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326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包括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用于给第一蓄电池充电的开关电源柜,用于给第二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之间接有切换电路;还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安装箱,安装箱的两侧开设有进风通孔,进风通孔位置处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横向剖面的两侧呈内凹的弧形,安装箱的底部开设有出风通孔,出风通孔位置处设置有引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与市电互为备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对第二蓄电池充电,增强延长了整体备电时间,设置进风管,通过狭口效应将外部的风引入备电模块,对备电模块进行降温,增强了备电模块的工作安全性。增强了备电模块的工作安全性。增强了备电模块的工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设备供电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国网通信具有无线通信以及有线通信两种通信方式,其中,有线通信通常是采用OLT设备或ONU设备。OLT是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Termination)的简称,OLT设备和ONU设备一样,是光电一体的设备也被叫做光端机。OLT设备可以与前端交换机用网线相连,转化为光信号,用单根光纤与用户端的分光器互联,实现对用户端设备ONU的控制、管理和测距,并和ONU设备一样,是光电一体的设备。
[000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里的电器化设备也在不断增多,造成用电负荷不断增大,在用电高峰出现过载断电现象,造成OLT设备断电,造成网络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就需要解决基站OLT设备的备电问题。现有的备电切换一般提供两个基站电池,在市电断电采用基站电池供电。然后两个基站电池都依靠市电提前充电,在市电停电时间较长或反复停电的情况下,难以提供安全可靠的备电,且备电系统没有考虑基站电池工作的环境安全性,增加了备电系统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与市电互为备用,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对第二蓄电池充电,增强延长了整体备电时间,设置进风管,通过狭口效应,将外部的风引入备电模块,对备电模块进行降温,增强了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组的工作安全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室内的备电模块和设置在室外的增强模块,所述备电模块包括用于给基站OLT设备供电的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用于给第一蓄电池充电的开关电源柜,以及用于给第二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之间接有切换电路;所述增强模块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安装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安装箱的顶部,安装箱的两侧开设有进风通孔,进风通孔位置处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横向剖面的两侧呈内凹的弧形,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开设有出风通孔,出风通孔位置处设置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出口位于备电模块的附近;所述引风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挡水透气层。
[0006]上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外壁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
[0007]上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透气夹持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
[0008]上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透气层为呈圆环结构的棉片层。
[0009]上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池检测模块、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PWM产生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二电池检测模块、第二微控制器和第三PWM产生模块,所述第二PWM产生模块和第三PWM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与非门逻辑电路相接,所述与非门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有接触器驱动模块,所述接触器驱动模块接有接触器;所述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接在基站OLT设备和第一蓄电池的供电回路中,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接在基站OLT设备和第二蓄电池的供电回路中。
[0010]上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输入端相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输出端相接的第一PWM产生模块,所述第一PWM产生模块通过第一风机驱动模块接有第一风机。
[0011]上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输入端相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输出端相接的第四PWM产生模块,所述第四PWM产生模块通过第二风机驱动模块接有第二风机。
[0012]上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驱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2和继电器JDQ,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与非门逻辑电路的输出端相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DQ的线圈接点1端相接,继电器JDQ的线圈接点2端经电阻R1与电源 VCC相接,继电器JDQ的常开触点K3的一端接地,继电器JDQ的常开触点K3 的另一端与接触器JCQ的第1线圈接点相接,接触器JCQ的第2线圈接点与电源VCC相接。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
[0015]2、本技术采用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与市电互为备用,在满足不间断供电的同时,提高了整体备电时间,实现在用电晚高峰时间段基站 OLT设备M不脱网,便于维护人员排查问题,减小掉站率,减少维护人员发电工作量,同时也可以解决部分机房不能发电的问题。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对第二蓄电池充电,增强延长了整体备电时间,使得在市电长时间停电的情况下,基站OLT设备M的也能持续安全的工作。
[0017]4、本技术设置进风管,通过狭口效应,将外部的风引入备电模块,对备电模块进行降温,增强了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组的工作安全性。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与市电互为备用,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对第二蓄电池充电,增强延长了整体备电时间,设置进风管,通过狭口效应,将外部的风引入备电模块,对备电模块进行降温,增强了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组的工作安全性。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增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引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接触器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开关电源柜;2—第一蓄电池;3—切换电路;4—第二蓄电池;5—太阳能电池板;6—基站OLT设备;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二参数输入模块;9—第二电池检测模块;10—第二微控制器;11—第二风机驱动模块; 12—第二风机;13—与非门逻辑电路;14—接触器驱动模块;15—接触器; 16—第一PWM产生模块;17—第二PWM产生模块;18—第一风机驱动模块; 19—第三PWM产生模块;20—第四PWM产生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室内的备电模块和设置在室外的增强模块,所述备电模块包括用于给基站OLT设备(6)供电的第一蓄电池(2)和第二蓄电池(4)、用于给第一蓄电池(2)充电的开关电源柜(1),以及用于给第二蓄电池(4)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第一蓄电池(2)和第二蓄电池(4)之间接有切换电路(3);所述增强模块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安装箱(26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安装在安装箱(261)的顶部,安装箱(261)的两侧开设有进风通孔,进风通孔位置处设置有进风管(264),所述进风管(264)的横向剖面的两侧呈内凹的弧形,所述安装箱(261)的底部开设有出风通孔,出风通孔位置处设置有引风管(265),所述引风管(265)的出口位于备电模块的附近;所述引风管(265)包括第一管体(2671)、第二管体(267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管体(2671)和第二管体(2672)的第一连接体(2673),所述第一管体(2671)和第二管体(267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挡水透气层(267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671)和第二管体(2672)的外壁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体(2673)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透气层(2674)夹持在第一管体(2671)和第二管体(2672)之间。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透气层(2674)为呈圆环结构的棉片层。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重要负载的增强型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池检测模块(24)、第一微控制器(25)和第二PWM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张新城罗良才赵容涛庄泽惠刘楠侯辉刘锋张李朋
申请(专利权)人:爱维达西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