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73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包括箱体外壳和多个箱体加强筋;所述多个箱体加强筋间隔固定于箱体外壳表面,在每两个相邻的箱体加强筋之间均设有真空隔音降噪装置;所述真空隔音降噪装置包括密闭腔体和调节模块;所述密闭腔体固定于所述箱体外壳上,并与所述箱体外壳构成真空结构;所述调节模块为阻尼结构,固定于所述密闭腔体远离所述箱体外壳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呈真空结构的密闭腔体减弱噪声的传播,同时通过调节模块减小密闭腔体的振幅,从而有效抑制噪声的传播,降噪效果明显。降噪效果明显。降噪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工程的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量的不断攀升,许多变电站逐渐深入人口密集区域,城镇区域内的变电站越来越多,变电站振动与噪声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型电力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变压器降噪技术有很多种途径。现有输变电工程中电力变压器降噪措施的不足,基于变压器铁芯和绕组振动控制技术的降噪措施实际效果提升有限,在材料特性、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及成本等方面的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降噪成本投入和产出反差较大。在其他电力设备或其他应用场景中也存在降噪措施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输变电工程中电力变压器、电力设备等设备或其他应用场景降噪措施的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包括箱体外壳(1)和多个箱体加强筋(2);所述多个箱体加强筋(2)间隔固定于箱体外壳表面,在每两个相邻的箱体加强筋(2)之间均设有真空隔音降噪装置(3);
[0004]所述真空隔音降噪装置(3)包括密闭腔体和调节模块(13);
[0005]所述密闭腔体固定于所述箱体外壳(1)上,并与所述箱体外壳(1)构成真空结构;
[0006]所述调节模块(13)为阻尼结构,固定于所述密闭腔体远离所述箱体外壳(1)的一侧。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模块(13)包括质量单元和弹性单元;
[0008]所述弹性单元固定于所述密闭腔体的远离所述箱体外壳(1)的一侧;
[0009]所述质量单元固定于所述弹性单元远离所述密闭腔体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质量单元的质量密度高于所述密闭腔体的质量密度。
[0011]优选的,所述质量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刚性材料块。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单元包括:金属弹片、弹簧、气囊或胶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单元为一个或多个。
[0014]优选的,所述密闭腔体包括均呈弧形板状结构的内壳模块(12)和外壳模块(11);
[0015]所述外壳模块(11)的弧度大于所述内壳模块(12)的弧度;
[0016]所述内壳模块(12)与所述外壳模块(11)沿周侧密闭连接;
[0017]所述调节模块(13)设置于所述外壳模块(11)远离所述内壳模块(12)的面上。
[0018]优选的,所述内壳模块(12)与所述外壳模块(11)之间的空隙均抽真空;
[0019]优选的,所述内壳模块(12)与所述外壳模块(11)之间的空隙内为空气时的真空度大于

1kPa。
[0020]优选的,所述内壳模块(12)与所述外壳模块(11)之间的空隙内为氦气时的真空度大于

20kPa。
[0021]优选的,所述内壳模块(12)与所述箱体外壳(1)沿所述内壳模块(12)的周侧密闭连接。
[0022]优选的,所述内壳模块(12)与所述箱体外壳(1)之间的空隙均抽真空。
[0023]优选的,所述内壳模块(12)与所述箱体外壳(1)之间的空隙内为空气时的真空度大于

