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在水平土压力致弯曲倾斜后的自平衡测试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测试的
,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中的桩在水平土压力致弯曲倾斜后的自平衡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桩竖向承载力测试时,往往采用堆载反力梁装置,这种情况下,在施工场地需要运输配重块,配重块包括但不限于砂袋、混凝土预制块、钢锭以及水箱,试桩过程中需要往工地运输配重块,安装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0003]自平衡测试法则通过在桩中安装荷载箱,荷载箱同时对上段桩和下段桩产生压力,这样可以分别画出上段桩和下端桩的力
‑
位移曲线,进而计算桩的承载力。但是在软土地区,基坑土方的开挖易引起桩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从而造成桩产生侧向位移成为斜桩;另外,在软土地区,若在桩的一侧堆土,则由于土的渗流固结,在桩顶也会表现出水平位移;而在软土中的含沼气砂土夹层中,沼气的溢出亦会造成桩两侧水平土压力的变化,从而使桩产生水平位移。上述原本竖直的桩在不平衡的水平土压力下,往往桩底依然保持不动,但桩上部将发生水平位移。这时采用自平衡法测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在水平土压力致弯曲倾斜后的自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包括若干组分段桩和加载层,任一组的分段桩设于同组的加载层上方;所有的所述分段桩和加载层顺次固定连接;配合任一所述加载层设有测量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在水平土压力致弯曲倾斜后的自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层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伸缩机构,任一底板上所有的伸缩机构的顶部设有顶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在水平土压力致弯曲倾斜后的自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底板与下方的分段桩固定连接,任一所述顶板与上方的分段桩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在水平土压力致弯曲倾斜后的自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为位移计,用于监测对应的底板和顶板的相对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在水平土压力致弯曲倾斜后的自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还包括设于任一分段桩的沿桩的长度方向的应变片或分布式光纤,用于测量轴向应变。6.一种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桩在水平土压力致弯曲倾斜后的自平衡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组装n组分段桩和加载层,直至为完整的桩,沿竖直方向置于土层中;自下而上对每个分段桩编号为i,i为1至n间的正整数;自下而上对每个加载层编号为j,j为1至n间的正整数;步骤2:桩在土层中稳定后,令水平土压力变化;步骤3:记录第j个加载层的顶板和底板的最大相对位移、最小相对位移和相对转角分别为和θ
(j)
;步骤4:每个加载层开始加载,加载方式为第j个加载层推动其顶板和底板发生相对平均位移增量
△
d
(j)
和相对转角增量
△
θ
(j)
,设最大相对位移增量位置和最小相对位移增量位置在底板投影的距离为R,则加载层最大加载位移增量为加载层最小加载位移增量为记录加载过程中加载层顶板和底板的压力和相对位移增量,记录分段桩的应变;步骤5:由加载层顶板和底板的压力和相对位移增量、分段桩的应变,得到力
‑
位移曲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需要调整任一加载层的顶板和底板的相对转角时,通过加载层施加不同的和得到不同的相对转角增量
△
θ
(j)
;设最大相对位移增量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炜枫,解军吉,付周敏,陶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