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边加工方法、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翻边加工用模具、翻边加工装置以及翻边加工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14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翻边加工方法、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翻边加工用模具、翻边加工装置以及翻边加工品。翻边加工方法为,使设置于金属零件的底孔扩径并且使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包括立起部(120)与弯曲部(130)的翻边加工部(110),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翻边加工部(110)的轴(cb)且与翻边加工部(110)的轴(cb)平行的截面中,弯曲部(130)的内表面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弯曲部(130)的与翻边加工部(110)的轴(cb)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翻边加工部(110)的轴(cb)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的轴(cb)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的轴(cb)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翻边加工方法、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翻边加工用模具、翻边加工装置以及翻边加工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翻边加工方法、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翻边加工用模具、翻边加工装置以及翻边加工品。本申请基于2020年7月9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20

118459号并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介绍

[0002]存在对设置于作为被加工材的金属零件、金属板的底孔实施翻边加工而形成大致圆筒状的翻边加工部的技术。在该翻边加工中,将底孔的周缘部挤出而将其一部分成型为圆筒状,且形成翻边加工部。翻边加工部为,圆筒状的凸缘(立起部)经由弯曲部与其周缘部的金属零件、金属板的一部分连接。该翻边加工部要求疲劳特性、尺寸精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压印加工对翻边加工部的端部施加压缩应力,由此缓和拉伸残留应力,抑制由于压缩应力局部地集中在构成翻边加工部的根部的弯曲部的弯曲的内侧面而在内侧面产生的褶皱、裂纹。此外,作为翻边加工的技术,存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减薄翻边法。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051609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8

