩戴时使用者的疼痛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0007]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微针生物传感器包括:
[0010]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参比电极,
[0011]所述工作电极包括: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圆形薄膜;多个微针,所述多个微针在所述第一基底上垂直突出;及第一布线,所述第一布线从所述第一基底的圆周的一端延伸;
[0012]所述对电极包括: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同心,且所述第二基底
与所述第一基底的圆周间隔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二基底为3/4圆周的长条形状薄膜;多个微针,所述多个微针在所述第二基底上垂直突出;及第二布线,所述第二布线从第二基底的一端延伸以与所述第一布线水平配置;
[0013]所述参比电极包括:第三基底,所述第三基底与所述第二基底的另一端间隔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三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同心,且所述第三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的圆周间隔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三基底为1/4圆周的长条形状薄膜;多个微针,所述多个微针在所述第三基底上垂直突出;及第三布线,所述第三布线从所述第三基底的一端延伸;
[0014]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a)在固体树脂块形成分别与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微针形状相对应的凹槽而形成模具;
[0016]b)利用亚克力或PLA在所述模具上分别压印所述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
[0017]c)形成相当于所述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图案的阴影掩模并溅射Au或Au+Ti/Cr粘接层而形成金属电极层;及
[0018]d)在所述金属电极层上形成钝化层,
[0019]所述形成钝化层的步骤,包括以下工艺:
[0020]分别在所述金属电极层上的一面形成有粘接层的塑料粘接胶带和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上,在工作电极110、对电极120及参比电极130的微针位置以小于所述微针的最粗直径的大小形成孔;
[0021]将所述微针插入孔中,以使形成有所述孔的所述塑料粘接胶带的粘接面与基底接触,然后将所述微针插入所述PET层的孔中;
[0022]用弹性体加压PET层上部,并以此状态在被加热的热板上继续加压。
[0023]提供一种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所述第二基底、所述第三基底的底面贴附在粘接片材。
[0024]提供一种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在所述第一基底的圆周的一端垂直延伸,所述第二布线从所述第二基底的一端延伸以与所述第一布线水平配置,所述第三布线从所述第三基底的一端延伸以与所述第一布线水平配置。
[0025]提供一种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板为80

200℃,所述弹性体加压3

60秒。
[0026]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7]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佩戴时能够减轻使用者的疼痛的同时进行正确感测且最适合皮肤表面形状的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针传感器的图。
[0029]图2是示出微针传感器制造工艺的流程图。
[0030]图3是示出PLA微针传感器制造工艺中的热压印工艺的流程图。
[0031]图4是示出亚克力微针传感器制造工艺中的UV压印工艺的流程图。
[0032]图5是用于说明图2的步骤S12的图。
[0033]图6至9是用于说明图2的步骤S13的图。
[0034]图10是示出图2的步骤S13结束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这里,对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公知功能及对结构的详细说明。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因此,为了更清楚地进行说明,附图中要素的形状及大小等可能被夸大。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针生物传感器是微创型微针传感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微针侵入皮肤而接触体液以监测生物信号生物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生物传感器是为了测量被侵入宿主的间质液(nterstitial fluid,ISF)中的血糖浓度,虽然是指为了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测量血糖浓度而安装在皮肤表面,但不限于此。
[0037]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针传感器的图。如图所示,微针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WE;Working Electrode)110、对电极(CE;Counter Electrode)120、参比电极(RE;Reference Electrode)130、粘接片材200。工作电极110包括:第一基底111,所述第一基底111为圆形;多个微针112,所述多个微针112在所述第一基底1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钝化层的微针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生物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包括: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圆形薄膜;多个微针,所述多个微针在所述第一基底上垂直突出;及第一布线,所述第一布线从所述第一基底的圆周的一端延伸;所述对电极包括: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同心,且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的圆周间隔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二基底为3/4圆周的长条形状薄膜;多个微针,所述多个微针在所述第二基底上垂直突出;及第二布线,所述第二布线从第二基底的一端延伸以与所述第一布线水平配置;所述参比电极包括:第三基底,所述第三基底与所述第二基底的另一端间隔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三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同心,且所述第三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的圆周间隔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三基底为1/4圆周的长条形状薄膜;多个微针,所述多个微针在所述第三基底上垂直突出;及第三布线,所述第三布线从所述第三基底的一端延伸;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固体树脂块形成分别与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微针形状相应的凹槽而形成模具;b)利用亚克力或PLA在所述模具上分别压印所述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c)形成相当于所述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埈永张恩姬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阿尔比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