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勍专利>正文

一种照明灯用无频闪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700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照明灯用无频闪控制器,采用该控制器可使钨丝灯的频闪波动深度小于5%,使电子镇流日光灯频闪下降20-60%左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有电容C1、C2,桥式整流电路D1-D4,其特征在于市电电源与桥式整流电D1-D4的输入端直接相连,在D1-D4的任一输入端与市电电源对应一端之间接有限流耐高压电容C1,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接有大容量耐高压电解电容C2,同时与被控照明灯相连。(*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尤其为一种照明灯用无频闪控制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50~60Hz的交流市电用于室内外各种场合下的照明,所用的照明灯主要是钨丝灯和气体放电灯两类,这两类照明灯具采用交流市电做照明电源时,它们所发出的光线亮度大多随市电的频率呈现同步波动闪烁现象,即频闪现象。检测结果表明,普通白炽灯的频闪波动深度为20~40%,普通日光灯或节能灯的频闪波动深度为30~80%。现在也有采用高频电子镇流器护眼灯来降低频闪的产品,虽能降低频闪但幅度有限,很难使灯光的频闪波动深度降低至5%以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照明灯用无频闪控制器,采用该控制器可使钨丝灯的频闪波动深度小于5%,使电子镇流日光灯频闪下降20-60%左右。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照明灯用无频闪控制器,它包括有桥式整流电路D1-D4,其特征在于市电电源与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输入端直接相连,在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任一输入端与市电电源对应一端之间接有限流耐高压电容C1,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输出端接有大容量耐高压电解电容C2,同时与被控照明灯W相连。本技术的优点由于白炽灯、卤钨灯等钨丝灯,具有相当好的显色性能(显色指数为100),所以在很多照明领域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技术能够在不产生电磁辐射和几乎不产生热量的前提下,能给各种钨丝灯带来消除灯光频闪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灯具,如台灯、落地灯、壁灯、筒灯、吸顶灯、吊灯、石英射灯和影视专业用灯等。由于钨丝灯的冷态电阻小,普通灯没有限流措施,所以刚开灯的瞬间有较大的冲击电流而影响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电容器C1的限流和电容器C2的缓冲作用,可延长钨丝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能消除频闪而发出无频闪灯光,其频闪深度<5%,且无高频电路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造价低可靠性高,属于既无光污染又无电磁辐射污染的理想照明灯用无频闪控制器。本技术还可减少灯具的维修量,减少物质资源的浪费,减少废弃物的生成数量,有利于环境保护。以前人们为了提高钨丝灯或电子镇流日光灯的使用寿命,常常用钨丝灯串联大功率电阻、用两只同规格的大功率钨丝灯串联、电子镇流日光灯串联普通电阻或PTC陶瓷电阻等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虽能延长灯具使用寿命,但多数是通过牺牲电能、增加产热量、降低发光效率来实现的,而且也没有开灯瞬间的限流措施,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本技术由于在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输入端串联限流电容C1并在其输出端并联大容量的滤波电容C2,C1和C2均为非耗能元件。由于C1的容量是根据发光负载的额定电流来选定的,则C1的容量确定后,其通过电流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而市电频率非常稳定,所以C1的限流效果非常好。同时,由于大容量滤波电容器C2上的电压不能突变,能够吸收市电电网可能传入的瞬时高压脉冲,因此发光负载能在平滑而稳定的电压条件下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C1、R1的两种等效接法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光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照明灯用无频闪控制器,它包括有桥式整流电路D1-D4,其特征在于市电电源与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输入端直接相连,在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任一输入端与市电电源对应一端之间接有限流耐高压电容C1,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输出端接有大容量耐高压电解电容C2,同时与被控照明灯W相连。