449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翻边加工部也被采用为车辆的行走部分零件。尤其是下臂、纵臂这样的车辆的行走部分零件被要求疲劳特性,但根据翻边加工的施工方法的不同,在翻边加工部的弯曲部的内侧容易产生拉伸残留应力。当对在翻边加工部的弯曲部的内侧产生了拉伸残留应力的状态下的零件施加疲劳负荷时,有时在翻边加工部会产生变形。此外,根据翻边加工的施工方法的不同,有时在该弯曲部的内侧会产生微小的裂纹(弯曲内裂纹),有时需要扩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等这样的形状变更。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在翻边加工部的弯曲部产生裂纹的翻边加工方法、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翻边加工用模具、翻边加工装置以及翻边加工品。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翻边加工方法为,使设置于金属零件的底孔扩径并且使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包括立起部和弯曲部的翻边加工部,其特征在于,
[0012]在通过翻边加工部的轴且与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截面中,弯曲部的内表面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弯曲部的与翻边加工部的轴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翻边加工部的轴
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
[0013](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翻边加工方法为,通过包括具有冲模孔的冲模、支架以及冲头的模具对设置有底孔的金属零件形成翻边加工部,其特征在于,
[0014]通过冲模和支架夹持金属零件,
[0015]通过沿着冲模孔的轴将冲头插入到冲模孔中,由此使底孔扩径并且使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包括立起部和弯曲部的翻边加工部,
[0016]在通过冲模孔的轴且与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截面中,冲模肩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与冲模孔的轴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
[0017](3)在上述(1)或者(2)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中,也可以为,
[0018]在将金属零件的底孔周边的板厚设为t,将与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部的高度设为h时,满足下述式1,
[0019]h/t<0.6
……
式1。
[0020](4)在上述(1)至(3)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中,也可以为,
[0021]在将金属零件的底孔周边的板厚设为t,将立起部的开口侧端部的板厚设为t
b
时,满足下述式2,
[0022]t
b
/t<0.9
……
式2。
[0023](5)在上述(1)至(4)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中,也可以为,
[0024]对表示曲线的式进行两次微分而得到的值大于0。
[0025](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0026]包括:翻边加工部形成工序,使设置于金属零件的底孔扩径并且使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包括立起部和弯曲部的翻边加工部,
[0027]在通过翻边加工部的轴且与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截面中,弯曲部的内表面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弯曲部的与翻边加工部的轴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
[0028](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0029]包括:翻边加工部形成工序,通过包括具有冲模孔的冲模、支架以及冲头的模具,对设置有底孔的金属零件形成翻边加工部,
[0030]在翻边加工部形成工序中,通过冲模和支架夹持金属零件,并沿着冲模孔的轴将冲头插入到冲模孔中,由此使底孔扩径并且使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包括立起部和弯曲部的翻边加工部,
[0031]在通过冲模孔的轴且与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截面中,冲模肩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与冲模孔的轴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
[0032](8)在上述(6)或者(7)所述的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为,
[0033]在翻边加工部形成工序之前,还包括在金属零件上形成底孔的底孔形成工序。
[0034](9)在上述(6)至(8)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为,
[0035]在将金属零件的底孔周边的板厚设为t,将与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部的高度设为h时,满足下述式1,
[0036]h/t<0.6
……
式1。
[0037](10)在上述(6)至(9)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为,
[0038]在将金属零件的底孔周边的板厚设为t,将立起部的开口侧端部的板厚设为t
b
时,满足下述式2,
[0039]t
b
/t<0.9
……
式2。
[0040](11)在上述(6)至(10)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为,
[0041]对表示曲线的式进行两次微分而得到的值大于0。
[0042](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翻边加工用模具为,包括具有冲模孔的冲模、与冲模一起夹持被加工材的支架、以及能够相对于冲模及支架相对移动的冲头,其特征在于,
[0043]在通过冲模孔的轴且与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截面中,冲模肩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与冲模孔的轴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
[0044](13)在上述(12)所述的翻边加工用模具中,也可以为,
[0045]冲头具备具有比冲模孔的直径小的直径的圆筒部,能够沿着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翻边加工方法,使设置于金属零件的底孔扩径并且使上述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包括立起部和弯曲部的翻边加工部,其特征在于,在通过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且与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截面中,上述弯曲部的内表面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上述弯曲部的与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2.一种翻边加工方法,通过包括具有冲模孔的冲模、支架以及冲头的模具对设置有底孔的金属零件形成翻边加工部,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冲模和上述支架夹持上述金属零件,沿着上述冲模孔的轴将上述冲头插入到上述冲模孔中,由此使上述底孔扩径并且使上述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包括立起部和弯曲部的上述翻边加工部,在通过上述冲模孔的轴且与上述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截面中,冲模肩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与上述冲模孔的轴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上述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金属零件的上述底孔周边的板厚设为t,将与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的上述弯曲部的高度设为h时,满足下述式1,h/t<0.6
……
式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金属零件的上述底孔周边的板厚设为t,将上述立起部的开口侧端部的板厚设为t
b
时,满足下述式2,t
b
/t<0.9
……
式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表示上述曲线的式进行两次微分而得到的值大于0。6.一种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边加工部形成工序,使设置于金属零件的底孔扩径并且使上述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包括立起部和弯曲部的翻边加工部,在通过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且与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截面中,上述弯曲部的内表面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上述弯曲部的与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7.一种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边加工部形成工序,通过包括具有冲模孔的冲模、支架以及冲头的模具,对设置有底孔的金属零件形成翻边加工部,在上述翻边加工部形成工序中,通过上述冲模和上述支架夹持上述金属零件,并沿着上述冲模孔的轴将上述冲头插入到上述冲模孔中,由此使上述底孔扩径并且使上述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包括立起部和弯曲部的上述翻边加工部,在通过上述冲模孔的轴且与上述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截面中,冲模肩的截面形状由曲线构成,且与上述冲模孔的轴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为与上述冲模孔的轴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的1.2倍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翻边加工部形成工序之前,还包括在上述金属零件上形成上述底孔的底孔形成工序。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金属零件的上述底孔周边的板厚设为t,将与上述翻边加工部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的上述弯曲部的高度设为h时,满足下述式1,h/t<0.6
……
式1。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金属零件的上述底孔周边的板厚设为t,将上述立起部的开口侧端部的板厚设为t
b
时,满足下述式2,t
b
/t<0.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研一郎东昌史伊藤泰弘米林亮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