1kPa。
[0024]优选的,所述内壳模块(12)与所述箱体外壳(1)之间的空隙内为氦气时的真空度大于

20kPa。
[0025]优选的,所述外壳模块(11)的材料强度高于所述内壳模块(12)材料强度。
[0026]优选的,所述内壳模块(12)和外壳模块(11)焊接或者一体成型。
[0027]优选的,相邻的箱体加强筋(2)之间设有的真空隔音降噪装置(3)为一个或多个。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包括箱体外壳和多个箱体加强筋;所述多个箱体加强筋间隔固定于箱体外壳表面,在每两个相邻的箱体加强筋之间均设有真空隔音降噪装置;所述真空隔音降噪装置包括密闭腔体和调节模块;所述密闭腔体固定于所述箱体外壳上,并与所述箱体外壳构成真空结构;所述调节模块为阻尼结构,固定于所述密闭腔体远离所述箱体外壳的一侧。本专利技术通过呈真空结构的密闭腔体减弱噪声的传播,同时通过调节模块减小密闭腔体的振幅,从而有效抑制噪声的传播,降噪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真空隔音降噪箱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真空隔音降噪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1、箱体外壳;2、箱体加强筋;3、真空隔音降噪装置;11、外壳模块;12、内壳模块;13、调节模块;20、负压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本专利技术通过呈真空结构的密闭腔体减弱噪声的传播,同时通过调节模块减小密闭腔体的振幅,从而有效抑制噪声的传播,降噪效果明显。
[0034]实施例1
[0035]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容纳电力设备的箱体外壳1和多个箱体加强筋2,多个箱体加强筋2间隔固定于箱体外壳表面,在每两个相邻的箱体加强筋2之间均设有真空隔音降噪装置。真空隔音降噪装置3包括密闭腔体和调节模块13,密闭腔体固定于箱体外壳1上,并与箱体外壳1构成真空结构,调节模块13为阻尼结构,固定于密闭腔体远离箱体外壳1的一侧。
[0036]箱体外壳1呈长方体形箱体结构,由刚性板材焊接或一体成型,用于容纳电力设备。
[0037]密闭腔体,如图2所示,包括均呈弧形板状结构的内壳模块12和外壳模块11。外壳模块11的弧度大于内壳模块12的弧度,内壳模块12与箱体外壳1沿内壳模块12的周侧密闭连接,内壳模块12与外壳模块11沿周侧密闭连接,内壳模块12与外壳模块11和箱体外壳1之
间均存在空隙,且这两个空隙均抽真空处理,形成双层真空结构。调节模块13设置于外壳模块11远离内壳模块12的面上。
[0038]对内壳模块12与外壳模块11和箱体外壳1之间的间隙做抽真空处理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选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箱体外壳1与外壳模块11上均开设有用于抽真空的孔,真空泵通过箱体外壳1与外壳模块11上的孔分别对内壳模块12与外壳模块11和箱体外壳1之间的间隙进行抽真空,间隙内的真空度满足要求后,对箱体外壳1与外壳模块11上的孔做密封处理。密封处理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可以实现密封即可,本实施例选用通过真空接头做密封处理。
[0039]内壳模块12和外壳模块11由高强度面板组成,且外壳模块11的材料强度高于内壳模块12材料强度,本实施例选用2mm玻璃钢。内壳模块12和外壳模块11连接可以采用金属壳体真空钎焊焊接,也可以是采用复合材料真空固化形成,本实施例选用玻璃钢真空导流一体成型,成本低,可以减少大型隔声罩和各类非环保材料的使用。
[0040]内壳模块12和外壳模块11形成的密闭真空腔体和内壳模块12与箱体外壳1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包括箱体外壳(1)和多个箱体加强筋(2);所述多个箱体加强筋(2)间隔固定于箱体外壳表面,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相邻的箱体加强筋(2)之间均设有真空隔音降噪装置(3);所述真空隔音降噪装置(3)包括密闭腔体和调节模块(13);所述密闭腔体固定于所述箱体外壳(1)上,并与所述箱体外壳(1)构成真空结构;所述调节模块(13)为阻尼结构,固定于所述密闭腔体远离所述箱体外壳(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13)包括质量单元和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固定于所述密闭腔体的远离所述箱体外壳(1)的一侧;所述质量单元固定于所述弹性单元远离所述密闭腔体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单元的质量密度高于所述密闭腔体的质量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刚性材料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包括:金属弹片、弹簧、气囊或胶块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为一个或多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隔音降噪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腔体包括均呈弧形板状结构的内壳模块(12)和外壳模块(11);所述外壳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裕超周文晋莫娟汪欣于金山李想樊宝珍徐金杨臻郑中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