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43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3
本申请提供了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该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系统中,UE需要发送必要的上行L1(PHY Layer,)及L2(MAC Layer)控制信息以支持上下行数据传输。以LTE/LTE

A系统为例,上行L1/L2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UCI)包括了以下的一些内容:
[0003]SR(Scheduling Request):用于向eNodeB请求上行UL

SCH资源。
[0004]HARQ确认或否定的确认(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ment,简称为ACK/NACK):对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数据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简称为PDSCH)上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HARQ确认。
[0005]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简称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index,简称为PMI)、秩指示(Rank indicator,简称为RI),CSI

RS资源指示/索引(CSI

RS resource indicator/index,简称为CRI)等信息。用于告诉eNodeB下行信道质量等,以帮助eNodeB进行下行调度。
[0006]LTE中的控制信息有两种传输方式:如果UE在当前子帧没有被分配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则UE使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来发送上行L1/L2控制信息。如果UE在当前子帧被分配了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则UE使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简称为PUSCH)分配的资源中的一部分资源位置来发送上行L1/L2控制信息。如果UE已经被分配了上行的数据资源,就没必要再发送SR了。如果存在载波聚合的情况,多个载波的控制信息可以被聚合在一起进行发送;
[0007]对于PUCCH上的控制传输,存在以下几种Format(上行控制信道格式),如表1所示,每种Format对应着不同的Control information。
[0008]表1
[0009][0010][0011]从上表可以看到,不同的控制信息类型可以单独的进行传输,也可以和其他类型控制信息一起合并传输,分别构成了不同的Format。同一Format在相同的天线配置下的传输是采用比较固定的设计的,不能灵活的变化。因为在LTE中主要的考虑是传输内容的鲁棒性,因为控制信息要求的误码率很低,控制信息的错误会导致比数据信息错误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按照最鲁棒的方式进行设计。上行的控制信道一般是通过码分来区分不同的用户,码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或者同一根序列的循环移位来达到正交效果;
[0012]LTE/LTE

A主要面向的是通信频率比较低的频率,此时的系统中路径损耗不算非常大,但是随着高频的逐渐开发和利用,系统的通信频率越来越高,逐渐扩展到4GHz,30GHz,70GHz,此时路径损耗会明显增大。为了对抗高频的路径损耗,采用基于波束传输获取beamforming增益才能保证控制信道的覆盖,这成为了一个趋势,但波束传输需要实时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为CSI)信息,而实际系统中由于传输路径的阻塞、终端的移动,终端的旋转会影响波束的准确性,这种情况下,控制信道的鲁棒性受到了挑战;
[0013]目前控制信息反馈面临的的问题是,如果按照最鲁棒的方式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则需要所有波束方向都进行发送,每个方向均要占用资源,波束数目一般为天线数目的两倍,这种情况下,需要大量的资源;而如果采用传输效率最高的方式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则会面临鲁棒性问题,波束总是会存在测量准确性问题以及不够实时的问题,因此缺少一种既能保障鲁棒性又有很高传输效率的控制信息发送方式。
[0014]因此,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很高传输效率的问题。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0017]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
[0018]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
整数;
[0019]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0021]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
[0022]从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0023]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0025]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
[0026]第二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
[0027]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0029]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
[0030]第三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
[0031]第三传输模块,用于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
[0032]通过本申请,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按照选择的所述传输配置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信息的传输不能在保障鲁棒性的同时又保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候选传输区域集合,其中,所述候选传输区域集合中至少包括M个传输区域,M为大于1的整数;从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N个传输区域,其中,1大于或等于N小于或等于M,N为整数;按照选择的所述N个传输区域进行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两个区域之间存在发送功率偏置P,其中,所述P由基站配置;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发送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波束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天线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接收扇区是区域j的子集;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CP长度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的CP长度;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小于区域j的子载波间隔长度;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带宽小于区域j的带宽;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区域j上进行传输时,区域i的OFDM符号数目小于区域j的OFDM符号数目;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对应的时域符号是区域j对应时域符号的子集;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占用资源块是区域j占用资源块的子集;和/或所述M个区域中至少存在两个区域i和j,在所述区域i和区域j采用不同numerology参数;和/或所述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子帧组;和/或所述M个区域对应基站配置的M个资源块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numerology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域符号长度不同,子载波间隔不同,子载波密度不同,循环前缀CP长度不同,频域保护带不同,保护时间间隔GP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5.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预先将上行控制信息划分的组确定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其中,每组信息分别对应一组传输配置集合,所述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配置;从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属的组对应的传输配置集合中选择传输配置;按照选择的传输配置对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传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将所述信息划分为X组,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信道状态信息CSI信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I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CQI,预编码指示信息PMI,信道的秩信息RI,测量导频选择信息CRI,端口选择信息,波束指示/索引BI。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划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BI、CRI、RI、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第一PMI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QI、第二PMI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应答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第一组包括:调度请求消息、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接收方式切换反馈信息、信息上报模式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组包括:应答消息、CSI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艺戬鲁照华李儒岳高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