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24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器。其包括:沸水槽,由底槽和侧槽组成,底槽有一个外表面和内表面,底槽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同有一小孔,内表面接近水;沸水槽内的加热水的加热装置;将加热装置和沸水槽内的内表面隔开的装置;将加热装置固定在沸水槽内表面、同时使加热装置与隔离装置和底槽接合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热器可以用于需加热水的器具中,使用时将发热器完全浸入水中,能有效的使水转变成蒸汽,同时制造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浸没式发热器及其支撑结构,确切的说,是通过浸在水中的电发热装置,实现发热功效的一种装置。
技术介绍
热水或蒸汽在烹调食物,提高湿度或提取蒸馏水所用的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这一类器具时,蒸汽一般都是由水在沸腾至其沸点时由液体转变成汽体时获得的。例如烹煮食物时蒸汽所起的很自然和有效的作用是加热和/或煮熟食物。同样在使用加湿机提高空气的湿度时也是通过将水加热至沸腾而得到蒸汽混和物的。这些蒸汽再从机体散及到期望的区域来增大空气的湿度。而在提炼蒸馏水时必须先产生蒸汽,这样才能使杂质留在水中,从中获得的蒸汽通过一系列的冷凝器冷却最终得到蒸馏水。在所有这些装置中要获得蒸汽都需将沸水槽中的水加热。然而,基于在蒸发水并获得蒸汽时相对温度较高,沸水槽中不能使用价格低廉的聚碳酸酯塑料,而需用价格昂贵的耐高温材料聚丙烯硫化物(P.P.S.),聚碳酸酯对苯二酸盐(P.B.T.)或聚碳酸酯。在其它情况下,沸水槽中的相当一部分零件都应由上述耐高温塑料制成且必须附在由价格较低的材料制成的部件上同时使用,这样既增加了材料成本又增加了制造成本,因为在沸水槽中发热器附近必须插入附件以起保护作用。例如,Glucksamn在5404803美国专利中创作了一种食物蒸汽用具,它由一个内连但又独立且能自存蒸汽的发生器和一个煮食容器组成。其蒸汽是通过浸在水中的发热体在蒸汽发生器中形成,接着在煮食容器中冷凝形成喷发式蒸汽。然后这些蒸汽沿着容器的水平表面散发到煮食物的地方。发热体和相失的加热水的电子部件都暴露在发生器容器中。发热体通常安装于蒸汽发生器容器较低点的水平表面,并直接用螺丝或其它配件固定。为产生蒸汽,水被倒入蒸汽发生器并完全浸入发热体。随着发热体不断的产生能量,水随之沸腾转变成蒸汽传至煮食容器。通常情况下,仍有一小部份水留在蒸汽发生器中以冷却发热体并防止其过热。食物煮熟后,已用完大部份水,这时发热体会通过温控装置自动断电。不足之处是,某些情况下,发热体没能自动切断而继续产生热量。但由于大部份这类厨房用具所用的材料都是聚碳酸酯塑料,容易发生火灾或导致蒸汽发生器熔化。为尽量避免这些祸患,与发热体接触的表面座由耐高温材料制成,如P.P.S,P.B.T或聚丙烯酯。与聚碳酸酯塑料相比这类材料成本很高,若在发热体附近使用这类材料制造成本相对提高,所以不合算。因此,研制一种既能有效的产生蒸汽,制造成本低廉并且安全的发热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器,该发热器可以用于需加热水的器具中,包括但不限于食物蒸发器、蒸馏器、蒸发器或加湿机,使用时将发热器完全浸入水中,就能有效的使水转变成蒸汽。本技术发热器,其包含沸水槽,由底槽和侧槽组成,底槽有一个外表面和内表面,底槽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同有一小孔,内表面接近水;沸水槽内的加热水的加热装置;将加热装置和沸水槽内的内表面隔开的装置;将加热装置固定在沸水槽内表面、同时使加热装置与隔离装置和底槽接合的固定装置。加热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在沸水槽表面的发热体,发热体固定在沸水槽中的一个表面并通过它将水加热的装置,发热体要完全浸入水中,并用硅胶体与接触面隔开以减少当发热体过热时将表面热熔的危险性。与发热体接触的表面应能抗热。所述加热装置中在用于加热水的位置,有一外围凹槽和一个将加热装置与内表面隔离的装置,它由一个套环构成,套环定位于凹槽内,在水和底槽上的小孔内形成密封层。所述套环是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套环的宽度范围为3/8-1/2英寸。所述加热装置的硅胶套环相临的沸水槽底槽由聚碳酸酯塑料制成。沸水槽可以使用廉价的聚碳酸酯塑料而非用昂贵的P.P.S.,P.B.T.,或聚碳酸酯,因为发热体是用硅胶体与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的沸水槽隔开的。