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储能逆变器交流侧的并离网切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三相储能逆变器交流侧的并离网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光伏三相并离网装置通过至少三组控制信号装置来控制继电器开合,可以避免因电网故障或断电对设备造成的不利影响。然而,现有的并离网切换装置的系统控制方式相对复杂,切换至离网运行时,需要改变三相电源输出,要求相位频率等相同,且不能输出三相负载,或者不能实现纯并网方式运行,装置切换不够灵活,且没有单独与电网隔离的保护措施。
[0003]现有的由单相储能逆变器网侧路由继电器电路衍生到三相储能逆变器网侧路由继电器电路的方案能够大大减少储能逆变器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功率密度。然而,由单相储能逆变器网侧路由继电器电路衍生到三相储能逆变器网侧路由继电器电路中,电路简单,但是缺乏可靠接地的继电器开关,有触电安全的隐患,缺乏考虑电力系统三相不对称负载运行时系统不稳定运行的情况。
[0004]现有的对于三相储能逆变系统增大带载能力的方法,需要短接离网端的两根或三根火线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储能逆变器交流侧的并离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继电器组、第二继电器组、第三继电器组、第四继电器组和第五继电器组;所述第一继电器组的第一A相端、第一B相端、第一C相端和第一中性端分别用于与逆变电路的A相端、B相端、C相端和中性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组的第二A相端、第二B相端、第二C相端和第二中性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组的第一A相端、第一B相端、第一C相端和第一中性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组的第二A相端、第二B相端、第二C相端和第二中性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组的第一A相端、第一B相端、第一C相端和第一中性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组的第二A相端、第二B相端、第二C相端和第二中性端分别用于与电网的A相端、B相端、C相端和中性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组的第二A相端、第二B相端和第二C相端还分别与所述第四继电器组的第一A相端、第一B相端和第一C相端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组的第二A相端、第二B相端和第二C相端分别用于与负载的A相端、B相端和C相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组的第二中性端还与所述第五继电器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组的第二端用于作为PE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组的第二中性端还与负载的中性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离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和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一端分别为所述第一继电器组的第一A相端、第一B相端、第一C相端和第一中性端,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和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二端分别为所述第一继电器组的第二A相端、第二B相端、第二C相端和第二中性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离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组包括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和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和所述第八继电器的第一端分别为所述第二继电器组的第一A相端、第一B相端、第一C相端和第一中性端,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和所述第八继电器的第二端分别为所述第二继电器组的第二A相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金吴清,王嘉一,田立新,肖留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