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30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房屋建筑支护结构,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支护结构本体,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连接块,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护固定组件,所述支护固定组件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卡接组件,所述支护固定组件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支撑底板组件,所述支撑底板组件的外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有铆钉,所述支护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板、固定块和活动插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卡接孔、弹簧柱、卡接柱和活动块的配合,可以快速的对移动块进行定位调节,增加移动块在安装过程中的定位效率,从而可以调节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倾斜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屋建筑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具体涉及房屋建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房屋建设之前,为了增加房子的稳定性和牢固度,通常需要打地基,或是开挖基坑以建设地下室或地下停车场等,在基坑开挖完成后,为了保证基坑四周的土体的稳定性,同时满足地下室、地下停车场施工时有足够空间的要求,所以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护,基坑支护工程是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防止土体下滑而造成的妨碍施工以及安全隐患;常见的基坑支护的形式主要有排桩支护、水泥土桩墙、逆作拱墙等形式。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3682130U的专利文件中,提出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基坑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桩柱、楔形座、横撑杆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护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护板的右侧,所述桩柱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前侧壁,所述楔形座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底部,所述横撑杆焊接在所述楔形座的前侧壁且位于所述桩柱的底部,所述横撑杆的左右两侧壁下侧均焊接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机构滑行连接在所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房屋建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结构本体(1),所述支护结构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01),所述支护结构本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连接块(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护固定组件(2),所述支护固定组件(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卡接组件(3),所述支护固定组件(2)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支撑底板组件(4),所述支撑底板组件(4)的外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有铆钉(5),所述支护固定组件(2)包括有固定板(21)、固定块(22)和活动插接柱(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的一侧与支护结构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1)的两侧开设有滑槽(211)和卡接孔(212),所述固定板(21)的正面底部与固定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2)的内壁与活动插接柱(23)的外表面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3)包括有移动块(31),所述移动块(3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接槽(311),所述卡接槽(311)的内壁与固定板(2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3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一(312),所述移动块(3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二(3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建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一(3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振斌李永杰陈宏超程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家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