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佳全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99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8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设置有用于与手机装配并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和用于装配于车辆的主体,所述充电装置可拆卸装配于所述主体,且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主体电连接。所述充电装置设置有外壳、充电电路和第一磁吸部,所述充电电路装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磁吸部固定装配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主体磁吸连接。所述主体设置有用于固定于车部区域的架体和至少两个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二磁吸部固定装配于所述架体,所述第二磁吸部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磁吸连接,所述第二磁吸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的位置相对应。该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能够对手机进行固定的同时对手机进行充电,保证手机能长时间工作。工作。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越来越不能离开手机。例如,人们在骑行时可以使用手机进行导航。因此人们会将手机固定于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导航。这种使用在外卖、快递等配送员中更加常见。对于从事外卖、快递等长期使用手机导航的使用者,手机长时间使用耗电快,手机容易没电。
[0003]申请号为201810290297.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主题名称为手机支架,该手机支架包括有夹线座、后夹紧旋钮、支撑轴机构、M形侧支撑手臂和万向轴固定架。该手机支架仅具备将手机固定于车头效果,并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
[000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该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能对手机进行充电,保证手机能长时间工作。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0007]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设置有用于与手机装配并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和用于装配于车辆的主体,所述充电装置可拆卸装配于所述主体,且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主体电连接。
[0008]优选的,上述充电装置设置有外壳、充电电路和第一磁吸部,所述充电电路装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磁吸部固定装配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主体磁吸连接。/>[0009]优选的,上述主体设置有用于固定于车部区域的架体和至少两个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二磁吸部固定装配于所述架体,所述第二磁吸部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磁吸连接,所述第二磁吸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的位置相对应。
[0010]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GND端与外部地线电连接。
[0011]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线电连接。
[0012]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与作为GND端的所述第二磁吸部电连接,并将与GND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磁吸部定义第一磁吸接地部;
[0013]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与作为电源输入端的所述第二磁吸部电连接,并将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磁吸部定义第一磁吸输入部。
[0014]优选的,上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和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0015]优选的,上述第二磁吸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的数量相同。
[0016]优选的,上述第二磁吸部和所述第一磁吸部均设置有三个。
[0017]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GND端与外部地线电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线电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不与外部地线或外部电源线电连接。
[0018]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为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为第一磁吸输入部。
[0019]三个所述第一磁吸部呈三角形固定分布于所述外壳。
[0020]优选的,上述外壳设置有用于手机装配的第一子盖、第二子盖和手机固定部,所述第一子盖与所述第二子盖盖合。
[0021]优选的,上述第二子盖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匹配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嵌装,所述手机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子盖。
[0022]优选的,上述外壳的边缘设置有便于将所述充电装置装配的凹槽。
[0023]优选的,上述充电电路设置有芯片U1、保险丝F1、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电容C5、电容C8、电阻R1、电阻R2、电阻R11、耦合电容C3、耦合电容C6、耦合电容C7、耦合电容C9和插口P1,芯片U1的1脚与耦合电容C7的正极电连接,芯片U1的2脚、3脚、4脚、5脚和6脚均与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芯片U1的6脚串连电容C2与芯片U1的7脚电连接,芯片U1的10脚串连电容C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2脚串连电阻R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3脚、14脚、15脚和16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芯片U1的13脚还分别串连电容C5和电容C4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3脚还与耦合电容C3的正极连接,芯片U1的18脚串连电阻R1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20脚与插口P1的3脚连接,芯片U1的21脚与插口P1的2脚连接,芯片U1的24脚与耦合电容C9的正极电连接,插口P1的4脚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保险丝F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VIN12V端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耦合电容C6的正极、耦合电容C7的正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还串连电容C8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还串连电容C16与耦合电容C9的正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还串连电阻R2与耦合电容C9的正极电连接,耦合电容C9的正极与插口P1的1脚电连接,耦合电容C3的负极、耦合电容C6的负极、耦合电容C7的负极、耦合电容C9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0024]优选的,上述充电装置还设置有用于对手机加热的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装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和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0025]优选的,上述加热控制电路设置有主控模块、LDO降压模块、指示灯模块、按键模块、发热控温模块和测温模块,所述LDO降压模块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电连接,所述LDO降压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发热控温模块和所述测温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LDO降压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发热控温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测温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所述LDO降压模块还与所述指示灯模块和所述测温模块电连接。
[0026]优选的,上述主控模块设置有芯片U2和电容C12,芯片U2的1脚串连电容C12与8脚电连接,芯片U2的1脚还与所述LDO降压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4脚与所述指示灯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5脚与所述按键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6脚与所述发热控温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7脚与所述测温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8脚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0027]优选的,上述LDO降压模块设置有稳压器VR1、电阻R6、电容C10和电容C11,稳压器VR1的Vin端串连电阻R6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连接;稳压器VR1的Vin端还串连电容C10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稳压器VR1的Vout端还串连电容C1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稳压器VR1的GND端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稳压器VR1的Vout端与所述指示灯模块和所述测温模块电连接。
[0028]优选的,上述指示灯模块设置有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D4,稳压器VR1的Vout端串连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负与芯片U2的4脚电连接。
[0029]优选的,上述按键模块设置有按键S1,芯片U2的5脚串连按键S1与所述第一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与手机装配并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和用于装配于车辆的主体,所述充电装置可拆卸装配于所述主体,且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主体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设置有外壳、充电电路和第一磁吸部,所述充电电路装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磁吸部固定装配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主体磁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置有用于固定于车部区域的架体和至少两个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二磁吸部固定装配于所述架体,所述第二磁吸部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磁吸连接,所述第二磁吸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的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GND端与外部地线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线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与作为GND端的所述第二磁吸部电连接,并将与GND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磁吸部定义第一磁吸接地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与作为电源输入端的所述第二磁吸部电连接,并将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磁吸部定义第一磁吸输入部;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和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磁吸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的数量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部和所述第一磁吸部均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GND端与外部地线电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线电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不与外部地线或外部电源线电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为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为第一磁吸输入部;三个所述第一磁吸部呈三角形固定分布于所述外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手机装配的第一子盖、第二子盖和手机固定部,所述第一子盖与所述第二子盖盖合;所述第二子盖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匹配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嵌装,所述手机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子盖;所述外壳的边缘设置有便于将所述充电装置装配的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设置有芯片U1、保险丝F1、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电容C5、电容C8、电阻R1、电阻R2、电阻R11、耦合电容C3、耦合电容C6、耦合电容C7、耦合电容C9和插口P1,芯片U1的1脚与耦合电容C7的正极电连接,芯片U1的2脚、3脚、4脚、5脚和6脚均与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芯片U1的6脚串连电容C2与芯片U1的7脚电连接,芯片U1的10脚串连电容C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2脚串连电阻R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3脚、14脚、15脚和16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芯片U1的13脚还分别串连电容C5和电容C4与所述第一磁
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3脚还与耦合电容C3的正极连接,芯片U1的18脚串连电阻R1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20脚与插口P1的3脚连接,芯片U1的21脚与插口P1的2脚连接,芯片U1的24脚与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全
申请(专利权)人:林佳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