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98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包括:导管架设于浮力结构上;浮力结构由多个吸力筒构成,所有吸力筒沿圆周布置;导管架包括主柱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固定所有吸力筒,主柱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于所有吸力筒的中部;稳定性测试系统包括多个水位检测器、姿态识别仪和多个水位控制器;每个吸力筒内设有一个水位检测器和一个水位控制器;所有水位检测器和所有水位控制器连接于姿态识别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稳定性控制系统通过水位检测器能实时监控各个吸力筒的水位,从而姿态识别仪计算出各个吸力筒的浮力以及整机的姿态;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姿态识别仪能通过水位控制器控制各个吸力筒的水位,从而保持整机的姿态保持平衡。持整机的姿态保持平衡。持整机的姿态保持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上风机基础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的


技术介绍

[0002]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是新能源
中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以其风资源优越、环保、节约土地、规模大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海上工程因在海上施工,工况较恶劣,具有可施工时间短,施工难度大,受天气海况等自然条件影响巨大等特点,对于海上风机基础施工的要求较高。
[0003]在海上风机众多基础型式中,筒型基础具有安装过程相对迅速且环保、适用水深条件大、便于回收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为浅覆盖层,且浅覆盖层上部为粘土和砂土的地质环境。
[0004]筒型基础的承载力主要由一个或多个顶部由顶盖密封、倒插入土中的吸力筒提供。目前,在绝大多数海上风电工程中,基础、塔筒和发电机组均采用分步式安装,但是分布式安装过程中需要多次调用船机,这产生了较大的安装费用;若进行一体化安装后,在湿拖(一种通过半潜船运输的方式,分为干拖和湿拖,湿拖是直接在平台的漂浮状态用拖轮移运)过程中,筒型基础可能各吸力筒产生浮力不同等原因造成整体基础倾覆,严重时危机到整个拖运船只的运输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一体化安装后,吸力筒无法产生足够浮力支撑整体,或者运输中各吸力筒产生浮力不同导致整体姿态不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导管架,所述导管架设于浮力结构上;所述浮力结构由多个吸力筒构成,所有所述吸力筒沿圆周布置;所述导管架包括主柱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所有所述吸力筒,所述主柱通过所述支撑结构连接于所有所述吸力筒的中部;
[0008]稳定性控制系统,所述稳定性测试系统包括多个水位检测器、姿态识别仪和多个水位控制器;每个所述吸力筒内设有一个所述水位检测器和一个所述水位控制器;所有所述水位检测器和所有所述水位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姿态识别仪;所述姿态识别仪设于所述导管架上;所述姿态识别仪由所有所述水位检测器判断整机的运动姿态,所述姿态识别仪控制所有水位控制器实现整机的运动姿态调整。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连接杆和固定杆组;每两相邻的所述吸力筒之间
连接一个所述连接杆;所述固定杆组固定所述主柱于多个所述吸力筒的中部。
[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组包括多个斜撑和多个筒顶柱腿;每个所述吸力筒上设有所述筒顶柱腿;每一个所述斜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柱的一侧,同一个所述斜撑的另一端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筒顶柱腿。
[0011]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组还包括有横撑,每一个所述横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柱的下端,同一个所述横撑的另一端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筒顶柱腿。
[0012]优选地:每个所述吸力筒上设有筒顶加固件,每个所述筒顶加固件上设有所述筒顶柱腿。
[0013]优选地:所述筒顶加固件包括多个筒顶加固筋和多组支撑梁结构;多个所述筒顶加固筋圆周阵列设于所述吸力筒上,每一组所述支撑梁结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筒顶加固筋之间。
[0014]优选地:每一组所述支撑梁结构包括多个长度不一的第二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筒顶加固筋之间。
