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直线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65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封闭式直线模组,包括底座、驱动组件及封闭组件,底座内开设有滑动腔,驱动组件包括滑轨、滑板及驱动器,滑轨设置于滑动腔的底壁上,滑板滑动设置于滑轨上,滑板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避空孔,驱动器设置于滑动腔内,驱动器用于带动滑板沿着滑轨进行往复滑动,封闭组件包括磁吸薄片及两个滚轮,两个滚轮分别转动设置于避空孔的底壁上,磁吸薄片穿设于避空孔,且磁吸薄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两端,滑板相对于滑轨滑动时,以使磁吸薄片从避空孔内穿过,且使得两个滚轮与磁吸薄片的底面滚动摩擦。通过设置磁吸薄片,使得滑板在滑动过程中,能够对滑动腔进行有效遮挡封闭,使得滑轨、驱动器等能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驱动器等能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驱动器等能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闭式直线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驱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封闭式直线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直线模组,又叫线性模组、直线滑台等。目前市面上的直线模组主要分为两类:同步带型和滚珠丝杆型。同步带型直线模组主要包括皮带、直线导轨、铝合金型材、联轴器、马达、光电开关等。滚珠丝杆型直线模组主要包括滚珠丝杆、直线导轨、铝合金型材、滚珠丝杆支撑座、联轴器、马达、光电开关等。
[0003]直线模组凭借其运动精度高而被广泛地应用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然而目前的直线模组在使用时存在如下不足:由于滑板相对于滑轨进行往复式滑动,因此滑板与滑轨之间缺乏相应的遮挡物,导致滑轨会直接暴露在工作环境中,然而对于涉及喷涂、打磨等会产生大量颗粒的使用环境而言,滑轨暴露在工作环境中容易积聚杂物,从而导致滑轨与滑板之间的滑动性变差,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技术的封闭式直线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将滑轨与外部使用环境进行分隔的封闭式直线模组。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封闭式直线模组,包括:
[0007]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滑动腔;
[0008]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轨、滑板及驱动器,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滑动腔的底壁上,所述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板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避空孔,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滑板沿着所述滑轨进行往复滑动;及
[0009]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包括磁吸薄片及两个滚轮,两个滚轮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避空孔的底壁上,且两个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滑板的两端,所述磁吸薄片穿设于所述避空孔,且所述磁吸薄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端;
[0010]所述滑板相对于所述滑轨滑动时,以使所述磁吸薄片从所述避空孔内穿过,且使得两个所述滚轮与所述磁吸薄片的底面滚动摩擦。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包括励磁线圈及多个永磁体,各所述永磁体沿直线地设置于所述滑动腔的底壁上,且各所述永磁体依次首尾连接,并且各所述永磁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励磁线圈设置于所述滑板上,且所述励磁线圈与所述永磁体相对齐。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组件还包括磁条,所述磁条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磁吸薄片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磁条的至少部分相吸合设置。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条自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磁条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
腔的两侧上。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板包括滑座及挡盖,所述滑座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挡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滑座上,以使所述U型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挡盖的底壁共同围成所述避空孔。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座的两端上均设置有防撞柱,所述滑座滑动至所述滑动腔的一端时,以使所述防撞柱与所述滑动腔的侧壁相抵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座的两端上还均设置有顶持块,所述顶持块用于撑持所述磁吸薄片。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持块为永磁结构。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座的一侧上设置有磁栅读头,所述底座的一侧上设置有磁栅尺,且所述磁栅读头与所述磁栅尺相对齐。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1]本技术的封闭式直线模组,包括底座、驱动组件及封闭组件,底座内开设有滑动腔,驱动组件包括滑轨、滑板及驱动器,滑轨设置于滑动腔的底壁上,滑板滑动设置于滑轨上,滑板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避空孔,驱动器设置于滑动腔内,驱动器用于带动滑板沿着滑轨进行往复滑动,封闭组件包括磁吸薄片及两个滚轮,两个滚轮分别转动设置于避空孔的底壁上,且两个滚轮分别位于滑板的两端,磁吸薄片穿设于避空孔,且磁吸薄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两端,滑板相对于滑轨滑动时,以使磁吸薄片从避空孔内穿过,且使得两个滚轮与磁吸薄片的底面滚动摩擦。如此,通过设置磁吸薄片,使得滑板在滑动过程中,能够对滑动腔进行有效遮挡封闭,使得滑轨、驱动器等能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封闭式直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封闭式直线模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所示的封闭式直线模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的封闭式直线模组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封闭式直线模组10,包括底座100、驱动组件200及封闭组件300,底座100内开设有滑动腔110,驱动组件200包括滑轨210、滑板220及驱动器230,滑轨210设置于滑动腔110的底壁上,滑板220滑动设置于滑轨210上,滑板220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避空孔221,驱动器230设置于滑动腔110内,驱动器230用于带动滑板220沿着滑轨210进行往复滑动,封闭组件300包括磁吸薄片310及两个滚轮320,两个滚轮320分别转动设置于
避空孔221的底壁上,且两个滚轮320分别位于滑板220的两端,磁吸薄片310穿设于避空孔221,且磁吸薄片310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底座100的两端,滑板220相对于滑轨210滑动时,以使磁吸薄片310从避空孔221内穿过,且使得两个滚轮320与磁吸薄片310的底面滚动摩擦。
[0029]需要说明的是,底座100内开设有滑动腔110,例如底座100呈长条形结构,从底座100的顶面加工出一呈矩形凹槽的滑动腔110。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加工,底座100还可以使用底板、两个侧板及两个端板相互拼装组合而成,只需确保底座100内形成只有一个开口的滑动腔110即可。滑轨210固定安装在滑动腔110的底壁上,其中滑轨210的延伸方向与滑动腔110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使得滑板220沿着滑轨210滑动时,滑板220能够沿着滑动腔110进行往复式滑动。需要注意的是,底座100的两端是指沿着滑板220滑动方向的两端面,使得滑板220从底座100的一端滑动在另一端上,而底座100的两侧是指与底座100两端的连接线相互垂直的两侧面。进一步地,磁吸薄片310从避空孔221中穿过,且磁吸薄片310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00的两端固定连接。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滑动腔;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轨、滑板及驱动器,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滑动腔的底壁上,所述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板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避空孔,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滑板沿着所述滑轨进行往复滑动;及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包括磁吸薄片及两个滚轮,两个滚轮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避空孔的底壁上,且两个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滑板的两端,所述磁吸薄片穿设于所述避空孔,且所述磁吸薄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滑板相对于所述滑轨滑动时,以使所述磁吸薄片从所述避空孔内穿过,且使得两个所述滚轮与所述磁吸薄片的底面滚动摩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励磁线圈及多个永磁体,各所述永磁体沿直线地设置于所述滑动腔的底壁上,且各所述永磁体依次首尾连接,并且各所述永磁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励磁线圈设置于所述滑板上,且所述励磁线圈与所述永磁体相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组件还包括磁条,所述磁条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焕超陆曙明赖玉强黄盛庆冼家铖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艾美珈磁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