当市电电源电压为220V时,大容量耐高压电解电容C2的容量≥0.5·P微法,C2的耐压值≥400V;限流耐高压电容C1的容量为(0.2-0.3)·P微法,C1的耐压值≥250V,其中P为负载照明灯W的额定功率,单位为瓦。当市电电源电压为110V时,大容量耐高压电解电容C2的容量≥1·P微法,C2的耐压值≥250V;限流耐高压电容C1的容量为(0.4-0.6)·P微法,C1的耐压值≥160V,其中P为负载照明灯W的额定功率,单位为瓦。整流二极管D1-D4的耐压值≥400V,最好为600V-1000V。对于不同的负载照明灯W,其大容量耐高压电解电容C2的容量取值范围也不同。对于钨丝灯大容量耐高压电解电容C2的取值范围为C2=(0.5-3.0)·P微法;对于电子镇流日光灯C2=(2-4)·P微法。对于额定功率较小的钨丝灯,C2的容量最好达到1.5·P微法以上,对于额定功率较小的电子镇流日光灯,C2的容量最好达到3·P微法以上。为了保证本技术的工作安全性,防止无频闪控制器断电后电路带电,应在电容C1和C2的两端分别并接有大阻值放电电阻R1和R2,它们的取值通常在数百千欧。本技术中,电容C1为无极性电容,为降低电路的体积及其成本,电容C1也可采用两只两倍容量的电解电容C按正负极背靠背串联而成,它们分别并接各自的放电电阻R(如图2所示)。电容C2也可采用多只电解电容并联而成。本技术采用电容C1限流后,再用全桥式整流电路D1-D4整流成脉动直流电,同时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连接有大容量电解电容C2,电容C2的正极与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2的负极与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端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2的正负极还与负载照明灯W连接。由于放电电阻R1、R2的阻值一般为数百千欧,故其耗电甚微。灯开关K应接在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的任意一侧,用于控制负载照明灯W的开关。整流二极管D1-D4为普通整流二极管,二极管的电流取值视负载功率的大小而定,其耐压值一般取≥600V为宜。由于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有电容C1,该电容还可以在当整流二极管D1-D4出现短路故障时起到过流保护作用。实施例,对于额定功率为40W/220V的钨丝灯(白炽灯或卤钨灯),电容C2的容量至少为1.65×40=66微法,电容C2的耐压≥400VDC即可,电容C1的容量最好为0.27×40=10.8微法,C1的耐压≥250VAC即可,这样,本技术的控制器可使钨丝灯的频闪波动深度<2%。如图1所示,桥式整流电路D1-D4将交流市电转换成脉动直流电,再经大容量电解电容C2对脉动直流电进行平滑滤波,在C2的正负极间就有相对平坦的直流电,该直流电电压的高低又通过电容C1容量的大小和钨丝灯负载功率的大小来平衡,一旦灯具灯泡的额定功率及电容C1的容量确定,那么,电容C2上就有稳定的直流电压,钨丝灯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消除频闪而发出无频闪灯光,其频闪深度<5%,比欧洲无频闪标准有所提高,且无高频电路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造价低可靠性高,属于既无光污染又无电磁辐射污染的理想照明灯用无频闪控制器。本技术用于书写台灯或室内装饰灯时,可以将电容C1分成若干个可以改变并联数量的小容量电容,这些小容量电容全部并联时的总容量与C1的容量相当,通过调节电容器并联数量的多少,可以改变限流电容的容量,从而实现无频闪调光功能。如并联电容器的个数为四个时,如图3中的C11、C12、C13、C14,其调节原理为电容C11-C14随金属动片1在固定的金属箔片2上转动的角度不同,所组合成的总电容C1的大小也会改变,因而就调节了灯的亮度,R11-R14分别为C11-C14的放电电阻。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灯用无频闪控制器,它包括有桥式整流电路D1-D4,其特征在于市电电源与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输入端直接相连,在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任一输入端与市电电源对应一端之间接有限流耐高压电容C1,桥式整流电路D1-D4的输出端接有大容量耐高压电解电容C2,同时与被控照明灯W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勍
申请(专利权)人:韩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