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63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导风组件,壳体具有出风风道以及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设于出风口且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设于出风口且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在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位于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且与第二导风组件配合限定出出风腔,出风腔的左右两侧敞开,多个第一散风孔和多个第二散风孔分别与出风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散风效果好,且在改善送风范围的同时,还能兼顾送风的舒适性,避免冷风直吹用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空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在空调使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当用户开启空调制冷时,冷气会直接吹到用户身上,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厂家通常选择在大导风板或小导风板上打孔,当在大导风板上打孔时,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大导风板可直接关闭出风口,以利用大导风板上的孔出风,达到散风目的,减少出风量,进而减少冷气作用在用户身上的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当在小导风板上打孔时,可将小导风板设置成与出风方向垂直来关闭出风口,进而实现减少出风量。
[0004]但是,上述方案均存在散风效果差、风量小、风量损失大、送风范围窄以及制冷量低等问题,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散风效果好、风量大且送风范围广,在避免风直吹用户的同时还可保证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位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配合以限定出出风腔,所述出风腔的左右两侧敞开,所述多个第一散风孔和所述多个第二散风孔分别与所述出风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体和第二导风板体,所述第一导风板体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导风板体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宽度,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前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厚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
°
~88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散风孔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0
°
~90
°
,其中,所述第一基准线为平行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高度方向的直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散风孔和/或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散风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