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光纤传光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49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光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多路光纤传光束,包括光纤接头,用于连接光纤光源控制器,所述光纤接头包括第一接头以及与其连接固定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连接至光纤光源控制器内,用于接收光输入;导光光纤,多路所述导光光纤均与所述光纤接头连接;进线光纤,插接至所述第一接头的内部,插入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接头内,所述第二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导光光纤,所述进线光纤与所述导光光纤通过光纤耦合器对准耦合;将光纤导光束中易损的光纤接头部分、对插接部分、传输部分以及耦合器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有利于后期单一部件的拆装维护和更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路光纤传光束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传光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路光纤传光束。

技术介绍

[0002]光纤传光束(也称为光纤导光束)是利用光纤全反射特性的导光媒介,一般选用低损耗的塑料光纤、玻璃光纤及石英光纤制作,包括一进多出及多进多出等多种规格,在不同的场合下应用。
[0003]光纤导光束在自动化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岩石、矿藏检测领域,通常需要将光纤传导的光信号投射到不同角度的岩石表面,并且保证各个信号的光谱相同,然后更换光谱范围进行检测,得到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0004]光纤导光束作为连接媒介,易产生光纤耦合器或者接头损坏,传统的导光束结构中采用了全封闭的结构,一旦发生损坏基本上是抛弃型,需要重新购买来替换使用。但其中损坏的往往只是个别零件,整体置换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厂家在回收后也不利于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路光纤传光束,包括:
[0006]光纤接头,用于连接光纤光源控制器,所述光纤接头包括第一接头以及与其连接固定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连接至光纤光源控制器内,用于接收光输入;
[0007]导光光纤,多路所述导光光纤均与所述光纤接头连接;
[0008]定义所述导光光纤与所述光纤接头连接的一端为光输入端,另一端为光输出端;
[0009]保护接头,被设置在所述导光光纤的光输出端与所述导光光纤连接,并被设置成插入至测量对象表面的预留孔内以提供光输出;
[0010]进线光纤,插接至所述第一接头的内部,插入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接头内,所述第二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导光光纤,所述进线光纤与所述导光光纤通过光纤耦合器对准耦合;
[0011]其中,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0012]所述导光光纤靠近所述进线光纤的接入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被设置为限制所述第二接头在所述导光光纤光输入端的位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均被设置成中空结构,以供所述导光光纤、所述进线光纤以及所述光纤耦合部的穿设固定,且所述第一接头被设置为可插入至所述第二接头内部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外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内螺纹连接部,所述外螺纹连接部被设置为可插入至所述内螺纹连接部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头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导光光纤穿设的穿设孔,所述穿设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光光纤的外径。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头的顶端内侧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板插接固定的定位槽。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导光光纤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光光纤的外径,以供所述导光光纤穿设。
[0018]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光纤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固化胶,将所述导光光纤与所述定位板之间通过固化胶粘接固定。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头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凸出设置的限位凸框,所述限位凸框被设置为限制所述第一接头向所述第二接头内部超出所述内螺纹连接部的位置移动。
[0020]进一步的,所述光纤耦合器包括第一耦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耦合部配合使用的第二耦合部,所述第一耦合部用于固定所述导光光纤,所述第二耦合部用于固定所述进线光纤,所述第一耦合部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对接端分设有相配合的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框。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耦合部靠近所述第一耦合部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具有弹性变量,被设置为受压时可向内弹性收缩,所述第一耦合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连接件相匹配的卡孔。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框的下方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下连接框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二耦合部外侧滑动连接,所述弹簧被设置为在所述光纤耦合器锁紧时具有使得所述下连接框始终向所述上连接框方向运动的趋势。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多路光纤传光束为一进多出型传光束,其显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技术的多路光纤传光束中,将光纤导光束中易损的光纤接头部分、对插接部分、传输部分以及耦合器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有利于后期单一部件的拆装维护和更换;同时,连接接头中内设有限位结构,可保证耦合器的连接稳定性,且在传输部分的出口位置设置定位板,可防止高次数的使用导致导光光纤的损坏,增强光纤的传输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多路光纤传光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光纤接头的正视剖面的拆分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光纤接头的正视剖面的组合示意图。
[0029]图中,10、光纤接头;11、第一接头;111、外螺纹连接部;12、第二接头;121、内螺纹连接部;122、限位凸框;123、穿设孔;124、定位槽;20、导光光纤;30、保护接头;40、进线光纤;50、光纤耦合器;51、第一耦合部;511、上连接框;52、第二耦合部;521、下连接框;522、活动件;523、弹簧;524、弹性连接件;60、定位板;60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0031]结合图1

3所示实施例的多路光纤传光束,为一进多出型传光束,其包括光纤接头
10、导光光纤20、保护接头30、进线光纤40、光纤耦合器50以及定位板60。
[0032]其中,光纤接头10,用于连接光纤光源控制器。
[0033]如图所示,光纤接头10包括第一接头11以及与其连接固定的第二接头12,第一接头11可拆卸地连接至光纤光源控制器内,用于接收光输入。
[0034]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可被设置为中空的方向、圆形或其他形状。如图所示,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均被设置成圆柱体结构,内部具有供导光光纤20和进线光纤40穿设的中空容腔,用于穿设导光光纤20和进线光纤40。
[0035]具体的,第二接头12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供导光光纤20穿设的穿设孔123,穿设孔123的内径大于单路导光光纤20的外径或多路导光光纤20的外径之和,以使导光光纤20可穿设并延伸至第二接头12的外侧,并使导光光纤20可在穿设孔123的内侧穿设移动。
[0036]进一步的,导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光纤传光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接头(10),用于连接光纤光源控制器,所述光纤接头(10)包括第一接头(11)以及与其连接固定的第二接头(12),所述第一接头(11)可拆卸地连接至光纤光源控制器内,用于接收光输入;导光光纤(20),多路所述导光光纤(20)均与所述光纤接头(10)连接;定义所述导光光纤(20)与所述光纤接头(10)连接的一端为光输入端,另一端为光输出端;保护接头(30),被设置在所述导光光纤(20)的光输出端与所述导光光纤(20)连接,并被设置成插入至测量对象表面的预留孔内以提供光输出;进线光纤(40),插接至所述第一接头(11)的内部,插入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接头(12)内,所述第二接头(12)的内部设置有导光光纤(20),所述进线光纤(40)与所述导光光纤(20)通过光纤耦合器(50)对准耦合;其中,所述第一接头(1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接头(12)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接头(11)与所述第二接头(12)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光光纤(20)靠近所述进线光纤(40)的接入端设置有定位板(60),所述定位板(60)被设置为限制所述第二接头(12)在所述导光光纤(20)光输入端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光纤传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1)与所述第二接头(12)均被设置成中空结构,以供所述导光光纤(20)、所述进线光纤(40)以及所述光纤耦合器(50)的穿设固定,且所述第一接头(11)被设置为可插入至所述第二接头(12)内部与所述第二接头(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光纤传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外螺纹连接部(111),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内螺纹连接部(121),所述外螺纹连接部(111)被设置为可插入至所述内螺纹连接部(121)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光纤传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12)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导光光纤(20)穿设的穿设孔(123),所述穿设孔(123)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光光纤(20)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徒桂平王雪琴王健卞长银黄俊兵李冠群花纯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鸿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