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四管架构的钢管桁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83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四管架构的钢管桁架结构,通过调整榀与榀之间的间距,并且减少腹杆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了用钢量,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多榀钢管桁架依次纵向等距排布,相邻的钢管桁架之间均通过多个纵向设置的腹杆连接,钢管桁架的截面形成一个方形的框状结构,第一上弦管和第二上弦管位于第一下弦管和第二下弦管的上方,第一上弦管与第二上弦管、第一下弦管和第二下弦管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腹杆;第一榀钢管桁架与第二榀钢管桁架之间、倒数第一榀钢管桁架与倒数第二榀钢管桁架之间均设置有多个交叉分布的斜拉腹杆,其余相邻的钢管桁架之间在靠近顶部的两侧纵向设置有一列交叉分布的斜拉钢丝绳。列交叉分布的斜拉钢丝绳。列交叉分布的斜拉钢丝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四管架构的钢管桁架结构


[0001]本技术一种基于四管架构的钢管桁架结构,属于钢管桁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双管桁架较多,这种钢管桁架榀与榀之间的间距较近,因而用钢量巨大,造成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四管架构的钢管桁架结构,通过调整榀与榀之间的间距,并且减少腹杆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了用钢量,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四管架构的钢管桁架结构,包括多榀钢管桁架,多榀所述钢管桁架依次纵向等距排布,相邻的所述钢管桁架之间均通过多个纵向设置的腹杆连接,所述钢管桁架的结构为:包括第一上弦管、第二上弦管、第一下弦管和第二下弦管,所述第一上弦管、第二上弦管、第一下弦管和第二下弦管均平行设置,且截面形成一个方形的框状结构,所述第一上弦管和第二上弦管位于第一下弦管和第二下弦管的上方,所述第一上弦管与第二上弦管、第一下弦管和第二下弦管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腹杆;
[0005]第一榀所述钢管桁架与第二榀所述钢管桁架之间、倒数第一榀所述钢管桁架与倒数第二榀所述钢管桁架之间均设置有多个交叉分布的斜拉腹杆,其余相邻的钢管桁架之间仅在靠近顶部的两侧纵向设置有一列交叉分布的斜拉钢丝绳。
[0006]所述钢管桁架的截面为正方形。
[0007]所述斜拉腹杆设置在相邻的第一上弦管与第二上弦管之间。
[0008]所述斜拉钢丝绳设置在相邻的第一上弦管与第二上弦管之间。
[0009]每榀所述钢管桁架的第一上弦管和第二上弦管之间的纵向距离小于相邻两榀钢管桁架的之间的纵向距离。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利用四边形能字形站立的原理,将每榀钢管桁架设置呈四管结构,四管结构间通过连接腹杆依次连接,使得每榀钢管桁架达到传统钢管桁架两倍的承受力及结构强度,因而能将传统相邻两榀钢管桁架之间的间距拉大,达到一定空间内节省钢管桁架榀数的目的,从而大大减少用钢量,然后利用四管结构能够站立的原理,位于中部将各榀钢管桁架无需通过斜拉腹杆进行拉紧固定,仅需连接腹杆即可实现连接的目的,配合少量斜拉钢丝绳实现整个桁架结构的拉紧固定。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中:1为钢管桁架、11为第一上弦管、12为第二上弦管、13为第一下弦管、14为第二下弦管、15为连接腹杆、2为腹杆、3为斜拉腹杆、4为斜拉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基于四管架构的钢管桁架结构,包括多榀钢管桁架1,多榀所述钢管桁架1依次纵向等距排布,相邻的所述钢管桁架1之间均通过多个纵向设置的腹杆2连接,所述钢管桁架1的结构为:包括第一上弦管11、第二上弦管12、第一下弦管13和第二下弦管14,所述第一上弦管11、第二上弦管12、第一下弦管13和第二下弦管14均平行设置,且截面形成一个方形的框状结构,所述第一上弦管11和第二上弦管12位于第一下弦管13和第二下弦管14的上方,所述第一上弦管11与第二上弦管12、第一下弦管13和第二下弦管14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腹杆15;
[0016]第一榀所述钢管桁架1与第二榀所述钢管桁架1之间、倒数第一榀所述钢管桁架1与倒数第二榀所述钢管桁架1之间均设置有多个交叉分布的斜拉腹杆3,其余相邻的钢管桁架1之间仅在靠近顶部的两侧纵向设置有一列交叉分布的斜拉钢丝绳4。
[0017]所述钢管桁架1的截面为正方形。
[0018]所述斜拉腹杆3设置在相邻的第一上弦管11与第二上弦管12之间。
[0019]所述斜拉钢丝绳4设置在相邻的第一上弦管11与第二上弦管12之间。
[0020]每榀所述钢管桁架1的第一上弦管11和第二上弦管12之间的纵向距离小于相邻两榀钢管桁架1的之间的纵向距离。
[0021]本技术中利用四边形能字形站立的原理,将每榀钢管桁架1设置呈四管结构,四管结构间通过连接腹杆15依次连接,使得每榀钢管桁架1达到传统钢管桁架两倍的承受力及结构强度,因而能将传统相邻两榀钢管桁架1之间的间距拉大,达到一定空间内节省钢管桁架1榀数的目的,从而大大减少用钢量,然后利用四管结构能够站立的原理,位于中部将各榀钢管桁架1无需通过斜拉腹杆3进行拉紧固定,仅需连接腹杆15即可实现连接的目的,配合少量斜拉钢丝绳4实现整个桁架结构的拉紧固定。
[0022]本技术仅需在第一榀与第二榀、倒数第一榀与倒数第二榀的钢管桁架之间的上侧用斜拉腹杆3连接,加强稳定就能实现传统的结构强度,节约了大量的斜拉腹杆3,并启用斜拉钢丝绳4进行拉紧固定,大大降低了桁架本省的自重,使得桁架更为稳固。
[00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四管架构的钢管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榀钢管桁架(1),多榀所述钢管桁架(1)依次纵向等距排布,相邻的所述钢管桁架(1)之间均通过多个纵向设置的腹杆(2)连接,所述钢管桁架(1)的结构为:包括第一上弦管(11)、第二上弦管(12)、第一下弦管(13)和第二下弦管(14),所述第一上弦管(11)、第二上弦管(12)、第一下弦管(13)和第二下弦管(14)均平行设置,且截面形成一个方形的框状结构,所述第一上弦管(11)和第二上弦管(12)位于第一下弦管(13)和第二下弦管(14)的上方,所述第一上弦管(11)与第二上弦管(12)、第一下弦管(13)和第二下弦管(14)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腹杆(15);第一榀所述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姝娟耿彪
申请(专利权)人:科顿环境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