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电梯防冲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安全
,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电梯防冲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电梯主要用于城市高层和超高层的各类建筑中,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由于建筑施工电梯使用频繁,保证电梯使用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运行过程中临空一面的吊笼门,吊笼门与轿厢的连接方式是轿门上方设置有吊门滚轮,通过吊门滚轮挂在轿门导轨上,导致其防冲撞能力较差,常常存在坠人、坠物的安全隐患。
[0003]近些年电动运输车普及,通过电梯轿厢运输劳动车(推车、电动车等)易发生失控冲撞施工电梯轿厢门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坠落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电梯防冲撞装置,本申请通过设置在电梯厢内侧壁的防撞机构、翻转机构和固定机构的相互配合,在电梯厢内产生对外的冲撞,通过防撞杆受力,将力传递到防撞机构上,从而增加了电梯厢的防冲撞能力,同时,通过翻转机构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因疏忽忘记放下防撞杆而引起安全隐患,保证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电梯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厢(1)、防撞机构(2)、翻转机构(3)、固定机构(4);电梯厢(1)整体为空腔的长方体,电梯厢(1)的两侧分别设有网格门(11);防撞机构(2)具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电梯厢(1)内部的侧壁;翻转机构(3)设置在电梯厢(1)内部的侧壁;固定机构(4)设置在电梯厢(1)内部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撞机构(2)包括第一支架(24)、第二支架(25)、防撞杆(23)、第一缓冲部(21)和第二缓冲部(22);第一支架(24)设有一个矩形切口并且设置在电梯厢(1)内部的侧壁;第二支架(25)平行于第一支架(24)并且设有一个矩形切口,第二支架(25)设置在远离第一支架(24)的电梯厢(1)内部的侧壁;防撞水平设置在电梯厢(1)内,防撞杆(23)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支架(25)内的中间处,防撞杆(23)远离第二支架(25)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架(24)内的中间处第一缓冲部(21)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架(24)所开设的矩形切口中,第一缓冲部(21)的工作端朝向防撞杆(23)的一侧;第二缓冲部(22)设置在第二支架(25)所开设的矩形切口中,第二缓冲部(22)的工作端与第一缓冲部(21)的工作端朝向相同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架(25)内设有限位块(251),限位块(251)位于防撞杆(23)远离第二缓冲部(22)的工作端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部(21)和第二缓冲部(22)分别包括有挡板(211)、限位柱(212)、弹簧(214)、限位套筒(215)、缓冲柱(213)和抗压板(216);挡板(211)呈竖直状设置在防撞机构(2)的内部一侧;限位柱(212)设有开口并且水平设置在挡板(211)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夕纯,汪波,时宽亚,高祥,常征,尚陈,尹钥,徐方东,唐伟,万占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工皖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