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78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电源,由外壳和电路板组成,其特征是:电路板由变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限流电路、控制电路、检测电路和电源电路相互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廉,输出电压波动小,能自动控制工作起动电流,自动检测输出电压的波动情况并在异常情况下报警,它适用于拍摄外景用的直流镝灯或其它用途的直流灯具。(*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源,适用于直流镝灯或其它直流灯具。直流镝灯是拍摄电影外景用的高色度光源。目前它的电源由整流器和限流电阻箱组成,这种电源存在以下缺点1.体积大、重量重,不易搬迁;2.外连接线多,结构复杂,容易出故障;3.输出电压纹波大,拍摄质量低,往往造成浪费;4.使用和维护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廉、输出电压稳定、使用和维护方便的直流电源。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源由外壳1和电路板2组成,其中外壳1装有输入接头3和输出接头4,输入接头3包括三个接点A、B、C,输出接头4包括高电位接点U和低电位接点G,其特征是电路板2由变压电路5、整流滤波电路6、限流电路7、控制电路8、检测电路9和电源电路10相互连接而成,变压电路5由三相变压器BT1及其外围的开关元件、显示元件、保险元件11组成,整流滤波电路6由电阻R1、整流元件、滤波元件组成,限流电路7由分流元件12、导电片W、限流元件和开关元件组成,控制电路8主要由比较放大芯片IC1、IC2、IC3、三极管BG1、BG2、开关元件及其外围的电阻等组成,检测电路9主要由比较放大芯片IC4及IC5、发音元件M、三极管BG3及其外围的电阻等组成,电源电路10由变压器BT2、整流芯片IC7及其外围的滤波元件C组成。三相变压器BT1的三个初级绕组分别通过开关连动部件J1-2、J2-3、J1-4连接输入接头3的接点A、B、C,整流元件D2、D3、D4、D5、D6、D7连接成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这个整流电路的三个输入端分别与BT1的三个次级绕组连接,滤波元件C1、C2的正极短路并与整流电路的高电位输出端及输出接头4的接点U连接,C1的负极连接整流电路的低电位输出端并通过电感L1连接C2的负极以及通过导电片W、限流元件R1、R2连接输出接头4的接点G,W、R1、R2串联,分流元件12并联在W的两端点E、F,开关元件J3的连动部件J3-1并联在R2的两端、J4的连动部件J4-3跨接在R2与R3之间,电容C3跨接在接点U、G之间,BT1的其中一个次级绕组还通过R1、D1连接接点U,另外,BT1的公共连接点通过开关元件J4的连动部件J4-2与接点C及变压器BT2的初级绕组连接于H点,BT1的公共点还通过保险元件11、开关K3、开关连动部件J1-1、J2-1连接接点C,其中J1-1与J2-1并联,K3的两端并联开关元件J4的常闭连动部件J4-1,接点B通过开关K2、开关元件J1、J2、开关K1与H点连接,其中J1与J2并联,接点A分别通过开关元件的连动部件J5-1、开关元件J3及开关元件J6的连动部件J6-1、开关元J4连接H点,接点U、G与灯管的两端连接。比较放大芯片IC1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4连接W的端点E,IC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连接IC2的正输入端,IC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2、R13分别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IC3的正输入端,IC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7连接三极管BG2的基极,BG1和BG2的集电极分别通过开关元件J5、J6连接电源电路10的输出端,J5、J6的两端各并联一个二极管D10、D11,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输出电路10的输出端,R8、R13的两端各并联一个二极管D8、D9,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IC1、IC2的输出端,W的端点F与BG1、BG2的发射极连接并分别通过电阻R6、R10、R15分别连接IC1、IC2、IC3的负输入端,F点接地。