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路运龙专利>正文

十一色变彩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37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彩可变化的灯具,它由控制器和发光单元组成,控制器由无变压器直流电源、电子开关、脉冲发生器、程序控制器、驱动电路和语音播放电路组成,发光单元内有红、绿、蓝三种彩色灯泡和一个白炽灯泡,脉冲发生器输出到程序控制器,程序控制器输出到驱动电路,该灯具兼有白光和彩光照明,且变化色彩的方式可调,实现了一灯多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尤其是能变化色彩的灯具。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以及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一些彩色灯,都存在功能简单,色彩少的不足如92年12月16日中国专利局公告的“自动七色变色灯”(公告号CN2125221U),只有七种色彩,只能循环变色,不能随意定时定色,用于装饰、娱乐场所显得功能单调,且使用范围受限制,不能作为工作学习的照明用具;93年11月17日中国专利局授权的“一种调色混光灯具”(专利号93238181.2),虽兼有荧光照明和彩光照明的功能,但色彩也只有七种,而且控制部份仅提供了面板图,无具体实施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十彩色循环变色,能任意定色,能定时关灯,能改变循环时间,有白光照明和语音自动播放等功能的灯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变彩灯具由控制器和发光单元组成;控制器由无变压器直流电源、电子开关、脉冲发生器、程序控制器、驱动电路及语音自动播放电路组成;发光单元由灯座、灯罩及红、绿、兰三种彩色灯泡和一个白炽灯泡组成。电子开关的输入端接直流电源,输出端接脉冲发生器和程序控制器的工作电源端,电子开关的导通时间可调,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接程序控制器输入端,程序控制器也可手动输入脉冲信号,程序控制器为一个十进制计数器/时序译码器,其十个输出端串接二极管后接四组驱动电路,分别控制三种彩色灯和一只白炽灯发光,通过二种不同光亮度的色彩组合,实现十种彩色光,脉冲发生器输出的脉冲周期可调,直流电源通过电子开关和手动开关接白炽灯驱动电路控制端,语音播放电路采用光电耦合方式启动工作。本技术有十种彩色光,光线变化柔和,不刺激眼睛,采用集成块,结构简单,选择方式多,有白光照明,实现一灯多用,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场合、娱乐场所等。附图说明图1为十一色变彩灯具工作原理方框图。图2为控制器部份电路原理图。图3为语音播放电路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实施例 市电火线接总电源开关K,合上K,220V交流电经电容C1(1.5u/400V)降压、稳压管DW(1W)稳压、二极管D1整流、电解电容C2(220u/25V)滤波整形后,向后级电路提供7.5~9V的直流工作电平;电子开关组件IC1采用555时基电路,其4、8脚并接后与可调电阻W1(2.2MΩ)一端、轻触开关K4一端、二极管D3阴极及三极管BG1集电极并接于电源正极,可调电阻W1另一端接电阻R1(240K)一端,R1另一端接电解电容C3(470u/16V)正极及IC17脚,IC16、7脚间接开关K2,电解电容C4(470u/16V)正极通过开关K1与C3并接于IC17脚,二极管D2阴极和电容C5一端并接于IC16脚,C5另一端与轻触开关K4另一端相连,D2阳极、C3和C4负极、C6一端、IC11脚、轻触开关K3一端并接于电源负极,即市电地线,C6另一端接IC15脚,K3另一端接D3阳极及IC12脚,IC1输出端3脚通过电阻R2(2k)接BG1基极,BG1发射极接双刀开关K6y脚;脉冲发生器有两种方案,一是组件IC2采用555时基电路,IC24、8脚并接后接开关K5一端,K5另一端接双刀开关K6x脚,4脚与7脚间接电阻R3(10K),7脚又接可调电阻R4(560K)一端,R4另一端接2、6脚及电解电容C7(22~47u/16V)正极,5脚接电容C8(0.022u),C8另一端与1脚、C7负极并接于地线,输出端3脚接程控器输入端,调节R4可改变输出脉冲的周期;