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洪杰专利>正文

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33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其具有可调节供给各光源电源电压和可编程序的控制芯片电路;光源可以使用已有的能够产生红、绿、蓝颜色的灯泡,也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或者是冷阴极荧光灯和日光灯,其红、绿、蓝按照一定顺序品字型排列组合;将光源装置于透明外壳内;透明外壳与光源之间设置反光控制板;照明装置的控制芯片电路,主要由单片机P89LPC901及外围电路组成;通过控制电路调节红、绿、蓝三个光源的颜色和亮度,以适合家庭、汽车内、娱乐场所、室外照明,合成人们所需要的最佳效果的各种光色。(*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照明
,一种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庭照明设施中,大部分为单色光照明,即白色日光灯照明,传统的彩色照明是通过使用彩色灯泡或彩色滤色装置实现的,其颜色单一,不能在生活中随意改变颜色,限制了彩色照明的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如上所述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通过调节红、绿、蓝三个光源的颜色和亮度,以合成人们所需要的最佳效果的各种光色,可适用家庭、汽车内、室外照明、娱乐场所等场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其具有可调节供给各光源电源电压和可编程序的控制芯片电路;采用灯泡、发光二极管、冷阴极荧光灯和日光灯任一种作光源,将光源装置于透明外壳内,透明外壳与光源之间设置反光控制结构。所述的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的控制芯片电路,主要由单片机P89LPC901及外围电路组成,单片机的P2.0、P2.1、P2.2口分别接按键开关K1、K2、K3,开关另一端接地,输入口P2.0、P2.1、P2.2经上拉电阻R1、R2、R3接通电源VCC;单片机的1脚接地,8脚接电源,并通过电容C1接地;单片机的5、6和7脚为P1.0、P1.1和P1.2输出口分别接电阻R4、R5和R6,接电阻后分别通过电容C4、C3和C2接地;再连接三极管Q3、Q2和Q1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接发光二极管LED3、LED2和LED1,并接有限流电阻R9、R8和R7,电阻的另一端接入电源VCC。所述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的光源,可以是能够产生红、绿、蓝颜色的灯泡,也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或者是冷阴极荧光灯和日光灯;其红、绿、蓝发光体按照一定顺序品字型排列组合。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该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性能好,价格低,实用性强,可通过调节红、绿、蓝三个光源的颜色和亮度,能制造出颜色多样、亮暗可调的光照效果,可用于家庭、汽车内、室外照明、娱乐场所等场合,合成人们所需要的最佳效果的各种光色,改变了以往的灯光颜色单一,不能随意调节改变颜色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是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的日光灯或冷阴极荧光灯结构示意图。图2是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的日光灯或冷阴极荧光灯结构俯视图。图3是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控制电路原理图。图4是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的灯泡光源控制电路原理图。图5是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的日光灯或冷阴极荧光灯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1、2所示1-壳体座,2-控制电路,3-反光控制板,4-光源,5-透明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2、3所示该装置具有壳体座(1)、光源(4)、控制芯片电路(2),光源装置于透明外壳(5)内,其光源为能够产生红、绿、蓝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对于红、绿、蓝三色合成彩色的控制,可以通过电位器或已写好程序的单片机完成;其光学结构是根据加法混色法及空间加色法,使三个基色光源为品字型紧密分布,以使三色光在品字型中心充分混合;其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后,单片机IC内部复位,时钟启动,P2.0、P2.1、P2.2口等待控制信号,P1.0、P1.1、P1.2口无输出,保持低电平,各发光二极管不亮,整机处于待机状态。