接点U分别通过电阻R18、R19连接IC4的正、负输入端,IC4、IC5的正输入端短路并通过电位器RW接地,电阻R20跨接在IC4、IC5的负输入端之间,IC4、IC5的负输入端分别通过电容C8、电阻R21接地,IC4、IC5的输出端分别连二极管D12、D13的正极,D12、D13的负极短路并通过电阻R24连接三极管BG3的基极,BG3的发射极通过发音元件M接地、集电极连接输出电路10的输出端。变压器BT1采用三相软特性自耦式变压器,导电片W最好采用100A/75MA的分流器。限流元件R2、R3由散热片13、云母片14、电阻材料15和连接件16组成,其中连接件16把散热片13、云母片14和电阻材料15连接起来。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限流元件R2、R3的结构剖示图。从图2可知,接通电源开关K1后,变压器经电阻R1、整流元件D1给滤波元件C1和C2充电至电压110V,灯具内灯管两端的变压组件产生20KV高压使灯管导通,灯管导通后,C1和C2通过灯管、限流回路放电,灯管获得预热电流I1,灯管被点亮,由于限流元件R2、R3的阻流作用,故I1较小,未达到恒定工作电流,I1经过W向控制电路8输入电压信号V1,再经由IC1、IC2、BG1及其外围的电阻等元器件组成的电路延时,并驱动开关元件J5动作,通过J5驱动J3-1短路,从而短路R2,使电流I1增大,IC3、BG3及其外围的电阻等组成的电路再延时后驱动J6动作,通过J6驱动J4-3短路,从而短路R2和R3,I1增大到工作电流I,I1增大到工作电流后,U、G两端电压降至工作70V~72V。另外U点的电压输送到IC4、IC5的输入端,当U点的电压波动超过规定值时,BG3驱动发音元件M发音报警。表1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一组实测数据表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重量轻、易装拆、易搬迁、易控制。2.输入电流小,电压波动小,使用寿命长。3.拍摄速度高,节省人力,降低成本。4.定时控制,检测纹波并在电压波动超过规定值时报警。图1、图2、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由如下元器件构成三相自耦变压器BT1,变压器BT2,电阻R1~R24,二极管D1~D13,电容C1~C11,电感L1,导电片W,继电器J1~J6,集成芯片IC1~IC5,集成芯片IC6,集成桥式整流芯片IC7,三极管BG1~BG3,电位器RW,开关K1~K3,保险丝11,电流表12,蜂呜器M,发光二极管LD1~LD5,分流电表12。其中R1=200Ω/50W,R2=0.8Ω、R3=0.4Ω带散热片,R4=56Ω,R6=10Ω,R5=R12=R17=10KΩ,R7=R11=R17=10KΩ,R8=R13=0.212Ω,R9=R10=R14=R15=R20=3KΩ,R18=R19=100KΩ,R21=R22=R23=1.5KΩ,R24=470Ω,D1~D7是型号90A/1000V的二极管,IC1~IC5是LM393,IC6是7812,9013,C1=C2=2900uf/200V,C3=1uf/450V,C4=C8=C9=22uf/16V,C5=C6=33uf/16V,C7=22uf/135V,C10=C11=470uf/25V。BT1的三个初级绕组分别通过J1-2、J1-3、J1-4连接输入接头的接点A、B、C,二极管D2、D3、D4、D5、D6、D7连接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BT1的次级绕组,它的高电位输出端连接C1、C2的正极及连接接点U,C1、C2的负极通过电感相连,整流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源由外壳(1)和电路板(2)组成,其中外壳(1)装有输入接头(3)和输出接头(4),输入接头(3)包括三个接点A、B、C,输出接头(4)包括高电位接点U和低电位接点G,其特征是:电路板(2)由变压电路(5)、整流滤波电路(6)、限流电路(7)、控制电路(8)、检测电路(9)和电源电路(10)相互连接而成,变压电路(5)由三相变压器BT1及其外围的开关元件、显示元件、保险元件(11)组成,整流滤波电路(6)由电阻R1、整流元件、滤波元件组成,限流电路(7)由分流元件(12)、导电片W、限流元件和开关元件组成,控制电路(8)主要由比较放大芯片IC1、IC2、IC3、三极管BG1、BG2、开关元件及其外围的电阻等组成,检测电路(9)主要由比较放大芯片IC4及IC5、发音元件M、三极管BG3及其外围的电阻等组成,电源电路(10)由变压器BT2、整流芯片IC7及其外围的滤波元件C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袁汝郭流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广州市艺诚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