另一种是采用分立原件组成周期可调的脉冲信号发生器;程控器由CMOS组件IC3和二极管D4~D20组成,IC3为十进制计数器/时序译码器,可采用CD4017、MC14017、CC4017,下面以CD4017为例工作电源端16脚接双刀开关K6x脚,输入端14脚接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IC23脚,14与16脚间有一轻触开关K7,8、13、15脚并接于地线,Q0输出端3脚接D4阳极,Q1输出端2脚接D5、D6阳极,Q2输出端4脚接D7阳极,Q3输出端7脚接D8、D9阳极,Q4输出端10脚接D10阳极,Q5输出端1脚接D11、D12阳极,Q6输出端5脚接D13、D14阳极,Q7输出端6脚接D15、D16阳极,Q8输出端9脚接D17、D18阳极,Q9输出端11脚接D19、D20阳极;驱动电路中,三极管BG2~BG5的发射级分别接双向可控硅BCR1~BCR4的控制极,集电极分别串接电阻R11~R14(1K)后接直流电源正极,BCR1、BCR2、BCR3、BCR4的T2极与市电火线间分别串接了红灯R、绿灯G、兰灯B和白炽灯H,T1极并接于地线,二极管D4、D8、D11、D17、D19的阴极并接到三极管BG2的基极电阻R8(68K)一端,D5、D14的阴极并接后串接电阻R5(75K~100K)再接到R8一端,D6、D9、D10、D15的阴极并接到三极管BG3的基极电阻R9(68K)一端,D12阴极串接电阻R6(75K~100K)接R9一端,D7、D13、D16、D18的阴极并接到三极管BG4的基极电阻R10(68K)一端,D20的阴极与电阻R7串接,接双刀开关K6x′脚,K6的z、y′、z′脚都接到三极管BG5基极电阻R15(68K)一端。K1为定时调整,K2为定时/不定时选择,K3为开,K4为关,K5为循环/固定选择,K6为彩色光/白光选择,K7为定色选择,K1、K2、K5用拔动开关,K3、K4、K7为轻触开关,K6为双刀拔动开关。控制器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合上电源开关K,市电接通,轻触开关K3时,IC1内部电路翻转,IC13脚输出高电平,BG1导通,向后级提供7.5~9V的直流工作电平,完成开灯指令,闭合K2,可以定时,当轻触K4或定时时间(1.1RC时间常数)结束时,IC1再次翻转,3脚呈低电平,BG1截止,完成关灯指令,K2闭合时IC1呈单稳态,调W1或闭合K1,RC时间常数变化,可改变定时时间,K2断开时,轻触K3,IC13脚一直输出高电平,合上开关K5,脉冲发生器工作,IC23脚输出脉冲信号到程控电路IC3输入端14脚,每到达一个脉冲,IC3内部电路翻转一次,其十个输出端中有一个呈高电平,如第一个脉冲到来时,Q0端(3脚)呈高电平,BG2导通,触发BCR1全导通,红灯R亮,第二个脉冲到来时,Q1端(2脚)呈高电平,经D5、R5、R8到达BG2基极,使BG2导通,由于基极电阻为R8+R5,电流减少,BCR1只能半导通,红灯R亮度只达一半,同时,高电平经D6、R9到达BG3基极,使BG3导通,触发BCR2导通,绿灯G亮,混光效果为黄绿色光。十种彩色光的发光次序为红、黄绿、兰、黄、绿、橙、粉、青、紫、淡红,调脉冲周期,可改变彩光循环的时间。若需要白光照明,将开关K6拔至b位,7.5~9V直流工作电平可加到R15一端使BG5导通,触发BCR4全导通,白炽灯H发光。语音播放电路由语音集成块IC4(KD-15系列、KD-9300或其他系列)、三极管BG6、BG7、可调电阻W(47K)、光敏电阻RG(或光敏二极管)和扬声器组成,RG接在BG7基极、发射极间,当发光单元发光时,RG内阻变小,开关管BG7导通,IC4被触发,内存电子语音信号经BG6放大后由扬声器发声,播放结束后自动停止,W接在BG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十一色变彩灯具,由控制器和发光单元组成,发光单元内有红、兰、绿三种彩灯泡,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由无变压器直流电源(Ⅰ)、电子开关(Ⅱ)、脉冲发生器(Ⅲ)、程序控制器(Ⅳ)、驱动电路(Ⅴ)及语音播放电路(Ⅵ)组成,电子开关(Ⅱ)的输入端接直流电源(Ⅰ),输出端接脉冲发生器(Ⅲ)和程序控制器(Ⅳ)的工作电源端,脉冲发生器(Ⅲ)输出端接程序控制器(Ⅳ)输入端,程序控制器(Ⅳ)输出端接驱动电路(Ⅴ)控制端,发光单元内还有白炽灯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运龙
申请(专利权)人:路运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