[0015]优选地:同一组支撑梁结构的所有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高度由内至外逐渐减小。
[0016]优选地:所述主柱包括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直段、变径段和第三直段,三者依次通过焊接进行两两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水位控制器设于所述筒顶加固件上,所述水位控制器为抽吸所述吸力筒内气体的气泵。
[0018]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设置的稳定性控制系统通过水位检测器能实时监控各个吸力筒的水位,从而姿态识别仪计算出各个吸力筒的浮力以及整机的姿态;另外,本技术的姿态识别仪能通过水位控制器控制各个吸力筒的水位,从而保持整机的姿态保持平衡。
附图说明
[0020]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的立体图;
[0021]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的吸力筒的A 方向的剖视图。
[0022]元件标号说明
[0023]11
ꢀꢀꢀꢀꢀꢀꢀꢀꢀꢀꢀꢀꢀꢀꢀꢀꢀꢀꢀꢀꢀꢀ
主柱
[0024]111
ꢀꢀꢀꢀꢀꢀꢀꢀꢀꢀꢀꢀꢀꢀꢀꢀꢀꢀꢀꢀꢀ
第一直段
[0025]112
ꢀꢀꢀꢀꢀꢀꢀꢀꢀꢀꢀꢀꢀꢀꢀꢀꢀꢀꢀꢀꢀ
变径段
[0026]113
ꢀꢀꢀꢀꢀꢀꢀꢀꢀꢀꢀꢀꢀꢀꢀꢀꢀꢀꢀꢀꢀ
第三直段
[0027]12
ꢀꢀꢀꢀꢀꢀꢀꢀꢀꢀꢀꢀꢀꢀꢀꢀꢀꢀꢀꢀꢀꢀ
支撑结构
[0028]121
ꢀꢀꢀꢀꢀꢀꢀꢀꢀꢀꢀꢀꢀꢀꢀꢀꢀꢀꢀꢀꢀ
斜撑
[0029]122
ꢀꢀꢀꢀꢀꢀꢀꢀꢀꢀꢀꢀꢀꢀꢀꢀꢀꢀꢀꢀꢀ
横撑
[0030]123
ꢀꢀꢀꢀꢀꢀꢀꢀꢀꢀꢀꢀꢀꢀꢀꢀꢀꢀꢀꢀꢀ
筒顶柱腿
[0031]124
ꢀꢀꢀꢀꢀꢀꢀꢀꢀꢀꢀꢀꢀꢀꢀꢀꢀꢀꢀꢀꢀ
连接杆
[0032]13
ꢀꢀꢀꢀꢀꢀꢀꢀꢀꢀꢀꢀꢀꢀꢀꢀꢀꢀꢀꢀꢀꢀ
筒顶加固件
21的中部。
[0047]如图1所示,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主柱11的一侧圆周均布地设置多个斜撑121,并且每个斜撑121连接至吸力筒21上。为了方便将吸力筒21和斜撑121进行固定,可在每个固定筒21上设置相应的筒顶柱腿123。
[0048]由于主柱11上需要安装发电机组等设备,导致主柱11的重量加重;为了避免斜撑121 的断裂,现在进一步地在主柱11和每个固定筒21之间多设置一个横撑122,使得横撑122) 的一端连接于主柱11的下端,同一个横撑122的另一端连接于同一个筒顶柱腿123上。
[004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现在将主体11分为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直段111、变径段112 和第三直段113,并且将第一直段111下端焊接于变径段112的上端,将变径段112的下端焊接于第三直段113的上端。通过该种方式能减少主体11固定于所有吸力筒21的安装难度,可以逐层实现对主体11的安装,避免大重量的主体11安装时举升机无法抬举的情况发生;具体的,现将第三直段113通过横撑122固定于筒顶柱腿123上,再将变径段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架,所述导管架设于浮力结构上;所述浮力结构由多个吸力筒(21)构成,所有所述吸力筒(21)沿圆周布置;所述导管架包括主柱(11)和支撑结构(12);所述支撑结构(12)固定所有所述吸力筒(21),所述主柱(11)通过所述支撑结构(12)连接于所有所述吸力筒(21)的中部;稳定性控制系统,所述稳定性测试系统包括多个水位检测器(31)、姿态识别仪(32)和多个水位控制器(33);每个所述吸力筒(21)内设有一个所述水位检测器(31)和一个所述水位控制器(33);所有所述水位检测器(31)和所有所述水位控制器(33)连接于所述姿态识别仪(32);所述姿态识别仪(32)设于所述导管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2)包括多个连接杆(124)和固定杆组;每两相邻的所述吸力筒(21)之间连接一个所述连接杆(124);所述固定杆组固定所述主柱(11)于多个所述吸力筒(21)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组包括多个斜撑(121)和多个筒顶柱腿(123);每个所述吸力筒(21)上设有所述筒顶柱腿(123);每一个所述斜撑(1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柱(11)的一侧,同一个所述斜撑(121)的另一端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筒顶柱腿(1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组还包括有横撑(122),每一个所述横撑(1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柱(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峰朱彬李嘉隆校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