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造口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66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肠造口组合装置,包括医用肛管、内窥探查管;医用肛管的管体一端为用于伸入肠造口的造口端管口,另一端为外部管口端,管体外部靠近探查管口端处固定设置一与外部气源连接的充气气囊,管体外部靠近外部管口端处固定设置一用于与外部结构固定的翅翼板;内窥探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探测器,探查管、USB插头;探测器头部设有带光源的探测头。探测器头部设有带光源的探测头。探测器头部设有带光源的探测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造口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肠造口组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肠造口是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工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上,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排便功能,实际上为粪便出口改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一些并发症,比如造口狭窄、造口回缩、造口缺血性坏死、造口处穿孔、出血等,因此在临床上进行肠造口手术后,经常需要对肠腔内血液运行和狭窄梗阻情况,及病变部位生长的情况进行观察诊断。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肠造口进行观察诊断是,会辅以医用肛管,但是医用肛管与造口的匹配度不佳,主要体现在:医用肛管不能实现可靠的固定,医用肛管插入造口的深度不可控,医用肛管无固定形态从而导致观察时操作不便;此外,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针对利用医用肛管进行造口观察的内窥装置,导致观察达不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肠造口组合装置,通过可充气气囊实现医用肛管与造口一端(内端)的固定,同时利用肛管固定翅翼板实现与外端的固定,同时带光源的内窥镜探查管可用于肠造口手术后检查肠腔内情况,通过医用肛管组合带光源的内窥镜探查管,探查管顶端的LED灯珠发光照亮肠腔内,便于观察肠腔内情况,操作简单方便,利于术后护理,减少不必要的有痛或无痛内镜检查,提高造口护理满意度。
[0005]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肠造口组合装置,包括医用肛管、内窥探查管;所述医用肛管为透明塑料柔软材质,其管体10一端为用于伸入肠造口的造口端管口1,另一端为外部管口端8,所述管体10外部靠近所述探查管口端1处固定设置一与外部气源连接的充气气囊2,所述管体10外部靠近所述外部管口端8 处固定设置一用于与外部结构固定的翅翼板7;所述内窥探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探测器11,探查管13、USB插头15;所述探测器11头部设有带光源的探测头12。
[0007]优选的,所述充气气囊2内部设有气囊内管口3,所述气囊内管口3通过充气连接管4与注气囊5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探查管13内置电源线和信号线,所述探查管13上连有图像调节器14。
[0009]优选的,所述探测头12的直径3.9mm,并带有6颗LED灯珠,摄像头位于6颗灯珠中间。
[0010]优选的,所述医用肛管直径为4.5mm,前端探查管口端圆滑,不损伤肠腔黏膜。
[0011]优选的,所述医用肛管为透明塑料质地的柔软材质,长度为15cm,自造口端管口1起10cm处设有一刻度标记,表示医用肛管插入造口内的深度。
[0012]优选的,所述充气气囊2距离造口端管口13

5cm处有所述充气气囊2。
[0013]进一步的,探测头12直径为3.9mm,摄像头像素500万,USB接口为安卓、Type

C、USB接口三合一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造口端管口1呈弧形,且呈多孔结构。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可充气气囊实现医用肛管与造口一端(接近造口端管口)的固定,同时利用翅翼板实现与外端的固定,实现了医用肛管的可靠定位,尤其是通过气囊导气管达到扩张气囊的作用,可支撑造口内肠腔,以便于后续对于肠造口的可视化的探测观察;
[0017]2)带光源的内窥镜探查管可用于肠造口手术后检查肠腔内情况,通过医用肛管组合带光源的内窥镜探查管,探查管顶端的LED灯珠发光照亮肠腔内,便于观察肠腔内情况,操作简单方便,利于术后护理,减少不必要的有痛或无痛内镜检查,提高造口护理满意度;
[0018]3)在医用肛管上刻有
“▼
10”的代表自探查管口至刻度处距离为10cm,提示刻度以便观察者了解造口探查管进入造口的大致深度和位置,提高操作安全性。
[0019]4)管体置入端弧形设计,避免损伤肠黏膜。多孔设计,有助于排气通畅,降低内压力,减轻术后腹胀痛苦。
[0020]5)翅翼板用于在造口外端的固定,控制医用肛管不脱出,可旋转适度角度以便仔细观察。可充气扩张气囊和管体外端翅翼双重固定设计,不易滑脱。
[0021]6)医用肛管上的气囊,可精确到注入空气的容量达到适度扩张造口内肠腔直径的效果,保障探查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肠造口组合装置中,医用肛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肠造口组合装置中,内窥镜探查管的示意图。
[0024]图中1中:1.造口端管口,2.充气套囊,3.气囊内管口,4.充气连接管,5.注气囊,6.套囊打气孔,7.翅翼板,8.外部管口端,9.内部管道口,10.医用肛管。
[0025]图2中:11.探测器,12.探测头,13.探查管,14.图像调节器,15.usb 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肠癌患者手术后部分需要携带临时造口或永久性造口,为了在临床造口护理中,更好地观察造口狭窄、梗阻及造口黏膜色泽情况,故结合改良后的医用肛管可内窥镜的设计,本技术合成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解决此类临床问题,具体说明如下:
[0028]参见图1

2,一种肠造口组合装置,包括医用肛管、内窥探查管一端为用于伸入肠造口的造口端管口1,另一端为外部管口端8,所述管体10外部靠近所述探查管口端1处固定设置一与外部气源连接的充气气囊2,所述管体10外部靠近所述外部管口端8处固定设置一用于与外部结构固定的翅翼板7;所述内窥探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探测器11,探查管13、USB插头 15;所述探测器11头部设有带光源的探测头12。
[0029]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充气气囊2内部设有气囊内管口3,所述气囊内管口3通过充气连接管4与注气囊5连通。
[0030]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探查管13内置电源线和信号线,所述探查管13上连
有图像调节器14。
[0031]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探测头12的直径3.9mm,并带有6颗 LED灯珠,摄像头位于6颗灯珠中间。
[0032]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医用肛管直径为4.5mm,前端探查管口端圆滑,不损伤肠腔黏膜。
[0033]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医用肛管为透明塑料质地的柔软材质,长度为15cm,自造口端管口1起10cm处设有一刻度标记
“▼
10”,表示医用肛管插入造口内的深度。
[0034]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充气气囊2距离造口端管口13

5cm处有所述充气气囊2。
[0035]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探测头12直径为3.9mm,摄像头像素500 万,USB接口为安卓、Type

C、USB接口三合一结构。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造口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肛管、内窥探查管;所述医用肛管为透明塑料柔软材质,其管体(10)一端为用于伸入肠造口的造口端管口(1),另一端为外部管口端(8),所述管体(10)外部靠近所述探查管口端处固定设置一与外部气源连接的充气气囊(2),所述管体(10)外部靠近所述外部管口端(8)处固定设置一用于与外部结构固定的翅翼板(7);所述内窥探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探测器(11),探查管(13)、USB插头(15);所述探测器(11)头部设有带光源的探测头(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2)内部设有气囊内管口(3),所述气囊内管口(3)通过充气连接管(4)与注气囊(5)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查管(13)内置电源线和信号线,所述探查管(13)上连有图像调节器(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筠齐碧蓉蒋文婷王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