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62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装载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安装基座。该安装基座包括本体及释放件。本体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设有磁铁件。释放件设于本体的第二表面。释放件包括顶抵部、枢接部及操作部。枢接部沿着第一方向枢接于本体。顶抵部自枢接部朝第二方向延伸并凸出本体,且顶抵部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本体的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厚度。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操作部自枢接部沿第二方向朝相反于顶抵部的方向延伸。该安装基座的顶抵部转动后凸出于第一表面,减小了磁铁件的吸附力,使用者便能轻易将安装基座取下,因此,安装基座可设置有较强吸力的磁铁件,提高了安装基座的吸附力,使得安装基座能够牢固地吸附于使用者身上。使用者身上。使用者身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基座
[0001]本申请主张美国优先权,美国临时案申请号为63/194,352,申请日为2021年05月2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Holder。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载具
,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基座。

技术介绍

[0003]安装基座广泛地运用于市面上各种穿载式产品,例如智能型穿戴装置、警用密录器、单车用照明灯、军用设备等。常见的安装基座通常是通过磁铁吸附于使用者身上,然而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方便将安装基座从使用者身上取下,往往不会使用吸力较强的磁铁,避免使用者无法顺利取下安装基座,但却可能造成因为安装基座的吸力太小,而无法有效地设置于使用者身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装基座,解决了现有安装基座无法使用吸力较强的磁铁,导致安装基座的吸力较小,无法有效地设置于使用者身上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安装基座,包括:
[0007]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磁铁件;以及
[0008]释放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释放件包括顶抵部、枢接部和操作部,所述枢接部沿着第一方向枢接于所述本体,所述顶抵部自所述枢接部朝第二方向延伸并凸出所述本体,且所述顶抵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操作部自所述枢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朝相反于所述顶抵部的方向延伸。
>[0009]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顶抵部的端部远离所述枢接部,所述端部的形状为圆角或尖角。
[0010]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枢接部至所述端部为第一段,所述枢接部至所述操作部为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
[0011]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本体还包括扣合件,所述扣合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表面。
[0012]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释放件对应所述扣合件设置有开口,所述本体的所述扣合件自所述开口露出。
[0013]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安装基座与载台相配合,所述载台通过所述磁铁件吸附于所述第一表面。
[0014]作为可选方案,当所述释放件枢转时,所述顶抵部顶抵所述载台,使得所述本体与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基座100,吸附于使用者身上,应用于安装各种穿载式产品。安装基座100包括本体110及释放件130,本体110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设有磁铁件114。具体而言,磁铁件114可设置为在第一表面111的表面上的可见的磁铁件114,也可以是在靠近第一表面111的内部设置的磁铁件114。只要磁铁件114磁力够强,可供安装基座100通过磁铁件114自第一表面111侧与其他组件进行吸附即可。
[0039]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基座100可用以组设市面上各种穿载式产品,例如智能型穿戴装置、警用密录器、单车用照明灯、军用设备等。另外,也可以通过磁铁件114的磁力达到与所欲组设的平台或结构结合或分离的功能。如图3

图5所示,具体来说,穿戴装置200以警用密录器为示例,穿戴装置200组设在安装基座100上。安装基座100通过磁铁件114将载台300吸附于本体110的第一表面111。载台300可以是由金属材质制作的板状物。安装基座100配合载台300以吸附在使用者身上的详细结构后面详述。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1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磁铁件114设置于第一表面111的两侧边。
[0040]如图2所示,释放件130设于本体110的第二表面112。释放件130包括顶抵部131、枢接部132及操作部133。枢接部132沿着第一方向X枢接于本体110。顶抵部131自枢接部132朝第二方向Y延伸并凸出本体110,且顶抵部131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L大于本体110的第一表面111至第二表面112的厚度T。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操作部133自枢接部132沿第二方向Y朝相反于顶抵部131的方向延伸。如图2

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释放件130可以以枢接部132为轴心,以第一方向X为轴枢旋转,当释放件130枢转时,因为顶抵部131凸出本体110且其长度L大于本体110的厚度T,如图4所示,顶抵部131可以顶抵吸附于第一表面111的载台300,并使载台300与第一表面111分离。在本实施例中,释放件13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但不限于此。
[0041]具体来说,当载台300与安装基座100相互吸附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提起操作部133枢转释放件130,以使释放件130的顶抵部131顶抵载台300,使得载台300与第一表面111产生间隔H,减少磁铁件114对于载台300的吸附力,使用者便能轻易地将安装基座100取下。因此就算安装基座100设置有较强吸力的磁铁,使用者亦可以通过释放件130达到省力的效果,进而将载台300与安装基座100分离,避免了因为磁铁吸力太强,使用者难以拆卸安装基座100的问题。
[0042]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抵部131的端部1311远离枢接部132,端部1311的形状为圆角或尖角。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以圆角为示例,当使用者通过操作部133枢转
释放件130时,顶抵部131的端部1311处的圆角可以有效地推抵载台300,使得载台300与安装基座100分离,且圆角的配置亦能减少顶抵部131顶抵载台300时产生毁损,例如刮痕等。
[0043]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枢接部132至端部1311为第一段L1,枢接部132至操作部133为第二段L2,第二段L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段L1的长度。具体来说,在此以枢接部132为支点,通过第二段L2大于或等于第一段L1的配置,使得使用者可以较省力地提起操作部133,且因为力臂,即第二段L2较长,使得顶抵部131能够顶抵载台300,并轻松地将载台300与安装基座100分离。
[0044]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10还包括扣合件115,扣合件115设置于本体110的第二表面112。扣合件115的材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10),所述本体(110)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所述第一表面(111)设置有磁铁件(114);以及释放件(130),设置于所述本体(110)的所述第二表面(112),所述释放件(130)包括顶抵部(131)、枢接部(132)和操作部(133),所述枢接部(132)沿着第一方向(X)枢接于所述本体(110),所述顶抵部(131)自所述枢接部(132)朝第二方向(Y)延伸并凸出所述本体(110),且所述顶抵部(131)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长度(L)大于所述本体(1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1)至所述第二表面(112)的厚度(T),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所述操作部(133)自所述枢接部(132)沿所述第二方向(Y)朝相反于所述顶抵部(131)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抵部(131)的端部(1311)远离所述枢接部(132),所述端部(1311)的形状为圆角或尖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132)至所述端部(1311)为第一段(L1),所述枢接部(132)至所述操作部(133)为第二段(L2),所述第二段(L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段(L1)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思远李俊兴
申请(专利权)人:神基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