按开关K3 POWER ON/OFF键,单片机IC从待机状态转换为工作状态;首先调用单片机IC运行程序及上次关机时状态数据,按上次关机时状态从P1.0、P1.1、P1.2口输出比例方波,经过RC网络滤波,输出平滑电压控制三极管导通,发光二极管工作;再按动K3,单片机IC从工作状态进入模式设置状态,按K1或K2键,工作模式在单色光、单色微调、单色自动变换、全色谱自动变换四种模式之间转换,单色自动变换、全色谱自动模式将自动工作;要在单色光和单色微调两种模式中选择颜色时,可同时按K1和K2键,颜色自动变换,当有所需颜色时,按K1或K2键,颜色变换停止,并保持稳定,关机时只需连续按K3键即可;单片机P1.0、P1.1、P1.2口为工作状态输出,设P1.0口输出为红色,P1.1口输出为绿色,P1.2口输出为蓝色。其输出高电平时,二极管点亮,每个输出口可通过改变比例方波改变三极管的导通角,进而改变发光二极管的亮度。颜色的生成方式为红+绿=黄;红+蓝=紫;蓝+绿=青;红+绿+蓝=白,其它颜色通过改变颜色配合比例实现。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4所示该调色光源照明装置也采用图1中的壳体座(1),控制电路(2),光源(4),反光控制板(3),光源(4)装置于透明外壳(5)内,反光控制板(3)装置于光源(4)与透明外壳(5)之间,光源为能够产生红、绿、蓝颜色的灯炮,对于红、绿、蓝三色合成彩色的控制,可以通过电位器或已写好程序的单片机完成;其光学结构是根据加法混色法及空间加色法,使三个基色光源为品字型紧密分布,以使三色光在品字型中心充分混合;其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后,单片机IC内部复位,时钟启动,P2.0、P2.1、P2.2口等待控制信号,P1.0、P1.1、P1.2口无输出,保持低电平,各灯不亮,整机处于待机状态。按开关K3 POWER ON/OFF键,单片机IC从待机状态转换为工作状态;首先调用单片机IC运行程序及上次关机时状态数据,按上次关机时状态从P1.0、P1.1、P1.2口输出比例方波,经过R4、R5、R6分别连接可控硅S1、S2、S3栅极,可控硅得电导通,灯泡L1、L2、L3点亮;再按动K3,单片机IC从工作状态进入模式设置状态,按K1或K2键,工作模式在单色光、单色微调、单色自动变换、全色谱自动变换四种模式之间转换,单色自动变换、全色谱自动模式将自动工作;要在单色光和单色微调两种模式中选择颜色时,可同时按K1和K2键,颜色自动变换,当有所需颜色时,按K1或K2键,颜色变换停止,并保持稳定,关机时只需连续按K3键即可;单片机P1.0、P1.1、P1.2口为工作状态输出,设P1.0口输出为红色,P1.1口输出为绿色,P1.2口输出为蓝色。其输出高电平时,灯泡点亮,每个输出口可通过改变比例方波改变可控硅的导通时间,进而改变灯泡的亮度。颜色的生成方式为红+绿=黄;红+蓝=紫;蓝+绿=青;红+绿+蓝=白,其它颜色通过改变颜色配合比例实现。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5所示该调色光源照明装置也采用图1中的壳体座(1),控制芯片电路(2),光源(4),光源装置于透明外壳(5)内,反光控制板(3)装置于光源(4)与透明外壳(5)之间,其光源为能够产生红、绿、蓝颜色的日光灯或冷阴极荧光灯;对于红、绿、蓝三色合成彩色的控制,可以通过电位器或已写好程序的单片机完成;其光学结构是根据加法混色法及空间加色法,使三个基色光源为品字型紧密分布,以使三色光在品字型中心充分混合;其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后,单片机IC内部复位,时钟启动,P2.0、P2.1、P2.2口等待控制信号,P1.0、P1.1、P1.2口无输出,保持低电平,各日光灯或冷阴极荧光灯不亮,整机处于待机状态。按开关K3 POWER ON/OFF键,单片机IC从待机状态转换为工作状态;首先调用单片机IC运行程序及上次关机时状态数据,按上次关机时状态从P1.0、P1.1、P1.2口输出比例方波,经过RC网络滤波,输出平滑电压控制可调光镇流器PWM1、PWM2、PWM3工作,日光灯或冷阴极荧光灯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色光源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装置,其具有可调节供给各光源电源电压和可编程序的控制芯片电路(2);采用灯泡、发光二极管、冷阴极荧光灯和日光灯任一种作光源(4),光源装置于透明外壳(5)内,透明外壳(5)装置于壳体座(1)上;壳体座(1)与光源(4)之间设置反光控制结构(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洪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