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72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将袋装水稻种子运输至位于温汤处理装置内温汤消毒杀菌,水稻种子消杀完成后输送至送水冷装置中冷却并运输至存储容器中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汤处理装置包括温汤槽,温汤槽内盘有传热管,传热管与加温组件连通,温汤槽内的喷气组件对第二传送带上的袋装水稻种子迅速均匀提温,第二传送带将袋装水稻种子输送至第三传送带并进入水冷装置内。该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设置有温汤处理装置和水冷装置,通过温汤槽进行温汤物理方法代替药剂浸种化学方法进行种子消毒,并通过水冷装置冷却,通过使用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有效地供应稳定的种子。地供应稳定的种子。地供应稳定的种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种子
,具体为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
[0003]现有的水稻种子在进行育苗时,大多通过药剂浸泡进行消毒杀菌,药剂浸泡后的泡发水会对水源及土壤进行破坏,并且达不到绿色、有机水稻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稻种子在进行育苗时,大多通过药剂浸泡进行消毒杀菌,药剂浸泡后的泡发水会对水源及土壤进行破坏,并且达不到绿色、有机水稻生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将袋装水稻种子运输至位于温汤处理装置内温汤消毒杀菌,水稻种子消杀完成后输送至送水冷装置中冷却并运输至存储容器中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汤处理装置包括温汤槽,温汤槽内盘有传热管,传热管与加温组件连通,温汤槽内的喷气组件对第二传送带上的袋装水稻种子迅速均匀提温,第二传送带将袋装水稻种子输送至第三传送带并进入水冷装置内,
[0006]所述温汤处理装置包括加温组件,加温组件包括第一输气管,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连通传热管和加温箱,加温箱内电加热丝对蒸汽升温。
[0007]优选的,所述温汤处理装置包括喷气组件,喷气组件包括第三输气管,第三输气管上等距离分布有多组第四输气管,每组第四输气管上贯穿有喷头,蒸汽通过第四输气管上多组喷头对袋装水稻种子迅速均匀提温。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汤处理装置可对水稻种子进行物理杀菌处理。
[0009]优选的,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冷槽,水冷槽中设置有运输袋装水稻种子的第四传送带,水冷槽与冷却组件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连通水冷器和水冷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冷却组件可对水稻种子进行降温处理。
[0012]优选的,所述水冷槽一侧设置控制整体设备的控制装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
[0014](1)设置有温汤处理装置和水冷装置,通过温汤槽进行温汤物理方法代替药剂浸种化学方法进行种子消毒,并通过水冷装置冷却,通过使用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
装置有效地供应稳定的种子,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也为有机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0015](2)设置有冷却组件,水冷槽内使用后的冷却水经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进入水冷器中,在水冷器的辅助作用下进行辅助冷却处理,保证水稻种子水冷效果,同时水冷槽冷却水循环使用,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喷气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第一传送带;2、温汤处理装置;21、温汤槽;22、传热管;23、加温组件;231、第一输气管;232、加温箱;233、电加热丝;234、第二输气管;24、喷气组件;241、第三输气管;242、第四输气管;243、喷头;244、气泵;245、进气管;25、第二传送带;26、第三传送带;3、水冷装置;31、水冷槽;32、第四传送带;33、冷却组件;331、第一排水管;332、水冷器;333、第二排水管;4、存储容器;5、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一传送带1将袋装水稻种子运输至位于温汤处理装置2内温汤消毒杀菌,水稻种子消杀完成后输送至送水冷装置3中冷却并运输至存储容器4中存储。
[0023]具体的,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5、第三传送带26和第四传送带32均由电机传动结构驱动,第一传送带1下侧至少固定有三组支撑架,三组支撑架关于第一传送带1对称设置,三组支撑架用于对第一传送带1稳定支撑,第一传送带1下侧焊接缓冲板,用于对袋装水稻种子缓冲。
[0024]在本实施例优选方案中,将袋装水稻种子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上,在电机传递结构的辅助作用下第一传送带1开始工作,最后将袋装水稻种子输送至温汤槽21上侧,因惯性水稻种子通过缓冲板掉落在第二传送带25上,第二传送带25将袋装水稻种子移动至温汤槽21内所需位置,在温汤槽21内消毒杀菌后,袋装水稻种子通过第二传送带25移动至第三传送带26上,在水冷槽31中进行冷却,最后通过第四传送带32运输至存储容器4内进行存储。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温汤处理装置2包括温汤槽21,温汤槽21内盘有传热管22,传热管22与加温组件23连通,温汤槽21内的喷气组件24对第二传送带25上的袋装水稻种子迅速均匀提温,第二传送带25将袋装水稻种子输送至第三传送带26并进入水冷装置3内。
[0026]具体的,传热管22盘绕镶嵌在温汤槽21内,利用锅炉对软水机输入的水进行加热,使得输出的水蒸气进入传热管22内并对温汤槽21内的水予以加热,浸泡水稻种子的温汤槽
21内的温度在高温60℃左右,并且种子需要持续浸种10分钟上,有效杀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菌,本设备水源取自外部生产用水,导入净水装置经过滤后分别输送到温汤槽21和水冷槽31,本装置定期采用专业设备对水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做好消杀,以达到循环利用、节能降耗、避免水污染。
[0027]在本实施例优选方案中,外部水源通过净水装置经过滤后分别输送到温汤槽、冷却槽内部和锅炉中,锅炉中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进入传热管22内并对温汤槽21内的水予以加热,并加热至60℃左右,袋装水稻种子持续浸种10分钟上,有效杀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菌,加温组件23对传热管22内的水蒸气进行升温处理,保证恒温效果,喷气组件24持续对种子予以清洗、消毒及杀菌,袋装水稻种子通过第二传送带25移动至第三传送带26中通过水冷装置3进行冷却。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温汤处理装置2包括加温组件23,加温组件23包括第一输气管231,第一输气管231和第二输气管234连通传热管22和加温箱232,加温箱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一传送带(1)将袋装水稻种子运输至位于温汤处理装置(2)内温汤消毒杀菌,水稻种子消杀完成后输送至送水冷装置(3)中冷却并运输至存储容器(4)中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汤处理装置(2)包括温汤槽(21),温汤槽(21)内盘有传热管(22),传热管(22)与加温组件(23)连通,温汤槽(21)内的喷气组件(24)对第二传送带(25)上的袋装水稻种子迅速均匀提温,第二传送带(25)将袋装水稻种子输送至第三传送带(26)并进入水冷装置(3)内;所述温汤处理装置(2)包括加温组件(23),加温组件(23)包括第一输气管(231),第一输气管(231)和第二输气管(234)连通传热管(22)和加温箱(232),加温箱(232)内电加热丝(233)对蒸汽升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水稻种子温汤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汤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润军刘佳祝李巨辰杨忠魁高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浩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