所述固定装置有一个从沸水槽底槽穿出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有首末端和第二末端,首末端与加热装置相匹配;所述发热器有一个与沸水槽外表面相临的垫片,垫片将固定螺栓的第二末端卡在沸水槽底槽的外表面,这样当固定螺栓被卡紧时,套环相应的受到挤压就形成一个液体的密封层以防水的泄漏。硅胶体套环的高度不应与发热体相匹配,当发热体外的水蒸发时,水槽在发热体和沸水槽底部起到高温水隔板的作用。所述固定螺栓是可以通过固定其首末端使加热装置得到线性接合的螺栓。固定螺栓从沸水槽中的小孔穿出,通过挤压硅胶体形成密封层以防止水从孔中泄漏。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嵌在铝压铸槽内的电发热体。所述加热装置也可以包括带发热外壳的电发热体,电发热体位于发热体外壳内且与引线相连,可以产生热量传递到发热体外壳。所述发热体外壳与顶盖固定在一起,顶盖位置与底槽内表面相近且有一个线性中心孔。所述发热体外壳包括一个边缘部分,边缘部分包着顶盖。所述发热体外壳内填有不导电但导热的物质以将热量从发热体传至其外壳。所述加热装置中设有可以进行自动切断的温控装置,当达到预设温度时,发热器便自动切断。所述加热装置中还设有保险丝。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优选的电发热器,其包括沸水槽,其包括一个底槽和一个侧槽用于储水,底槽有外表面、内表面和一个小孔,小孔与内、外表面相连,内表面接近水;沸水槽内加热水的电加热装置;将电加热装置固定且与沸水槽内表面隔开的套环;从沸水槽底槽穿出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有首末端和第二末端,首末端与用加热装置相配置;一个临近沸水槽外表面的垫片,垫片将固定螺栓的第二末端卡在沸水槽的外表面,当固定螺栓卡紧时,套环相应被挤压到沸水槽的外表面以在沸水槽外表面和沸水槽之间形成液体密封层。发热体包括外围凹槽,而用于隔离发热体的硅胶体是固定在此凹槽上,以在发热体和底槽间形成一个密封层。发热体通过从底槽穿出的固定螺栓固定在底槽中。发热体还包括一个沸水槽外表面附近的圆锥体垫圈,垫圈将固定螺栓固定在沸水槽上使得固紧的过程中硅胶受到挤压。通过使用硅胶,在发热体和底槽之间产生一隔热保护层,起到保护发热体的作用。这样消除了火灾及热熔沸水槽的隐患,但为了减少这类隐患,防止发热体过热必须使用价格昂贵的绝缘材料。其中,所述套环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沸水槽底槽所用材料为聚碳酸酯塑料。沸水槽内的发热体有可能包含一种PTC磨石发热部件,它散漫在发热体外壳内。此PTC磨石发热部件包括两根导电引线。PTC发热体是一种半导体,能反向均衡的将热量完全传导。这样,当发热体受冷时,导热性增强,电流流经它时便产生大量的热能。相反,当发热体温度不断升高时,发热体周围的水很快散发完,PTC部件的传导性减弱,导致发热体附近只有少部份的热。由于PTC发热体能维持它自身的温度,所以温控装置或保险丝对PTC发热体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按照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发热器,使用时将发热器完全浸入水中,就能有效的使水转变成蒸汽,同时制造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发热器的主视剖面图。图2发热装置及其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3发热器的仰视图。图4发热装置的主视剖面图。图5发热器的另一种装置的主视剖面图。图6图5所示发热器的发热装置的主视剖面图。本技术中的图号说明发热器10、沸水槽12、底槽14、内表面16、外表面18水20、电发热装置22、隔离装置26、保护装置28固定螺栓29、首末端30、第二末端32垫圈或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沸水槽,由底槽和侧槽组成,底槽有一个外表面和内表面,底槽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同有一小孔,内表面接近水;沸水槽内的加热水的加热装置;将加热装置和沸水槽内的内表面隔开的装置;将加热装置固 定在沸水槽内表面、同时使加热装置与隔离装置和底槽接合的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进成
申请(专利权)人:冠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