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叉车
[0001]本技术涉及叉车
,特别涉及一种叉车。
技术介绍
[0002]叉车是一种以货叉为取物装置,能将货物提升一定高度,可进行运输的车辆。目前,常规叉车的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叉车的内部组件,但内部组件布置一般较为随意,导致安装空间的利用率较低,从而使得叉车整车尺寸较大。
[0003]在仓储运输的过程中,需为体积较大的叉车设计宽度更宽的巷道空间以供叉车行驶和转向。但对于仓储运输而言,巷道空间增大会导致仓储容率降低,从而无法充分利用仓库的存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旨在通过提高叉车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以缩减叉车体积,提高仓储容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叉车,包括:
[0006]车体,所述车体包括主体部和两支臂,所述主体部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端部,两所述支臂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个端部,且朝车体的后方延伸设置,两所述支臂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主体部围合形成有容置空间,一所述支臂内侧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主体部和两支臂,所述主体部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端部,两所述支臂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个端部,且朝车体的后方延伸设置,两所述支臂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主体部围合形成有容置空间,一所述支臂内侧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货叉,所述货叉设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货叉包括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所述第一叉臂位于所述第二叉臂的上方;以及前移驱动机构,所述前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分别与所述第一叉臂和所述第二叉臂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叉臂和所述第二叉臂沿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还包括:上门架,所述上门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活动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使所述上门架沿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叉臂可升降地设于所述上门架;和下门架,所述下门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且位于所述上门架的下方,所述下门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活动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使所述下门架沿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叉臂可升降地设于所述下门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架朝向所述支臂的一侧设有第一滑轮,所述支臂朝向所述上门架的一侧凹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轮的端面贴设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壁,且所述第一滑轮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滑动;所述下门架朝向所述支臂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轮,所述支臂朝向所述下门架的一侧凹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下方,所述第二滑轮的端面贴设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底壁,且所述第二滑轮可沿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滑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由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内端延伸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连通设置;所述叉车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用于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提供动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动端与所述上门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为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动端与所述下门架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靠近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液压泵之间连接有油管;油箱,所述油箱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成,吕朝顺,唐露,
申请(专利权)人:劢微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