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元碳包覆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锰酸锂,更加涉及多元碳包覆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虽然尖晶石锰酸锂(化学式为LiMn2O4,简称LMO)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具有高电压,稳定性好,毒性低和良好的安全性等优点,但它仍然遭受结构转变和过渡金属溶解相结合引起的容量衰退。放电状态下的姜泰勒效应畸变使得LMO从立方相向对称性差的四方相的结构变化,导致各向异性体积变化大及结构损伤。除此之外,尖晶石锰酸锂的Mn溶解也是重要的问题之一。电解质中残留的水和LiPF6形成的HF的侵蚀,会引起锰溶解,溶解的Mn
3+
会沉积在负极表面。于过量充电过程Mn
4+
富集状态下,由于电荷末端脱锂结构的不稳定性引起Mn溶解度的增加,导致了MnO损失,形成更稳定的单相结构。相变可导致锰在高电位下从尖晶石中溶解,锰溶解后,Mn
2+
溶解到电解质中,并在浓度梯度和/或电场力的驱动下迁移到负极,从而沉积在石墨表面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元碳包覆锰酸锂,其特征在于,包括锰酸锂内核和依次包覆所述锰酸锂内核的碳纳米管层和硬碳层,所述锰酸锂内核的化学式为LiAl
a
X
b
Mn2‑
a
‑
b
O4,其中,0.01≦a≦0.10,0.01≦b≦0.05,X包括Co、Cr、Ti、V和B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碳包覆锰酸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为20nm至30nm,所述硬碳层的厚度为0.5μm至1.5μm。3.多元碳包覆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I)制备掺杂锰酸锂按照配方比取锂源、铝源、X源和锰源于球磨机中,加入溶剂进行球磨,再过滤取滤饼并依次进行干燥、粉碎、烧结;(II)制备碳纳米管将二茂铁和碳源混合后于惰性气氛下加热至700℃至900℃,于体系中引入水蒸气,并于还原性气氛且700℃至900℃下进行恒温反应,再于惰性气氛下降至室温并进行酸洗及后处理;(III)多元碳包覆将所述掺杂锰酸锂、所述碳纳米管和软碳类包覆剂加入球磨机中,加入溶剂进行球磨得浆料,将所述浆料和水超声混合得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进行水热反应后,降温并过滤得前驱体,将所述前驱体于惰性气氛下进行碳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元碳包覆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特征(1)至(29)中的至少一个:(1)所述锂源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硝酸锂和醋酸锂中的至少一种;(2)所述铝源包括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铝;(3)所述锰源包括二氧化锰;(4)所述X源为X的氧化物,X包括Co、Cr、Ti、V和B中的至少一种;(5)所述X源包括Co3O4、Cr2O3、TiO2、V2O5和H2BO3中的至少一种;(6)步骤(I)制备掺杂锰酸锂中所述溶剂包括乙醇、丙酮、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正己醇和甲醇中至少一种;(7)步骤(I)制备掺杂锰酸锂和步骤(III)多元碳包覆中所述球磨于保护气氛下进行,所述保护气氛包括氮气、氩气和氦气中的至少一种;(8)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至100℃,时间为6h至20h;(9)所述粉碎至颗粒过300目至500目网筛;(10)所述烧结的设备为马弗炉;(11)所述烧结的温度为700℃至900℃,时间为10h至30h;(12)所述碳源为淀粉、煤沥青、树脂和三聚氰胺中的至少一种;(13)步骤(II)制备碳纳米管和步骤(III)多元碳包覆中所述惰性气氛各自独立为氮气、氩气和氦气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凡,余盛豪,仰韻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